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演示,更深刻掌握小数乘除法竖式要点。 2、巩固通过观察数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培养简算意识。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心算口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完全掌握小数乘除法竖式要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想和大家比一比! PPT出示:“女神来了!” 师:对于这位“女神”,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女神是谁? 生2:她为什么是女神? 生3:她来和我们比什么? 师:让我来为你们揭晓答案,女神就是她——(PPT出示“红红”图片) 学生可能会大笑 师:你们可能会纳闷,这不是我们课本里的红红吗,她怎么成了女神了?因为红红在学校的算术比赛中得了第一名,获得“神算手”奖牌,所以大家叫她“女神”。(女神算手简称女神) 现在,你猜到女神来和你们比什么了吗? 生:计算! (板书:算) 师:女神可不是随便就能和你们单独对战的!要先通过女神为你们设置的四关,记住女神的“忠告”才能和你们单独对战。 二、引领复习 1、第一关——“竖式计算,要认真” 0.36×0.045= 1.512÷ 0.15 = (给学生计算的时间) 师:看大屏幕,对于竖式,女神有什么忠告: 乘法:1、对齐 2、数 3、补 4、去 除法:1、移动 2、对齐 3、商0 4、补0 让学生对应PPT的竖式把“忠告”的4条讲一讲 2、第二关——“脱式计算,讲顺序” 3.8+6.2×0.27 =10×0.27 =2.7 (错) 3.8+6.2×0.27 =3.8+1.674 =5.474 (对) (3.8+6.2)×0.27 =10×0.27 =2.7 (对) 让学生总结“讲顺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计算,不同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第三关——“简便算法,要灵活” (1)6.3×8×1.25=6.3×(8×1.25) 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 ) (2)4.3×0.64+5.7×0.64 =(4.3+5.7)×0.64 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3)0.5×8×4×1.25=(0.5×4)×(12.5×8) 运用的是(乘法交换结合律 ) (4)7.2×10.1 =7.2×(10+0.1) =(7.2 × 10)+(7.2 × 0.1) = 72+0.72 = 72.72 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5)30÷25 怎样简算? 学生试算 公布结果 30÷25 =(30× )÷(25× ) =120÷100 =1.2 运用的是(商不变的规律) (6)练习 0.9÷0.125 2.4÷2.5 20÷1.25 总结:看来不光乘法运算定律能帮助我们使计算快速简便,商不变的规律也能帮到我们,只要我们细心总结发现,很多运算定律都能为你所用,使计算达到简便的效果。 4、第四关——“心算口算,能力强” 师:看似最简单的口算,女神却放在第四关,看来心算口算只有掌握前三关的超强能力才能轻松驾驭呢!一起来挑战吧! (1)根据576÷12=4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5.76÷1.2= (57.6÷12=4.8) 576÷1.2= (5760÷12=480) 57.6÷0.12= (5760÷12=480) (让学生试着总结这种题的做法) 练习:根据912÷24=38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商 9.12÷2.4=3.8 912÷0.24=3800 912÷2400=0.38 (2)这一关的第二部分是口算抢答,想到答案直接起立说出即可。 (1)0.9×0.1= (6)1.5×2= (2)0.7÷2= (7)2-0.3= (3)73÷100= (8)0.9÷0.1= (4)0.05+0.4= (9)0.8×0.6= (5)34÷1.7= (10)0.25×4= 三、小卷测验 师:相信大家都没过瘾呢!下面就来和女神来次单独对战吧! 对战规则:规则:1、规定时间 2、独立完成 3、快 4、对 单人对战 一、口算 1÷0.01= 2.4÷8= 0.2+0.05= 3.8×2= 0.3×0.9= 4-0.17= 二、竖式(保留两位小数) 2.4×0.19≈ 9.898÷1.1≈ 三、 简算 0.128×8.8 8.4×99+8.4 17.8×1.1-17.8 26÷2.5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体会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学生自学、思考 四、小组讨论,交流以上思考题,集体汇报交流 五、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读了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复述发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点讨论 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度课文,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找到描写这些情景的段落,反复读读,想象一下,那时怎样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见到如此情景你想说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看过还听过类似鹿和狼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吗?试着讲一讲 七、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作业:写写读了这片课文的感受,同学之间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 要下雨了。 点名读题。 提问比较: “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 (“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2、启发激趣: 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吗? (点名说,收集资料) 3、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呢? 读一读课文。 (点名说) (贴出小动物的图像) 小朋友想不想亲耳听听、亲眼看看,感受一下小白兔看到的.这些情景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待会儿,就请同学们扮演这些小动物,喜欢哪个动物就读那个动物说的话,读一读他们说的话。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点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他们读得好不好,在动作与表情方面有没有小建议送给他。 1、燕子低飞: ⑴ 指导读小白兔的话,他为什么要大声喊“大声喊”是因为小白兔觉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样──往日飞得高,今日却飞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急切的、疑问的语气。 ⑵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感悟,比一比谁读的好?你能用这个句式说话吗? 板书: ……正……呢! 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谁能读读这句话?与“是要下雨了”比较(小白兔将信将疑,要读出这句话的疑问的语气 )。 2、小鱼游出水面: ⑴ 指导读小白兔的话: 语速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 (小鱼的行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 ⑵ 是啊,小鱼怎么有空出来呀?谁能读读小鱼说的话再告诉大家? (原来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 可让学生进行一次情境体验: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张口“透透气”。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雨前天气闷这一现象的感受。 3、蚂蚁搬家: ⑴ 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学生读蚂蚁说的话,“是”要重读,要读出句子肯定的语气。) ⑵ 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会向什么地方搬东西呢? (往高处搬,以避免雨水的冲击,板书:蚂蚁搬东西) ⑶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为此时,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点指导读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教学设计方案 篇4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睛观察雨的变化,用长短、粗细、疏密不同的点和线,表现雨中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雨中的情景,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验创作的乐趣。 2、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学习观察方法,发现不同的雨,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 教学难点:表现人物动态、雨具在雨中的不同情景。 解决措施:通过观看图片,观察雨的多种形态,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体验用点、线不同的美感画雨景。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不同雨声的录音 学生:彩笔或油画棒 4、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播放雨声的音效录音)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答(下雨的声音) 板书?? 下雨啦 (二)探索新知 看视频,欣赏图片,观察下雨的情景,边看边想用怎样的线画看到的雨,老师示范引导,说说看到怎样的雨景。 展示课件: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 那雨是什么样子的?是大雨、小雨还是……(出示有关雨的图片)。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是小雨?(生答听着雨声沙沙,看着画面上细细的雨丝)(出示城市里雨中情景)快看雨下大了地上有很多积水,汽车驶过溅起很大的水花,水花真漂里亮啊!谁能给大家说说水花什么样子,怎样能画出来?(生讨论说说)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试试画画。 (出示范画课件) 欣赏图片《听雨图》,教师讲解。 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一幅悠闲的雨景,几笔瓜叶仿佛让我们看到一幅绿油油的瓜田画面。小朋友在听雨,给人以美的享受。 (出示雨中情景图片)学生欣赏;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重点讲解。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片?画面上表现了什么,给大家说说。 3、谈创作,学生作画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知道大家也想创作一副雨景图。我们先来谈谈创作雨景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结合图片和学生讨论,重点讲解)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了解“吆喝”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学习文章合理安排结构、注意语言的衔接过渡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难点:体验作者在写“吆喝”中的内在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接头吆喝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声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吆喝声,是“生活的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常常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的无尽遐想,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4、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5、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演示,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大家共同明确。 ⑴ 文章重点是写北京街头的吆喝声,为什么要从洋人对北京街头吆喝的文章写起?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北京街头的哪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⑵ 作者是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事物介绍得有条不紊的? ⑶ 作者为什么能对吆喝内容、声调、韵律进行概括归类?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⑷ 你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动作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现实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学生观摩。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混沌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唉)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塔。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语言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查阅文献、摄影录像等。 以四人一组为宜,以论文的形式上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布置作业】 1、把文章改写成一个相声脚本,然后在班内表演。 2、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 吆喝(1~3)引出话题 (5~9)从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对吆喝声进行评价、品析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zh ch sh r”,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4个声母“zh ch sh r”。 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声母卡片:“z c s”及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把你们的老朋友给带来了,还认识它们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卡片) 2、指名读,读对的奖给他。 “z c 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 ci si”我们又叫它?(整体认读音节)。 3、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给大家一个奖励,讲个故事好不好? 出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候?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相机出示卡片“r”),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2、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相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想要吃小猴。 3、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相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到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4、师:对,这就是树枝的“zh”(相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教师板书课题。 (三)借助语境歌学好“zh ch sh r” 1、学习语境歌。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一听吗? 老师范读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想学一学吗? 师生共同读儿歌。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小组学习 (1)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其实你们刚才在朗读语境歌的时候,已经把“zhi chi shi ri”都读准了,如果老师让你们单独来读这4个声母,能读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读。 (3)指名读。 (4)师:说说在读字母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在发这几个字母时舌头都要往上翘,所以叫翘舌音,它们都是声母,发音时声音要轻而短。 (5)师范读。 (6)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读(跟老师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提醒学生发音时要轻而短。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比较“zh ch sh ”同“z c s”的发音) (1)老师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举相同读音的卡片。 (2)让学生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一个读,一个举卡片。(有勇气到台上来的学生奖给他大苹果) 看谁记得牢 (1)师:“zh ch sh r”小朋友都会读,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记住它们呢? (2)同桌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 (4)出示表音表形图,联系图来识记。 (四)教学“zhi chi shi ri” 1、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1)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一下子就把“zh ch sh r”给记住了,看来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 ch sh r”又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 (2)出示:zhi chi shi ri (3)师:谁会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 (5)小结:这叫整体认读音节,“i”不发出声音,读时比原来的声稍响一些,长一些。 (6)集体练读。 2、练习四声,出示: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声。 (1)师: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了帽子,谁能认出来? (2)自由练习,同桌检查。 (3)指名读。 (4)选音组词。 (五)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交上了几个新朋友,高兴吗?想一想写一写呢? 2、出示四线格,师示范“zh r”的写法。 3、学生书写,愿意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4个声母,不仅认识了它们的形,读准了音,还学会了写,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1、能给4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能正确用字,减少别字。 3、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6、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改写句子,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整体感知。 二、指导第一题。 1、读准每个字的两种读音。 2、口头组词交流。 3、比较归纳,掌握规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断了 的 折 di:真实、实在 zhe:一般常用于东西弄断或弯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圆筒形的东西 散 卷 san:没有约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书面组词。 三、指导第二题。 1、自由书空,想想每个字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强调易错处。 3、认真抄写。 四、指导第三题。 1、学生自改别字。 2、交流,订正。 3、比较组词,加深印象。 五、指导第四题。 1、自己读句子,想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讨论。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气:(1)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强,不呆板。(2)表示理所当然。 3、小结: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据语言环境正确理解。 第2课时 一、引入。 二、指导第五题。 1、分析例句。 (1)自由读,想想两句话的意思。 (2)比较异同。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换上“非……不可”,在语气上更肯定。 2、试改第1句。交流。 3、独立练习第2句。 三、指导第六题。 1、回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几部分。 2、判断每句话缺少了什么。 3、补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标点。 4、交流纠错。 四、指导第七题。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想想:概括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摘录法,因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划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录。 五、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淡淡的乡愁 2、体会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点: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习方式:活动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从音乐《雨声》导入。学生寻找古诗词中的写雨的诗句,品味意境。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们用散文的语言可以表达吗? 二、课文分析: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2、品读嗅雨、观雨、听雨的相关文字,体会意境、情思。 三、品味语言: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 四、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顺及:余光中散文的特点) 2、体验运用:听相关雨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口头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