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摇篮曲教学设计 |
范文 | 摇篮曲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摇篮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1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通过学生的欣赏与感受,体验、参与等,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通过学生的演唱与表演,感受母爱的真挚,进行亲情教育。 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其特点是旋律轻柔甜美,节奏和伴奏常带有摇篮的动荡感,具有安静、温暖、亲切的特点。这首摇篮曲是作曲家舒伯特十九岁时的作品。歌曲旋律委婉动听,像是一首音诗。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全曲只有四句,第二、第四句完全相同,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二、对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三、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表现歌曲,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填补上空缺的音符,对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播放音乐 《月亮月光光》。 这音乐那么宁静,那么温柔,大家都沉浸在这美妙的夏夜中了。可是,你听,小宝宝哭了,(播放课件)这哭声吵到了左邻右舍,你能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小宝宝迅速安静下来,并安然入睡吗? 生:(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反馈)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师:想想能用音乐课相关的方式) 2、 嗯,同学们列举的方式都非常好。老师这里有两首音乐,我们来比较一下哪首比较好。 A、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片断。 师:这首行吗?我们还有一首。 B、播放《舒伯特摇篮曲》,那么这首呢? (引导学生从强弱,情绪上分析。) 二、学习新歌 1、随音乐轻声哼唱,分析有什么特点。 旋律重复、装饰音前倚音、空缺音符填补。 2、你能用最亲柔的声音来随琴来哼唱吗? 用“LU”母音哼唱全曲,要求轻柔、连贯。 3、师弹琴生唱歌曲《摇篮曲》。 4、引导学生练习装饰音的演唱法及附点节奏唱法: 装饰音: 5 6||5 4 ||3 2 5 || 附点节奏:2 ||2 3 ||2 1 || 师:让我们随琴准确的把歌曲唱一遍吧! 5、师:歌曲那么温馨、静谧而甜蜜,从歌曲的演唱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什么?(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自认而然的就吧速度?演唱力度?为的就是要体现歌曲怎样的情绪? 师生交流:歌曲速度缓慢、旋律平稳,力度轻柔等。 6、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摇篮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各国的摇篮曲吧! 三、创作拓展 从你们的演唱中,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让我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写下来吧!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的: 1、通过让幼儿反复欣赏乐曲,感受摇篮曲的安静、缓慢、抒情等情感。 2、能体验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准备: 音乐伴奏,布娃娃,(幼儿人手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摇篮曲及其风格特点; 2、学会用轻柔深情的声音去表现《摇篮曲》。 3、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在儿女成长过程中倾注的爱,并通过歌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对儿女的爱,并通过歌唱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摇篮曲》6/8拍摇曳动荡的节拍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征,并用亲切流畅舒缓的声音表现歌曲,赞美妈妈。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有关视频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由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歌曲。采用八六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摇篮曲就是催眠曲,这类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歌声要轻柔而优美,要唱好一字多音的歌词。并注意曲调中多次出现的变化重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欣赏图片 问: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2、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为图片配背景音乐:(军队进行曲与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问: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 3、学生谈谈对刚才所听的两段音乐不同的感受,以引出摇篮曲。 4、学生总结摇篮曲的特点,教师择句板书。 5、导入所学新课。 摇篮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闭上眼睛,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意境及画面。 问:有什么感受?(再次巩固摇篮曲特点) 2、再次聆听,注意结束句 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有感情朗读歌词。 4、再细听,可跟唱,但不要出声。 5、轻声跟唱,记住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 6、学生各自指出掌握不好的地方,集体纠正。 三、 歌曲处理: 1、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及感情去演唱,主要请学生自己说。 2、想象如果你是这位哄着宝宝入睡的妈妈,你会怎么样演唱这首歌。 四、 拓展教学 1、摇篮曲最能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你了解你的妈妈吗?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喜欢的颜色、喜欢的食物、爱好等等吗? 3、以“妈妈,我想对您说……”说出最能代表对妈妈情感的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抒发真情。 当你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们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怎么样来回报妈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妈妈每天绽放灿烂的笑脸呢? 4、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或画或写将心中的话儿表现出来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4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师准备: 有关舒伯特音乐作品CD光盘《摇篮曲》 学生准备: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思路: 以《摇篮曲》为本课中心,以音乐家舒伯特的故事为导火线,围绕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演中从音乐,戏剧、美术中感受,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人文完美的结合渗透,体验大师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共鸣,激发情感,释放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歌曲处理,情感体验 1、再次聆听,想象歌曲意境(谈谈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 体会母亲的情感 2、探讨在声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处理(自主发言) 创造情境体验情感,对比感受,在试验中找寻美感。 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演唱时妈妈的心情和内心的情感?(结合大师的要抒发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四、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深化拓展,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摇篮曲》 1、聆听不同演奏形式的摇篮曲(合唱、小提琴,男女声重唱等) 2、谈谈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带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总结摇篮曲的风格 师: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愿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 六、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师:通过你们的欣赏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5一、教学内容 摇篮曲与进行曲的对比欣赏,表现及创作。 二、教学目标 ⒈ 情感目标:通过对摇篮曲、进行曲这两类体裁乐曲的欣赏、表现和创作,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并适当提高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进而激发探究、表现音乐的兴趣。 ⒉ 过程目标:通过课堂内以及师生互动的体验、探究、合作,进而更好地欣赏、表现及创作。 ⒊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表现音乐,同时以自主,即兴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区分摇篮曲和进行曲的不同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难点 表现和创作摇篮曲和进行曲这两类不同体裁的音乐。 五、教学过程 ㈠ 导入 分别出示夜晚妈妈摇篮图片和军装演奏乐队现场图片 问:你们觉得这里如果这里要配乐,应该用怎样的音乐,你可以模拟一下吗? ㈡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进而谈谈所知的摇篮曲和进行曲的知识。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王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听一听,谈一谈,一起来表现一下摇篮曲和进行曲这两类音乐形象完全不同的乐曲。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找一找,去准备一下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乐曲,并且搜集相关的资料,不知道都准备的如何啊!” ⑴ 在组内同学中进行交流 ⑵ 那些同学来说臆说? 分组上来谈一谈,唱一唱,奏一奏。 《军队进行曲》(舒柏特) 《摇篮曲》 (莫扎特) 学生在展示中要提到什么是摇篮曲,什么是进行曲,以及它们的一些特点。 ㈢ 欣赏、表现《摇篮曲》、《威风凛凛进行曲》,再次强化学生对这两类乐曲的体验与感受。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谈的也比较具体。在这里,王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两首乐曲。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⑴ 欣赏并表现《摇篮曲》(勃拉姆斯) 教师:这一首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与1868年创作的《摇篮曲》。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经典乐曲。乐曲采用大调式,3/4拍子,简单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我们来听一听。 出示曲谱,听范奏熟悉《摇篮曲》旋律 用哼鸣演唱,表现出乐曲应有的情绪。 ⑵ 欣赏《威风凛凛进行曲》(爱尔加) 教师:接下来要感受的是英国作曲家爱尔加于1901年创作的《威风凛凛进行曲》。这首进行曲因为它非常非常的形象,非常非常的有感染力,所以现在已经为许多国家军队仪式所采用。乐曲也是大调式2/4拍,速度较快。它分三个部分表现了热烈欢快的气氛和辉煌、庄严、壮丽的场面,是不是呢?我们来听一听。 ㈣ 理解摇篮曲与进行曲的不同特点 ⒈ 教师:现在我们又感受了两支乐曲,那么王老师就要请同学们自己来总结了,什么是摇篮曲?什么是进行曲呢?它们有一些怎样的特点? ⒉ 学生分别说一说。 ㈤ 综合学习活动 教师:同学们已经感受、理解了摇篮曲和进行曲这两类形象、情绪截然不同的乐曲。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我们知道诗歌、散文这一类文学作品也能够很好的表现人们的思想与情感。那么王老师就要请孩子们来写一段话或一篇短小的文章,它们的整个的感觉,整个的情绪要和摇篮曲或进行曲的情绪相一致。最后选择摇篮曲或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给我们听一听。 ㈥ 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通过你们自己动手、动口和动脑来欣赏、感受、理解了两类不同体裁的乐曲——摇篮曲和进行曲。在这里,王老师要说,音乐的表现力是非常强的,它是非常奇妙、美好的。今后我们要接触更多体裁,更多类型的音乐,从中感受到更大的乐趣!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6教学内容: 感受摇篮曲的音乐风格,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设计理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是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所以,音乐既是耳朵的美味,又是心灵的净化水。作为音乐教育,特别是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设计《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我本着音乐学科所特有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演唱、聆听、创编、制作、绘画等活动,让学生“品尝这音乐大餐的美味”,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引领学生在玩中感悟,在感悟中逐渐升华到行动,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美育和德育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父母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父母; 2、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合作意识,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场景布置道具 教学重点: 1、感受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2、对学生进行爱心、亲情教育,使之感悟爱、理解爱、体验爱,并能深情地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难点: 三拍半、切分音、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用“”跟琴练声。要求:声音轻柔,气息连贯,嘴巴微张,面带微笑。 二、情感导入 1、聆听《小宝宝睡着了》感受摇篮曲的宁静舒缓音乐的特点。 2、让学生回忆曾感受到的母爱,说一说自己与妈妈的故事,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感受歌曲 1、播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学生仔细聆听。 2、提问:歌曲的特别之处在哪里?歌曲中的小姑娘看着熟睡的妈妈会想到些什么?她是怎样做的? 3、感受歌曲中小姑娘的一片孝心,随歌曲的旋律深情朗读歌词 4、紧随学生的动情朗读,教师用歌声将歌曲第一段歌词娓娓道来。 四、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①请学生跟琴轻声模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②找出歌词中的重难点重点练习。 练习“妈妈屋里静悄悄”一句中“静”字切分音的演唱,“悄”字“2”的时值唱足。比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并在提示在三拍半后轻轻吸气为下一句演唱做准备。 练习“伏在桌上睡着了”一句中一字多音的演唱, 加手势练习,唱准低音“5”。 ③跟琴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提示学生前奏结束加“3”、“4”两个音。 ④提问: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⑤深情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用心去唱,利用气息控制演唱中的强弱对比。 2、学唱歌曲二、三两段歌词。 ①教师弹琴,学生自由模唱歌曲二、三两段歌词。 ②提问:找出自己唱不准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二、三两段中的演唱难点。 ③深情演唱歌曲三段歌词。 3、学唱结束句。 ①教师弹琴范唱结束句,学生用心聆听 ②学生跟琴轻声模唱结束句歌谱,唱准附点节奏与尾音“5” ③提问“”在歌曲中的作用。 ④加入歌词,深情哼唱结束句。(提示演唱方法) 4、跟琴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 5、视听结合,观看歌曲FLASH,体会摇篮曲的音乐风格。 ①提问:视频中的小姑娘是怎么用她的表演去打动听众的?从情感、声音、表情几个方面回答。 ②出示课件,通过欣赏小姑娘的演唱,说出图片中那些词最适合这首《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③结合实际,说一说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④体会歌曲意境,与视频中的小姑娘一起在优美的摇篮曲中唱唱对妈妈的爱,并加入简单的动作配合演唱。 五、拓展与编创 1、分小组编创情景剧。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场景道具搬上讲台配合表演:桌椅、小花袄等。 提示:可由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母亲与小姑娘,其余学生深情演唱,观众用“”哼唱歌曲。 2、表演情景剧,评选出最佳表演、最佳演唱的小组与个人。 六、布置作业 提问:如果说妈妈的爱的那样的溢于言表,爸爸的爱又是怎样的呢?以《唱给爸爸的摇篮曲》为主题,为歌曲旋律创作新的歌词,下节课进行演唱与表演。 七、小结 再次深情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随着下课的铃声轻轻走出教室,祝福全天下的母亲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八、课堂小记 这是一堂以母爱为主题的音乐课,当今的孩子大都习惯了享受父母给予的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让许多孩子忘却了自己也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回报父母!通过今天学习的以母爱为主题的《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既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也深深打动了每位孩子的心,对如何感恩图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7教学内容: 听:《摇篮曲》 教学目标: 听赏舒伯特和莫扎特作曲《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平稳、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听辨两首不同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共同的音乐特点------旋律抒情恬美,节奏富有动荡感。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 欣赏乐曲《摇篮曲》 1、导入: (1)、请学生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 (2)、请学生根据歌曲描绘得已经搭出美丽的意境。 (3)、提问:在这美丽的夜晚你会唱些什么歌曲呢? 2、揭示课题 3、听赏音乐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提问:说说乐曲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觉? 4、教师简单介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5、以同样的方式听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 6、复听两首乐曲 (1)、出示两首歌曲的歌词,请学生轻声朗读。 (2)、边听边左右摇晃身体。 (3)、师生相互交流感受 7、创设情景,学生自主表演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即兴表演摇摇篮或是红宝宝睡觉的动作。 三、 教学拓展: 教师请学生集体聆听我国著名音乐家汪玲作曲的《摇篮曲》和印度儿童歌曲《摇篮曲》。 四、总结、结束 播放《闪烁的小星》伴奏音乐 播放音乐《摇篮曲》 出示舒伯特图像画面 出示两首《摇篮曲》歌词画面及其音乐 让学生在自己搭的造型中发挥想象,为下面的听赏埋下伏笔。 简单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 通过朗读歌词了解词意。 感受乐曲节拍。 了解中外著名的摇篮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板书: 教后反思: 这个单元主要是欣赏摇篮曲,但是一开始我请学生欣赏由莫扎特贝多芬两位世界顶级音乐大师的力作时,学生都表显出了排斥的态度,因为它是由美声来加以表现的,欣赏名作固然是好,但是前万不要抹煞了孩子的儿童心理,他希望听到的是活泼的歌曲,所以我认为教材在两年级编入此欣赏曲稍微有些不妥。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8课时: 1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版本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 教学内容: 1、知识:4/4拍 2、演唱:《摇篮曲》 3、表现:用喜欢的方式表演 4、拓展:收集更多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从情感上体验亲情——母爱,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2、知识目标:通过4/4拍的强弱规律、附点音符在歌曲中的运用,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3、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在已有技能基础上表现音乐,同时以自主、即兴地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摇篮曲风格特点的感受与表现,感受母爱。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知识、歌声、体态、情境创设来表现摇篮曲的摇荡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不同风格乐曲、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本课是一堂集唱歌、听赏、活动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本课设计包括知识趣味游戏、歌曲学习、创作实践三个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游戏环节中,巩固并提炼出不同风格乐曲的特点;从感受摇篮曲温馨、甜美的特点入手;学唱摇篮曲并用喜欢的方式表现,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形象,了解摇篮曲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音乐氛围。 二、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1、初听乐曲(闭眼聆听) 过渡语:谈谈此刻你的心情。 4、学生谈感受 过渡语:是啊!有妈妈在身边的感觉总是那么温暖,我们用“U”来哼唱曲调(出示歌谱),奥地利歌曲之王——舒伯特写的摇篮曲!一起来感受那份甜蜜。 5、学生用“U”哼唱曲调(第一遍)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最能表现摇篮摇荡的特点。 (二)4/4拍 1、出示指挥图式(解决4/4拍指挥图式、强弱规律) 过渡语:今天有个新朋友四拍子,请看,你能根据图片上的信息,试着挥拍吗? 2、学生自由挥拍。 3、教师指导“下内外上”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最能表现摇篮摇荡的特点。 三、进入新课 (一)曲谱学习 1、教师指导学生视唱乐谱(解决附点节奏) 过渡语:我们来作一个接龙游戏,我唱前,你唱后,注意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准确。 6、学生用划拍完整视唱乐谱(第三遍)。 (在识谱过程中,感受附点四分音符、4拍子强弱规律在乐曲中的作用) (二)歌词学习 1、背景介绍 师:听到这动人的旋律,让我想起了舒伯特创作这首歌曲时的情景,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创作歌曲又快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连连问世,可他连基本的温饱也无法解决。一天,身无分文的舒伯特试着走进一家餐厅,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朋友。无意中看见餐桌上那张报纸上小诗就是摇篮曲的歌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过渡语:多美啊!舒伯特为那首小诗写下了动人旋律,把乐曲交给老板换回了一份烧土豆。 3、学生加词演唱第一段(歌曲处理:有无前倚音的对比,并唱出摇荡感。) 4、歌曲处理。 5、学生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 三、音乐拓展 1、教师讲述在汶川大地震中妈妈的感人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唱妈妈的歌 4、说说好妈妈 5、课堂小结 师:希望同学们能把这首歌曲唱给你的妈妈听,告诉你的妈妈“妈妈,我爱你”。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9教材分析: 摇篮曲有叫催眠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旋律平稳、优美。摇篮曲的音乐作品不仅形式多样(声乐作品、器乐作品),而且丰富。如有我国的土家族《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说明它有着充分的及吸引力。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摇篮曲》的音乐特性。 二、认识《摇篮曲》,在对它的倾听中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热爱生活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倾听,了解《摇篮曲》的特性。 教学难点: 学生对《摇篮曲》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兴趣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钢琴、音像设备、歌词(学生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基本训练 2)学生演唱《愉快的梦》导入 二、导入 我们学了这首歌曲,同学们唱了以后让老师很满意(已有感受),老师在教过这首歌曲后,感觉同学们唱得特别象一种音乐体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请同学们听――勃拉姆斯《摇篮曲》 三、新授 (一)多首《摇篮曲》器乐作品让学生倾听,感受它的美。 ①爱尔兰摇篮曲 ②摇篮曲(福瑞) ③摇篮曲12 TIM S LULLABY 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段。 (二)不同的声乐作品《摇篮曲》的欣赏。 ①约瑟兰摇篮曲法国戈达德 ②日本摇篮曲广岛 ③东北民歌摇篮曲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作品形式的多样性。 (三)学生根据听赏,发表自己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个人印象。 小结: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愿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 四、让学生在兴趣中,带着对《摇篮曲》新的感受有感情的演唱勃拉姆斯《摇篮曲》。 五、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方式搜集《摇篮曲》作品,在以后的课堂中呈现。 (2)学生创作自己的《摇篮曲》,给老师哼唱,老师愿意帮学生记歌谱让学生收藏,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10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认识体会摇篮曲的体裁及音乐特点 3、认识、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了解摇篮曲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时安排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环节目标(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环节反思 备注 情景导入 1、看图配音乐,音乐比较哪段音乐更适合图片,为什么? 2、了解摇篮曲,出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 1、检查前置性作业:介绍作曲家舒伯特 2、师:但是,上天并没有关照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它将贫穷送给舒伯特,让它整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天,又冷又饿得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以走进了一家饭馆,他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舒伯特看到了报纸上有一首克劳帝乌斯写的诗,使得他非常感动,热泪盈眶。(师读第一段歌词,出示第一段歌词) 3、师:你们熟悉这首诗吗?(摇篮曲)看到这首诗以后,舒伯特写下了动人的旋律,他为什么感触这么大呢?他想到了谁? 4、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人在情绪最脆弱和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到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摇篮曲》,甜甜的睡去。因为梦里不再有饥饿、不会有寒冷。妈妈会给舒伯特一切、一切…… 师生互动 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让学生理解节奏和速度。 1、师:让我们也来读读这首使舒伯特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诗。学生朗读歌词 2、师:舒伯特在菜谱上为这首诗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乞丐,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费送给了他一盘烧土豆。舒伯特为了感谢老板的馈赠走到饭馆的钢琴边,弹起了这首《摇篮曲》。(教师模仿舒伯特走到钢琴边弹唱《摇篮曲》第一段) 3、师:简单的八小节旋律,就让这首诗得到了升华,使它成为了一首千古传唱的歌曲。哼唱一下这动人的旋律。 4、比较演唱,解决难点。 a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舒伯特为什么要在这儿(第六小节)加上一个前倚音呢? b比较演唱: 师:让我们来唱一下没有前倚音的效果。(平淡) 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内心深处的触动) 小结:加上这个前倚音,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的那种内心深处被触动的心情。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导入:回想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引导回答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等) 师:让我们用妈妈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a学生唱一唱。 b学生用动作参与演唱。 6、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个妈妈的动作) 7、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 8、整理摇篮曲的特点 (1)、主题:母爱 (2)、速度:中速稍慢 (3)、力度:弱 (4)、旋律:轻柔、甜美、徐缓 9、拓展延伸:欣赏几首摇篮曲,体会摇篮曲体裁的音乐特点。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舒伯特《摇篮曲》 (3)、网络歌手香香《摇篮曲》 用同一体裁,不同的音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感兴趣。 小结 每一首摇篮曲都是由母爱谱写而成,每一句摇篮曲都是母亲对孩子美好的祝愿。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对摇篮曲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用我们的行动回报母爱!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11【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第五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音乐形象。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四四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这首欣赏曲旋律平稳、优美、抒情。歌词亲切、感人,形象地描绘了妈妈轻轻摇着摇篮,催宝宝快快入睡的情景。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要想实现音乐欣赏目标,必须遵从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本课欣赏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每一次聆听都有明确的目标,从对《摇篮曲》形成初步印象——听出歌词大意、分清乐句——哼唱旋律与歌词——动一动表现乐曲——拓展。层层铺垫、步步加深, 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摇篮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 1. 欣赏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2. 律动《多彩的摇篮》 3. 拓展欣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摇篮曲》,使学生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从而唤起对儿时的美好向往,深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温暖,了解异国多元音乐文化。 2.让学生在听听、想想、议议、唱唱、玩玩的活动中,感受《摇篮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指导学生学会用动作以及声音等方式表现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 3.通过拓展欣赏中外不同的《摇篮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摇篮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听着歌曲《摇啊摇》律动进教室 二、欣赏导入 1.复习用上海方言朗读《摇啊摇》歌词 2.复习用上海方言演唱童谣《摇啊摇》 说明: 通过对上海童谣《摇啊摇》的复习,以旧带新。从回顾本土的《摇篮曲》自然地过渡到对外国《摇篮曲》的欣赏,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三、欣赏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一)初听 1.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说明: 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姿势,闭上眼睛来静静地欣赏,培养学生聆听的良好习惯。 2.说说感受 (二) 复听 1. 了解歌词内容 2. 听出乐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三)唱一唱 1.哼唱《摇篮曲》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有感情地学唱《摇篮曲》 说明: 通过以上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与情绪,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四)动一动 1. 听着《摇篮曲》音乐分角色做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 2. 跟着音乐创设各种摇篮做做律动《多彩的摇篮》 3. 组合律动 说明: 在动的过程中,可创设情景:星星、月亮、晚风婆婆、花、草等,并结合《多彩的摇篮》自由创作各种摇篮造型,边哼唱边摇宝宝入睡,在身临其境中表现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 四、拓展 1.欣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 2.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书籍、传播媒体、音响资料、询问他人等途径来收集中外有关《摇篮曲》的文字或音响资料,下节课在课堂中展示交流。 说明: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进一步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并且激发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 加深对《摇篮曲》题材的理解,丰富有关《摇篮曲》的音乐知识,最终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欣赏课遵从了“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先进音乐教学理念,对每一次聆听都提出了恰当、明确的要求,教学铺垫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摇篮曲》优美动人的音乐形象,唤起了对儿时的美好遐想,理解了多元文化,并养成了的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动觉切入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来体会母亲哄宝宝睡觉时的心情和当时宝宝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用各种动作或道具来搭建摇篮进行《多彩的摇篮》的律动;再将两者结合起来,创设适宜的情境,进行组合表演。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摇篮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绪, 顺利地解决了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再现了月光下,慈爱的妈妈轻轻摇着摇篮,催宝宝快快入睡的动人情景。架起了与世界其他不同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树立了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摇篮曲》第二课时,使学生感受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的效果,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二)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创作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听辨变化音,准确地模唱旋律,感受二声部和声的效果。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创作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电脑,课件等。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首先在黑板上面一幅宝宝安然入睡地图画,并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自己动手拿出剪发、彩纸随意粘贴(师生共同能参与,跨科整合,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完成作品之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夜幕降临了,深蓝色的天空,繁星点点好象无数颗小眼睛一眨一眨,大地显得格外的宁静,耳边传来妈妈轻柔歌声,你们听……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摇篮曲》通过复习巩大,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印象,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三)教师小节: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就是上节能课我们的学的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摇篮曲》,今天教师就和同学们再次走进《摇篮曲》的第二课的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歌曲、处理歌曲、创作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再仔细聆听一遍《摇篮曲》谁来告诉教师在哪一个音出现变化,并用自己独特方式作一下标记。学生到前面来用手指出变化音的位置,如:33217125‖33234210‖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2、教师弹奏变化音的旋律,要求学生模唱,熟练之后分成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加入变化音,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完整演唱。 (通过听、唱、比较、判断等方法,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要求在音乐中的表现。)如:33217125543‖332342111‖ 3、师生共同努力将舒伯特的作品二度创作,谁告诉教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学生回答:独唱、合唱、齐唱、伴唱……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再现歌曲)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人孟效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正是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世界上只有母爱是最伟大、最崇高的,并为自己的母亲献一首小诗,用《摇篮曲》的旋律演唱出来。 (在教师表现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被当时的情境深深地感染了,大家一同朗育、诵《游子吟》,这首赞扬母亲的古诗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使之心灵得以震撼,从感生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 5、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走入下一个环节“妈妈我想地您说”。 对这首歌曲情景创意。(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自己母亲的爱、诗朗诵,即兴表演,用英语送妈妈一句话,手工制作同心圆,叠千纸鹤等等,通过乐曲的情境,师生共同活动,即兴选择各种表演形式进行综合展示汇报,使学生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