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
范文 |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第6课 秦陵兵马俑(活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觉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表达。 教学重点: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表达。 教学难点: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设计理念: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教学准备::彩笔、钢笔、剪刀、胶水 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板书课题:秦陵兵马俑 二、观察分析 ,丰富表象 1、课件欣赏秦俑兵阵图片,整体感知兵阵庞大的壮观气势。 图1—概况:秦始皇陵兵马俑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排列有序,气势磅礴,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 图2—一号坑:有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排成方阵。 图3—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图4—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 2、课件欣赏,观察分析陶俑、陶马、陶车的结构及其形态特点,为俑阵的细节设计做准备。 图5—神态各异的陶俑:将军俑、军吏俑、跪射俑、骑士俑、跪坐俑、立射俑、军士俑等,它们有的呈站姿,有的呈跪姿,还有骑射、驾车等不同姿态。 图6—陶马、套车赏析。 三、小组创作 1、在两张硬纸板上用线条分别绘制兵马俑的正面和背面,用剪刀将兵马俑的轮廓剪下来,将正面和背面粘在一起,空白纸作为支撑。 2、与小组同学共同制作一个简单的兵马俑阵。 四、展示评价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