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 |
范文 |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1设计说明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究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板上每个角的度数都比较熟悉,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板上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进而引发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逐层加深。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兼顾到了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学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师:这些是我们早已认识的平面图形,那么你们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吗?(学生汇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四个角一共是多少度?(360°) 师:你是怎么算的?(90°×4=360°)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显示出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通过刚才的回忆,同学们知道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唤醒学生的认知。借助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学生通过计算很容易知道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从而质疑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以问题情境开始,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出示一块三角板)大家熟悉这块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课件出示由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你是怎样知道的?(90°+45°+45°=180°) 明确: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出示由另一块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90°+60°+30°=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且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1)刚才我们探究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其他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猜一猜。(大多数学生认为也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刚才大多数同学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敢肯定,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①小组合作,探究验证方法。 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一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②交流汇报。 预设 组1:我们小组用量角器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量出来,再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等于180°。 组2:我们小组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平角的度数也是180°,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能拼成一个平角,那么就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一拼,看一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 ③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验证完,将你的结论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堂活动卡,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验证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师小结:大家刚才量出来的结果或拼出来的结果都在180°左右,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因为在测量或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差,所以数据会有一些偏差。 3.得出结论。 师:根据上面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反馈等过程,真正经历了有效的探究活动,先由直角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再用猜想、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出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数学学习中归纳的思想方法,还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 【设计理念】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剪、拼等活动发现、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学会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数的度数。 3、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4、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学生:量角器、剪刀、剪好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同学们读一下(课件出示谜语)。 师:打一几何图形。猜猜看! 学生猜谜语。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谜底。 师:真是三角形,同学们的反应真快! 2、复习三角形的内容。 其实,三角形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一种特别的平面图形。关于三角形,你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指名学生回答。 (当学生回答出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时,请这名学生到台上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角,并标出角。) 3、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可见你们平时学习很用功。知道吗?其实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而这三个角的度数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内角和,探索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探究新知 1、讨论、交流验证知识的方法。 师:那同学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呢?赶紧商量一下。(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①用量的方法;②用拼的方法;③用折的方法... 2、操作验证。 师:同学们的点子还真多!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 选1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或说研究)等研究完了我们再交流,发现了什么,好吗?好,现在开始! 3、学生汇报。 师:如果你们已经完成了,就把你的小手举起来示意老师。老师有点迫不及待了,想赶紧分享一下你们研究的成果。谁先来说?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①用量的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度量的结果,教师板书。(指两名学生汇报) 教师白板演示测量方法,并计算和板书出结果。 教师:同样是测量的方法,有的同学得了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指名学生说) 师:可能我们测量的时候会有误差,但是同学们选择比较精确的测量工具,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还是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看来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 ②用拼的方法 a、学生汇报拼的方法并上台演示。 我这里也有一个钝角三角形,请两名同学上台演示。 b、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用他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展示学生作品。 d、师课件展示。 师:我们用量、拼得到了180度,还有什么方法? ③用折的方法 师:还想向同学们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师:刚才我们用量的方法、拼的方法和折的方法研究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内角和,得出什么结论了? 教师根据学生板书:(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④数学文化 师: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用科学的数学方法见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就是帕斯卡(课件出示帕斯卡),他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12岁时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律,17时写出了《圆锥截线论》19岁设计了第一架计算机。 三、巩固练习 数学家发现了知识,今天我们也能够总结出知识。你们棒不棒?真厉害,接下来白老师要考考你们。眼睛看好啦! 1、课件出示: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 强调:把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问: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为什么不是360°?学生回答。 2、接下来我要奖励你们一个游戏:《帮角找朋友》 3、求未知角的度数。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①课件出示第一个三角形,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教师:刚才,我们利用了三角形的什么? ②教师: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a、我三边相等;b、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c、我有一个锐角是40°。 教师:如果我们去求一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去观察三角形,找出它的特点,找出它给出的已知角的度数,然后再去计算三角形未知的内角的度数。 四、拓展延伸 师:看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难不倒你们了,我们来一个挑战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四边形)你知道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吗?指名生回答,并说出理由。同学们,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算出它的内角和吗? 接着让学生尝试求5边形和6边形的内角和。 小结: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它的对角线,这样就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了N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N个180°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交流后总结: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根据这个规律知道可以用180°减去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同学们,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细心观察,大胆质疑,认真研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3题。 七、板书设计: (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3=180° 度量 剪拼 折拼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3【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册第85页例5及“做一做”和练习十四的第9、10、12题。 【课程标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另外,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测和计算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发展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评价任务设计】: 1、利用孩子已有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以及学生的直观观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达成目标1。 2、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游戏的形式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达成目标2。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折一折、拼一拼和摆一摆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并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达成目标3。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和习题第9、10、12题达成目标4和目标3。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两个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 (播放课件)在图形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大声叫着:“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但是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 师:动画片看完了,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媒体展示: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达成目标1: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和孩子已有的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达成目标1。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也为目标二打好铺垫) (二)、引导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在课件展示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对话中,你赞同谁的观点? 预设:学生回答直角三角形。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是想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度数是90度、45度、45度加起来是180度,90度、60度、30度加起来也是180度。 (达成目标2:激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猜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不是盲目猜,激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1.确定研究范围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这一个行不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那该怎样去验证呢?请你们想个办法吧! 师:分类验证是科学验证的一种好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分类验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看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2.操作验证 教师让每个学习小组拿出课前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先找到三个内角,在每个内角标上序号1、2、3。然后请任意用一个三角形,想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启用老师提供的“智慧锦囊”或者寻求同学的帮助。 智慧锦囊: (1)要知道三个内角的和,只要知道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就可以了,你觉得哪个工具可以测出角的度数?试一试。 (2)180°的角是个特殊的角,它是个什么角?你能想办法将这三个内角转化成这样的角吗? 3.汇报交流 师:谁来汇报你的验证结果? (1)测算法 师小结:用量的方法验证既然有误差、不准,结论就难以让人信服,那有没有办法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猜测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2)剪拼法 (3)折拼法 师小结:用拼和折的方法都能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知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你们真会动脑筋! (4)推算法 ①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课件演示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经证明了是180°,现在我们只要能证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就可以了。 课件演示 ②一个锐角三角形,从顶点往下画一条垂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度数和就是360°,减去两个直角的和180°,就是要证明的三角形内角和,肯定是180°。 4.总结提炼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量——拼——折——推”的方法分类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吗? (板书: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师:那在“三角形的争吵中”谁是对的? (达成目标3。此环节让学生通过“量——拼——折——推”的方法分类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2、书本85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达成目标3和目标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达成目标3和目标4.) 三、目标达成检测方案: 1、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时期,它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外形像中文“金”字,故名“金字塔”。金字塔大小、高矮各异,外表有四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人们量得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4度。 四、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们是怎样得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的? 师:是啊,今天咱们不但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方法。咱们从猜想出发,经过验证(用量、拼、折、推等)得到了结论并利用结论解决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数学家的探究历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做最棒的自己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推理是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随后教材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动态情境,导入了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内角和”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学中安排了3个活动,通过这3个活动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经过不断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三、教学方法 渗透猜想——验证——结论——应用——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是探索和验证性质的过程。 四、教具学具 三角板、量角器、剪刀、白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猜猜它是谁?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三角形(板书)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回答。(互相补充)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它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 形的内角。 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跟三角形的角有关的游戏。只要大家说出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猜出第三个角,你们相信吗? 要求每个4人小组拿出本组预先准备的学具袋。(内含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包括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至少各一个,且要求大小不一。) 3、活动——量一量:每人任意拿出一个自己带来的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并写在三角形中。(独立完成,非小组合作。) 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事先向学生说明误差仅为3、4度左右。)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到底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秘密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来揭开这个秘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三角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具,度数也是非常清楚,通过计算学生熟悉的三角板内角和来验证这个结论,学生也容易接受。 2、探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可能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那就请小组共同计算吧!将学生采用分组的方法分成锐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等腰三角形组,各组在白纸上任意画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由组长统计记录员记录各组的内角和情况。 (3)小组汇报结果。 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设计意图】学生任意画的三角形,有大的、有小的,有各种类型的,不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学生都亲自动手动笔算出内角和。这个探索过程简单学生又容易接受。 3、操作验证 (1)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能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吗?(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方法)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学生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剪拼、撕拼、折拼)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和折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证实三角形内角和确实是180° ,测量计算有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拼成一个平角,形象、直观地说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 5、辨析概念,透彻理解。 (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有的答360°,有的180°.) 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这两道题都有两种答案,到底哪个对?为什么?(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 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用三角尺拼一拼,也可以画一画,互相讨论。 学生发现: 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很多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 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在三角形中,已知∠1=85°,∠2=65°,求∠3。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90°、75°、25°。( )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 ( )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 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2)交通警示牌“让”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4、拓展练习。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课件) 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谁能找到方法。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教案5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 教学准备: 量角器 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硬的纸板)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三角形, 师: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三角形。 师:介绍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中每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三个。 师:这三个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通过直角三角板知道的 生2:我通过长方形中四个角都是直角,是360度,三角形是长方形的一半,所以是180度 生3:我预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是不是向他们说的一样,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二、自主探索,进行验证 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生1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看看是不是180度 生2:把三角形撕下来 师:怎么撕?象这样撕吗?(作乱撕状),能说的详细些具体些吗? 生2:(补充),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 生3:把三个角顺次画下来也可以 生4:拼一拼的方法 师:好!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师:CAI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合作探究: 1、每四人一组,每组至少选两个三角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2、看那个小组验证的方法新、方法多 师:在巡视,并进行个别操作指导 三、交流探索的方法和结果 孩子们探索的方法可能有三个: 生1:一是用量角器量各个角,然后再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用这种方法求的结果可能是180度也可能比180度小一些,也可能比180度大一些。 生2:二是用转化法,把三角形中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生3:三是折一折,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折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师:孩子们,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到底是多少度呢? 生:180度。 五、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2、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六、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