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语文《春日》教学设计 |
范文 | 三年级语文《春日》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把握“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略知古诗词的长吟,能投入地朗读诗句。 2.想中、说中感受“无边光景”,感受春天的万紫千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3.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 4.理解感悟“万紫千红”的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出示图片:这是怎样的春天?(并揭题。) 二、诵读: 1.自由读。 2.范读。 3.个别读。 4.交流学习心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重点把握:(1)“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作者。 三、想象: 1.作者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反复朗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四、说理: 1.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作者灵感一动,涌出了一句千古佳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为什么会“等闲识得东风面”? 3.反复朗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4.“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姑娘翩翩而来,挥舞剪刀,裁剪出了“千万条绿丝绦”,裁剪出了“千万朵鲜艳的红花、紫花、白花、黄花”,裁剪出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裁剪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万紫千红”这个词语就有了新的`含义。 5.出示各类报刊出现的与“万紫千红”有关的标题。读中感受理解“万紫千红总是出春”的另一意义。 6.除了这些,还有哪里也是万紫千红的? 7.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孔子”儒家思想“万紫千红”,书本的知识“万紫千红”,懂得诗句中“劝学”道理。 8.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懂得读书。 五、总结: 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唐宋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