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
范文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 (澳门。) 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 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 (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师放乐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 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强调:我每一次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谈作者的感受。 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师:我们走进文中看文章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段。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是不是认真来写的?你吃力吗?为什么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 他先用闽南话,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他们读这句话那么认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他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请同学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四遍)(注意读出严肃而又那么认真的感情。)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地写。虽然他们读得吃力,可是他们却读得那么──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 (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我已经看到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们真挚的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看看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 (船员和学生在教室里共同读这句话。) 师:我们看到在教室里老师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有谁能不被吸引,又有谁能不会被感动,不会为台湾人民的这种感情而产生敬意呢?于是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里,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但是台湾的老师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应该是没有吃惊,没有意外,是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读到这,是不是很激动。 师: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节目。下课之后在上小礼堂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下面的一幕。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然后领着我到了小礼堂,在小礼堂我们又参观了──(中国伟人的画像。) 师:那么谁愿意当老师,还有谁想当台湾的学生,还有谁想当我。请你读课文最后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学,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你们,看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而且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自己反复读这一部分,然后小组之间合作,分工扮演老师,扮演船员。现在开始准备。 (开始讨论准备表演。) 学生先自己表演,再到前面表演。 师生共演,师扮演台湾教师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船员介绍中国伟人的图像及其他伟人)(争取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包含浓郁、真切的爱国感情。) 师:大陆朋友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就让我们伴着《思乡曲》,共读余光中的《乡愁》诗,来送别船员。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就请拿起你的笔,再写一写这句话抒写你的心情。 (师生再次写这句话,教师用红笔。)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虽然也有黑暗的存在,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她,因为你是她的孩子。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赵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再读这句话。 师:可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当然可以成为──难忘的一课! (教师在课题后边加上叹号!) 【教学板书】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以下两点: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主线,读中激情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表演参观小礼堂,随着学生一把握着我的手,随着学生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些遗憾: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课改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