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知道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初步认识近义词。 3、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4、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义词识字。 【教学难点】 认识近义词,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收集风景名胜地区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让学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范读,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3、师生互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认记生字,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字,检验认字情况。 6、给生字找朋友: 退──腿险──脸读──卖反──饭间──简 7、“我说你说”──师生对说反义词: ⑴说教材里的词: 补充:好──坏新──旧上──下高──矮 明──暗开──关来──去前──后 多──少重──轻 ⑵生生对说反义词。 二、学习“日积月累”──我会选 1、学生自读词语,看能否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 ⑴老师站在脚室的中央。 ⑵老师站在教室的中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中心与中央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3、选词配对,在读一读。 4、扩展:你还能说出一些近义词吗?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对反义词比赛:师与生对。比一比看谁对得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连线: ①找近义词②找反义词 美丽著名正简单 特别漂亮复杂反 中心非常买关 有名中央安全卖 愉快快乐开危险 二、学习“读读说说” 1、出示“!”与“。”,讲解感叹句与陈述句。 2、读句子,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 ⑴前是感叹句,后是陈述句。 ⑵因为“花坛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来”。 4、方照例句说句子: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说句子。 三、学习“我会读” 1、学生自读诗歌。 2、小组互读,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台(交流课外识字的途迳) 1、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2、展示自己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第三课时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展示自己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己关心的风景名胜。 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二、分组交流 学生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 “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 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四、总结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思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2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的朗读磁带、《好汉歌》磁带。 谈话揭题 ①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②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初读感知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③检查读书情况。 a.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b.和同桌一道再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再读质疑 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②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①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 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e.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查理确实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诚实、实信了,变得有上进心了,自信了。 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评价文中人物 ①引导谈话: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②你觉得查理的变化和哪些人有关呢? 跟自己、杰西、罗伯特先生以及镇上的人有关。 ③你对故事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重点谈对小女孩杰西的看法,体会杰西的信任和友谊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拓展练习 ①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②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诵诗导入(背诵几首有关春天的诗) 2、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读题: (1)、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春天飞到北方,秋到南方。 齐读课题。 (2)、板书燕子)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 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重点指导:聚、翼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外形 1、 理解内容 (1)图片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这小小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么的印象? 很普通它的外表,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黑、小。你们看,你觉得它美吗? 同学们你们很会观察,一眼就看出了燕子的两个特点黑、小。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默读第一段,在作者的眼里燕子是怎样的?你喜欢吗?划出你喜欢的词语,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 (3)再细细地读这些词从这些词中你都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读。 (4)交流: 乌黑光亮 这个词是写燕子的颜色。黑,和你们观察的有什么不同?黑得发亮,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颜色美) 俊俏轻快 俊俏是指相貌清秀好看,这对翅膀不仅好看轻快,读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燕子飞过 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 这三个词写出了燕子的另一个特点(活泼机灵)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先分后总)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怎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它的活泼机灵? 2、 交流 (斜着、掠过、唧的一声、已由飞到、横掠过、偶尔、沾了) 3、把你体会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4、看着一圈圈荡漾开去的小圆晕你的脑海里想到了什么? 小圆晕还在一圈圈荡漾,燕子早已不知去向,多么敏捷的身手,一幅轻盈灵活的燕子飞行图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燕子的轻盈敏捷让你想到了什么?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那轻盈灵活的身姿就好像( )(引导学生用比喻来形容轻盈灵活的燕子) 5、指导背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看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几对燕子中的一只,此时此刻,你都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话)你想听听燕子是怎么说的吗? 2、播放歌曲《小燕子》第一段。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那么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燕子眼里的美丽春天吧!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文中有一段写出了燕子的美丽,指名读。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像这样的美景。 (1)轻轻地睁开眼睛,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美。美在哪?(风、雨、柳、叶、花烂漫无比) (2)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讨论) 春天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理解生趣) 4、回到第四自然的学习在蓝天的映衬下。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5、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如独独只有燕子,而没有春天的布景,即使有电线杆给它谱曲,也绝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四、背诵、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就像一幅清雅灵动的水墨花鸟画,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载着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平常中的美丽。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十一课。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新课程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安排】 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提前搜集蝙蝠和雷达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已经知道蝙蝠具有特异的.功能,那我们这一课是不是只讲了蝙蝠呢?(不是)。我想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到底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实验,下面我们进一步读课文,了解这些实验。 三、品读4~5自然段感知 1、学生自读,老师出示小黑板。 实验次数 实验的方法 实验的结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蒙眼 没响 不是眼睛 第二次 蒙眼 响 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封嘴 响 与嘴有关 2、要求分学习小组讨论填写。 3、抽学生说,老师填写。 4、巩固这部分内容,抽读,比赛读。 5、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6、谁能代替蝙蝠跟科学家说说心理话。 (学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准备了蝙蝠的头饰。⑵ 两位学生用双簧的形式表演。内容简介是:先介绍自己(蝙蝠)的来历,及还有别名叫燕老鼠的来历。然后介绍自己被科学家发现了秘密,我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导语:经过多次实验,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谁能把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7、出示小黑板上的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A、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问:这两个句子那句好?为什么? 8、同桌讨论回答,老师指导。 (蝙蝠探路时靠的是嘴和耳朵两种器官同时起作用。) 过渡句:哪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七自然段。 四、品读第七自然段感悟 1、默读,自己在笔记本上画出蝙蝠飞行示意图。 2、学生自画,老师巡回指导。 3、抽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画的示意图。(评比) 4、老师也画了一幅自己的示意图与你们比一比。 5、请同学们对照示意图练习说话训练。 过渡语:通过我们的进一步学习,更加知道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用在飞机上,根据这一部分的学习方法自学第8自然段。 五、细细品读第8自然段 1、找出描写雷达探路的句子读一读。 2、根据前面蝙蝠飞行示意图,自己能独立画出雷达为飞机导航的示意图吗? 3、试一试,画在笔记本上。 4、画好后,抽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来。 5、师生共同来肯定评一评。 6、同桌互相交流,根据示意图说说雷达是怎样在夜间为飞机导航的? 导语:同学们:根据以上的两幅示意图,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7、出示制作的卡片,填空用图形表示。 A、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C、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六、扩展练习 过渡句: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你们通过自己阅读查找,还了解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 2、师生共同评价,谁的资料好,语言又流畅。 七、总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或了解了什么知识?希望以后有时间多读课外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维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文章采用故事的形式,借助于曲折的情节,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本文为略读课文,学生只要能读顺读通,理解内容,弄清维生素C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内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每天都给同学们一颗维生素C,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 2、那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质疑(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海上凶神这种怪病有什么症状? 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3、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①动笔读书:读读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 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交流。(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哥伦布简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 三、总结延伸 课件出示有关维生素的小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两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 (1)读准“世”的音,是翘舌不是平舌音。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5、播放多媒体课件,再加配音朗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用横线画出来。 要求: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翘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边音:丽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动物的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好吗? 老师也为你配上音乐。 4、自读,指读,赛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美字头”。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书空。 4、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5、指导写字。 在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字形,并说出生字书写时关键笔画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乎、世、鸡、美” 6、师范写以上四个字,学生描红,临写。 7、生写剩余的生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