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词与药材 |
范文 | 诗词与药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诗词与药材,欢迎大家参考! 1.《滁菊颂》 甘苦微寒解表热,清肝明目历岁月; 金蕊玉瓣千菊臣,翠蒂天香百味和; 道地药材君为首,富硒保健不言多; 莫道秋风凋碧树,凌寒滁菊傲霜雪。 2.《本草诗》 香浓宝鼎透金炉,片子姜黄产蜀都。 蒁药功分原有异,郁金形似岂无殊。 积瘕可破经前阻,败血能消产后汗。 手臂不愁风痹痛,初生疥癣亦堪敷。 3.《猕猴桃》 解热止渴退黄疸,通淋消痔兼安肝。 性味甘酸又偏寒,脾胃虚冷不宜餐。 4.《天香·赋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5.《白芥子》 蜀芥由来子不同,豁痰利气最多功。 涎流可向皮膜散,支满能从胸膈通。 卒中飞尸诚易辟,初生脓毒岂难攻。 狂风大雪须防护,性脆须知莳必工。 6.《本草诗》 地黄气禀仲冬行,怀庆携来大有名。 温可养荣宜用熟,寒能凉血只宜生。 拌同姜酒脾无泻,食共萝卜发变更。 四物为君八味首,九蒸九晒制须精。 7.《本草诗》 金浆玉液味和调,白术于潜产最饶。 逐水消痰脾不泻,和中补气腹无枵。 黄芩共剂胎能养,枳实同丸痞亦消。 桃李青鱼俱禁忌,炒将褐色勿令焦。 8.《本草诗》 牡丹富贵占春多,入药根皮去积疴。 理却劳伤经自利,除将吐衄血俱和。 骨皮退热功同等,黄柏滋阴效更过。 贵重浑如金百两,排脓还好痔疮科。 诗词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叶千华语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