标题 | 《狼和小羊》公开课教学设计 |
范文 | 《狼和小羊》公开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和小羊》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图片),灰太狼整天想着干什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狼和一只小羊,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小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要找拼音宝宝帮忙呦? 1、检查生字。 (1)认读生字,指生读,领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学生自由认读。 指学生认读;指学生教学生读;再指生分组读。 (3)去拼音认读。 指学生读;男女生认读;指定顺序抢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指生说。 (三)诵读感悟 1.同学们,这件事发生在哪里?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狼为了吃掉小羊,是怎么做的?(故意找碴儿。)我们来看看他第一次找了什么碴? 2.学习第2自然段。 板书:故意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1)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读出问句的语气。 指生读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温和) (2)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什么意思? (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讲解上游、下游,倒流) (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 试读,指名读。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碴儿失败,他放弃了吗?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 4.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4、5自然段。 (1)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用直线划出狼说的话 用曲线划出小羊说的话。 理解: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 啊:表示惊讶。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2)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第三次又找什么碴儿了?学习第6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理解: 嚷:喊叫的意思。 (3)指导读: 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 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三)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羊脱险吗? 6、总结。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名言。学生读一读。 7、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生分角色读;学生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狼,学生认读 2、学生书空笔顺。 3、观察:应注意哪个地方?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一个,教师巡视。 6、学生作业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为自己有进步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