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 |
范文 | 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1课前准备: 由于学生是在一年以前学习过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尽管折线统计图还没有正式学习,但从其他一些媒体中是见过的,学生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为了唤起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回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呈现折线统计图,课前预设了一项作业:通过报纸、书刊、电视或网络了解并收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各式统计图表,引入新课 1、交流并展示同学们课前收集的统计图或统计表。(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中的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展示)指着折线统计图问学生:你们知道他们的名称吗?这就是我们在本单元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2、老师也在课前进行了调查,用多媒体或挂图出示“非典”图片。介绍20xx年发生在我国“非典”期间的一些事例。在讲到全国人民都很关心北京这个“非典”重灾区的情况,报纸、电视和网络每天都要公布新增病人的人数,这也是全国人民了解疫区情况的重要途径时,同时出示教科书提供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这两份统计图表。 (1)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请上台来指着统计图或统计表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不同日期所对应的人数和不同人数对应的日期,以及新增病人最多与最少的日期,其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能说出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 教师:刚才我听到有个别同学说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是怎样看出来的?(请这个学生上来讲一讲) 教师:这个信息在当时可重要了,让人们心理安稳了许多。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信息只有少数同学看到了?如果把它换成这种形式的统计图,这个信息就很明显了。(出示折线统计图) 二、认识折线统计图 1、师:从折线统计图上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通过看图,学生明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有统计图的名称,统计的时间,统计图的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新增病人数。) 2、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是怎么看出来的?(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说说) 学生:我看到了5月1日对(对应)的点最高,说明这天新增病人最多。 学生:我看到了5月31日对应的点最低,说明这天新增病人最少。 学生:我看到从5月1日以后的线在一直往下走(用手势在边说边比划),所以新增病人在不断地减少。 学生:我看到从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病人还在增加,因为这个时间的线段在往上走。 教师:同学们不仅能说出新增病人的变化情况,还能从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来说明人数的多与少,从线段的上升和下降说明人数的增加和较少。很了不起!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了5月1日以后的新增病人在逐渐减少,那么是不是每个月减少的人数都一样呢?能不能从图上看出来那个月人数减少得最多呢?(学生讨论) 学生:每个月减少的人数,我可以将挨着的两个点的人数相减,再比较就可以知道了。 学生:不用那么麻烦,我只要看哪一段斜得最厉害,这期间的新增人数就减少得最多。 教师:他说“那一段斜得最厉害”是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了? 学生:我知道,比如说5月1日到5月6日,竖着看,人数减少了2?5格,1格代表20人,2?5格大约就减少了50人。在看5月6日到11日,也是竖着看,人数减少了1?5格,大约减少了30人。 教师:把相邻两个点竖着比较,看人数的减少情况,是个好办法。谁再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我发现相邻两个点横着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竖着减少得越快,这部分的线段就越陡,说明人数减少得越多,也可以说,如果线段越平,人数减少就越少,就像26日到31日那样,减少的人数最少。 教师: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线段倾斜的程度就表示了人数减少的快慢。 3、根据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第117页下面的填空。 教师:请同学汇报自己是怎样填的,并说明你是怎样从图中看出来的。 学生:第1题新增病人在5月1日最多,达到122人,以后人数在逐渐减少。因为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人数最多。达到的人数我是从统计表中看到的,统计图上看不准确。因为在5月1日以后的折线都在不断下降,所以人数在逐渐减少。 学生:新增病人减少最快的时间是在5月2日到5月6日,减少了52人。我发现从5月2日到5月6日的线段下降得最快来找到的,减少的人数也是从统计表中查到的。 学生:我觉得6月初的新增病人的人数会更少,说不定没有了。 教师:做出这个预测有道理吗?依据什么? 学生:看这个折线的变化就知道,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折线越来越向下降,所以可以估计6月初的新增病人会更少。 教师:怎么理解? 学生:就是看折线一直往下降的趋势。 教师:看“趋势”来做预测,很有道理! 【简评】 该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既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已有统计知识的回忆,又能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引入折线统计图,同时丰富的统计图表还能为统计知识的后继学习留下一些直观印象。 二是在折线统计图之前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读中,抓住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对于“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这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少数同学能看到的现象,直接换成折线统计图形式后,学生明显感觉到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三是教师将认识折线统计图分成了两个环节,在第1个环节中,给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发现的空间,在学生容易看出的现象中,突出落实在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与线段上升与下降的认识。尤其在认识线段的倾斜程度就表示人数减少的快慢这个教学难点上,教师让多个学生用自己语言来表达,教师用不多的语言,抓住学生话语中有价值的字眼,如“斜得最厉害”、“把相邻两个点竖着比较”来引导全班同学去理解、咀嚼与分享,使学生的思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地升华。第2个环节则是一方面巩固前面的认识,并着重将怎样看“趋势”和以此进行预测落到了实处。 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2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123页的内容及第124、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1)算出平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近1.475m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3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P104~105的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我所上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充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2个特点:一是可以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二是还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2、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和预测。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知道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4、进一步渗透统计的思想,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 2、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师:前段时间我们泗泾二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读书节的活动,老师了解到我1 们学校的李丽同学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孩子,下面是有关于她这几年藏书数量的一些数据。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李丽同学20xx年——20xx年的藏书数量情况:20xx年40册,20xx年55册,20xx年55册,20xx年45册,20xx年80册,20xx年90册。 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能将这些信息更清楚,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用统计表(课件演示)、还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它由哪些要素组成?(有标题、横轴、纵轴、项目名称、数据刻度、单位、直条)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是怎么直观地知道20xx年的藏书量最多的? 师:对啊,条形统计图是通过直条的高低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也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除去关注数量多少以外,老师还想知道这几年李丽同学藏书的数量总体是怎么变化的?谁来说一说 (藏书的数量越来越多了。) 师:是啊,给我们的总体印象确实是藏书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同学们再仔细地看一看,每一年的变化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 师:你能用手指的动作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试着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请一位同学演示。师:让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 (全班一边比划,一边描述:从40册到55册,再到55册,接着到45册,又到80册,再到90册。) 师:用手指比划变化情况,你感觉怎样?(有意思,好玩) 师:猜想一下,如果老师将我们刚才用手指比划的过程画出来,会是什么样2 子呢?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先想象一下,睁开眼睛看看屏幕,是否和你的想象一样呢? 师:原来,我们画出了一条有起有伏的折线啊!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师: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呢?除了这些,你还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齐走进折线统计图,去研究它。 3.在问题解决中感悟点的含义。 师:在这张统计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们有信心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横轴表示什么?(年份)纵轴表示什么?(藏书的册数) 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册?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2)李丽20xx年的藏书册数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找的?(先在横轴找到20xx年,再找到20xx年与折线的交点,最后找到这个交点的纵轴刻度就是20xx年的藏书册数)。 师:谁能根据老师这边的提示,再来说说你找的过程。 (先在横轴找到20xx年,再找到20xx年与折线的交点,最后找到这个交点的纵轴刻度就是20xx年的藏书册数。) 师:再找出20xx年的藏书册数。(20xx年的藏书册数是90册。) (3)李丽哪一年的藏书数量最多,是多少册?哪一年的藏书数量最少,是多少册? (20xx年的藏书量最少,是40册;20xx年的藏书量最多,是90册。)师:你是怎么找的? (先找到最高的点,再找到这个点在横轴的年份就是藏书量最多的年份,最后找到这个点的纵轴刻度就是最多的藏书册数。同样,先找到最低的点) 师:看来,通过看点的高低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与少。所以,折线统计图中点的高低就决定了——(数量的多少。) 4.小组合作探究“折线”的含义 师:折线统计图中的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点和点之间的折线又表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好好研究这些折线? 师: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手势比划着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条折线?(5条。) 师:这5条折线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又能反映出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倾斜方向研究起。接下来请大家带着老师给的2个问题进行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①根据折线的倾斜方向,把这些折线分成了哪几种情况?②这几种情况分别反映了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思考结果,我们全班一起来交流一下。 ①可以把折线分成3种:上升的,下降的,平的 ②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线段平平的表示数量不变。(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有3条折线是上升的,那同样都是上升,李丽()年到()年的藏书数量增长的幅度最大呢? (20xx年到20xx年增长幅度最大。) 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找的?(我是算出相邻两年之间的藏书数量的相差数来判断的) 师:有不是用算的方法找出的吗? (20xx年到20xx年的这条折线最长,并且倾斜得最厉害,说明增长幅度最大。) 师:那李丽()年到()年的藏书数量增长的幅度最小呢?(20xx年到20xx年) 师生总结:在数学中,像这样很陡的上升称为——大幅上升 把这样很平缓的上升称为——缓慢上升 师:跟着老师,我们一起用手势比划一下大幅上升,缓慢上升。师:那谁再来比划一下大幅下降和缓慢下降?(生演示) 师:老师把刚才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折线进行了罗列,他们分别是?(5种折线) 师:在这些折线里,有的比较陡,有的比较平缓,有的是平平的,当折线越陡时,数量变化得就越怎么样呢?你有什么发现? (折线越陡,数量变化得越大。)(板书) 师生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折线平平的,表示数量没有变化。折线越陡,变化越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那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的呢?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板书) 5.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仔细地研究了李丽20xx——20xx年藏书数量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并知道了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那么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折线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些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这些折线统计图横轴上的数据,看看它们都表示什么? 师生总结:折线统计图通常是用来统计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发生变化的同一个统计量的统计图。 三、数据分析,实践应用: 1.基本题:P49页书上题目。 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组基本练习,看看大家对刚才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样? 2.应用练习:区分在什么实际情况下使用条形与折线统计图。 下面,让我们进入商店的电器销售区去看看,小明是个有心的孩子,他搜集了这个商店2月份部分电器的销售数据。(出示统计表) 根据这组数据,小明制成了一张条形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先选,选完之后,让学生讨论下) 师:那么你觉得电器商场里怎样的一组数据才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呢? 总结:统计同一种商品随着时间销售量发生变化时,一般用折线统计图。师:老师根据这个商场1—6月份空调销售数据,制成了一张折线统计图。师:根据图上折线的走势,你能合理地预测下7月份空调的销售数据吗?师:为什么这么预测? 总结: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线统计图上折线的走势,合理地进行预测。师: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假如你是这个电器销售区的老板,你会怎么做?(搞促销,多进货)师生总结: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3.师:你能说一说,折线统计图和以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生讨论 师生总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但关键的是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升降还能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是条形统计图所没有的特点,也是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所在。 师:那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什么时候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数据呢? 师:表示数量的变化选择使用折线统计图,而只要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就选择使用? (条形统计图) 师生总结:以后在进行数据统计时,我们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统6 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教后反思: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的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折线统计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自己的几次试教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磨课,我觉得自己有以下3点在基于课标的课堂行为改进方面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1、教学中对教学素材的重组。 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如果学习素材过难,学生就会有畏难情绪;而学习素材过于简单,学生又会毫无兴趣。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课教材提供的范例有些细节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些困难(如例题折线统计图中的上升幅度最大的折线,学生很难把2条折线都找出来。而且这2条上升幅度最大的折线跟其他几条上升折线的倾斜度也比较接近,学生不大容易分辨)。因此通过第一次试教之后,我对教学素材进行了优化重组: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校中举办的“读书节”,其中一名学生近几年来的藏书数量来贯穿整个教学。学生对数量的上升、下降、保持不变有着深刻的感受,这也为学生突破折线的作用这一难点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可能。把原本教材上的例题,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题目放在了本节课的练习部分,教学效果较好。 2.教学中教师要扶、放有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由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己建构知识的体系。” 对照试教前后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试教时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处理老师主导的太多,学生被动地、按部就班地学习新知。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老师先让学生用手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再让学生们想象,最后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折线统计图。这样的设计使得折线统计图的形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突破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我又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1.通过认识点,让学生知道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让学生将折线根据倾斜方向进行分类,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思考:表示数量增加的折线中,又有着怎样的不同,让学生自主体会缓慢上升、大幅上升以及缓慢下降、大幅下降的特点,并在学生的交流中自然过渡到:折线越陡,数量变化越大。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认识、自己去完善片面的认识。从教学实践来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及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的效果远比教师一厢情愿地牵着学生鼻子走效果好很多,这样最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及能力。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了3个层层递进的练习,通过这3个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数学数据分析的意识和能力。第一道题是引用教材上例题稍作改编的基本题,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第2题采用了选择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第3道题是在第二道题目的基础上设计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整体走势,对后面未知的数据进行合理地预测。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还有预测的功能。本节课的练习不是光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而是在解决这种基本题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看折线统计图主动获取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预测的能力。并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不足方面: 1.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组成要素的理解有偏差,如果研究的深入一些的话,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以及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和折线应该也要算作组成要素。而我在教学的时候,照搬教参,缺乏深入思考。 2.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课堂上对后进生缺少关注,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一些优等生在回应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予以重视和改正,让自己的数学课堂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 折线统计图教学教案4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习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xx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习(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