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
范文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会写“阀、避”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 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 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 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 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被捕前部分。 “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 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 2、学习被捕时部分。(抓住重点词语) 感受紧张气氛和人物不同的态度。(“我”的惊恐、敌人的残暴、父亲的沉着和蔑视) 3、学习被审时部分。(关注人物外貌、神态)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经受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安定、沉着”从容镇定,绝不动摇。 4、学习被害后部分。(读好对话) 对话表达出的感情。(牢记牺牲,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总结全文,领会精神 1、总结李大钊的精神品质,课件展示李大钊的事迹。 (李大钊同志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2、结合课文,自由说说感悟。 3、完成课后习题。 【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对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被捕遇害前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展示了革命先烈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读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