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
范文 |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平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平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平面图形,哪几个平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平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平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习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叉开的大角就大,两边叉开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距离有关。 五、练习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辩认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教学难点:会辩认角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角吗?你能说一说吗?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 课件出示例1图,观察这些物体,指出那里是角。 二、动手操作,建立角的概念 1、折角 ⑴你们能用这张纸折出角吗? ⑵你们用手摸一摸角的这儿(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角的这两边,有什么感觉? 学生摸一摸后,说一说感觉。(尖尖的;直直的光滑......) ⑶在学生折的角中选几个大小不同的角,贴在黑板上。你能说出这几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⑷小结:角是有大小的。 2、做活动角 ⑴如果给你一颗图钉,两条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活动角吗? ①学生试做 ②操作:听口令,变大变小。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⑴抽象出角的图形 课件:由活动角抽象成几何图形角。 教师演示,学生想象:用小圆点代替图钉,用两条直直的线代替硬纸条。会是什么图形? ⑵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 你们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两条线又叫什么吗? ①看书第43页 ②反馈。板书:顶点、边、边 4、小结:这节我们认识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说一说生活中所见到的角。全班交流 2、课堂活动,第2题。数一数,共有几个角?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3、练习十第1题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4、练习十第2题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 (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指指看。(学生会指着两条边) (3)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点击课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学习画角 (1)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老师示范画一画,边画边说: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起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 (2)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指明学生说说怎么画的。 (3)师:为了让学生能规范正确地操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①画角时除了纸和笔还需要什么;强调直尺。 ②画角时要画些什么,进一步巩固角的特点。 (4)用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交流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运用动画的方式进一步强调画角时要用直尺。学生说画法,教师随之板演。学生练习画角,找出一些画得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师:设计了数角的检测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 2、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中哪里有角。学生从自己身边不同的物体表面上找出角,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谈收获,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黑板上画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2、老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让学生看图,这几个图形里都有角,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这就是角。 放有关学校的情景图的幻灯片让学生找角。学生一一做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学们找找看,(请学生来指一指。)学生回答:课桌的角、课本的角、门和窗的角等等。 4、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放PPT)边放边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再放一遍,老师说顶点,边,边。然后板书:顶点、边、边。 5、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个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看大屏幕(放PPT),同学们看懂了吗?画角时,要先定顶点再画两条边。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7、师: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8、比较角的大小,放两个同样大小的角,但是边不一样长,提问学生,哪个角大,同学可能要说,边长的那个角大(放幻灯片),老师问学生是不是边越长角就越大哪?同学们看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它开口的大小有关。 9、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10、折角: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纸折几个角,同桌比较一下大小。再用一张圆形纸折,看学生能否折出角,老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5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京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了这些已有知识和感性经验作基础,本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环节,力求让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学习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二、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会用尺子画角。 2、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深化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学准备:大小不等的圆纸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角 1、同学们,这是什么?(三角板)你知道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呢?(因为它是三角形的,有三个角) 2、谁能指一指它的三个角在哪?(生指三角板上角的顶点) 师:我把你指的这个地方画在黑板上(师画一圆点) 大家觉得这是不是一个角呢?(不是,这是一个点) 3、 “角”是什么样子的?谁再来指一指,描一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物品导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知识的冲突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角。) (二)实物抽象,初识角 1、从自己周围找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三角板上有角外,其它物体上有没有角?下面大家从周围的物体中来找找角,比比看谁找得最多最准确。 (学生“找角”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同学们发现哪些物体上有角呢?谁能给大家指一指。 (生比划从周围物体上找到的角)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请看:(出示:钟表、相框、红领巾) 你能在这些物品中找到角吗?(生指,课件抽象出角)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观察,师介绍角的顶点和边)板书:顶点和边在数学上我们用弧线标出角,并给它起个名字(标1),这个角就可以读作角1,记作:∠1 4、刚才你找到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角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角,也找到许多的角,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是不是角呢?(按点一:判断)(指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找角”的活动初步认识角,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角,引导学生观察找共同点,从而了解角的构成,并会读角和记角。另外再以一组判断题来检验学生初识角的成果,并加深对角的构成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剪刀三角板 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角两边直直的 生1: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7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联连看。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咱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抽同学汇报,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 1、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3、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 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 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 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对碰五: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泡泡堂。 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8活动目的: 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出示小黑板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 二、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 1、拼角游戏: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小组,作好准备。 (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 (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3个) (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 2、数角游戏: (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 (2)小组讨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 (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找角、认识角、判断角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技能目标:以学生从实物中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的角,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观察角 师:我们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它们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尖,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看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指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5、想像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我们的脑海里。 6、判断角 师: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7、找生活中的角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角了,那你能找出身边的角吗?谁能指一指?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噢。 (预设:生:黑板,钟表指针,地板砖……) 找部分学生指明并说出(可能指着角的顶点就说是角) 老师纠正错误,让同学们做到边指边说,明确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不管角的位置怎么样,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是一个角。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你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现在我们要变角了,变角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噢。 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所有学生操作)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师:老师请同学甲上来,你能做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吗?做好后就不许变了,想想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角谁大,谁小呢?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师:好,请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角,现在你觉得谁的角大呢? (师利用自制活动角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生说出甲生大,老师再次用重叠法比较一下。) 再次把边拉长,让学生说出谁的角大,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以确认甲生的角大。 师:请同学们继续想象,如果老师的角两条边张开大小不变,只拉长边的长短,你们说,老师的角有没变大? 看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是没关系的。 小结: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现在我们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王国的问题吧。 数一数每个图中共有几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10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感觉: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很光滑很直的) 3、学习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自己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自己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个角,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注意让学生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11【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是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在校园里面拍照片,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个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 师:老师现在有个问题考考你们,有些角藏在这幅图当中,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自己找到的角: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上台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请学生说说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描述角的特征:一个点(顶点),两条边。 2.师:老师这里有个三角板,哪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角在哪里,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学生尝试画角,指1名同学板画。 3、通过找角,画角,你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吗? 4、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多媒体演示) 5、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怎么画,集体说说 6、讲解画角的口诀 三、开动脑筋,判一判 1.师:现在有一个几何王国,今天只欢迎“角”来做客,不是角的不能进屋,如果你是王国的国王,你会怎么让哪些客人来做客? 生来评判,判断哪些是角,并说明原因。 2师:进入了几何王国以后,突然发现几何王国里的2个好朋友红角和蓝角吵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事情争吵啊? 生:想! 师:好,老师来告诉你,他们在争论谁大.他们都说自己大。你们来评判一下究竟谁说的有道理。 课件演示角的移动,延长和张开,请学生说说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师:找一找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集体讨论研究,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生活中的数学,想一想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请学生读读日记材料,想一想 五.积极动手,折一折 师: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中得出结论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有一些进步。现自评一下。 回顾整堂课,有三方面: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4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来找找图中哪里有角?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我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点、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我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我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讲课,我感觉自己又学到了知识,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见到角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 1、三角形 2、动物的犄角 3、几角钱 4、墙角、桌角 5、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6、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习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习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 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角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近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板书:写作:∠1) 4、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应用,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