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精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精选1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含PPT课件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精选2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贝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3-5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响罐,感受他们声音的不同。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易拉罐、纸、沙、木珠、米等。 活动过程 1.响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时像下大雨的声音,有时像下小雨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些响罐里装的是什么? 2.摇一摇,听一听不同的物体在易拉罐里发出的声音。 分别将纸放进易拉罐、沙放进易拉罐、木珠放进易拉罐、大米放进易拉罐,让幼儿辨析声音。 3.教室里海藏着许多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请你把这些物品找出来吧! 4.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小建议 1.请用响罐为好听的乐曲加上优美的伴奏。 2.关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尝试模仿各种声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精选3教材分析: 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防火能力。因此,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能力,对保护幼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无法进行这种危险的体验。所以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突破说的模式,设计了这一活动。 幼儿分析: 孩子们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同时幼儿园每年也都会举行消防演习,孩子们了解了一些火灾自救方法。但孩子们缺乏实在能力,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 2、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困难的勇敢精神,能够保护自身安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火的用途等经验。 物质准备:火焰娃娃头饰、PPT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重点: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 难点: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图卡,请幼儿观察。 1、提问:这是什么字?"火"首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其次让幼儿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笔顺。那么火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并出示图片: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乱拉乱接电线等) 2、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请个别幼儿回答) (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懂得发生火灾要沉着冷静,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①教师讲述"婷婷火场自救"小故事。 ②提问:婷婷是怎样自救的?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小结: ①遇到火灾不要慌张、不要害怕,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姓名。 ②家中起火,不要惊慌,迅速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②穿过浓烟逃生时,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④如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⑤如果室外着火,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用浸湿的物品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⑦若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 三、防火自救游戏: 小朋友站成一圈,选几位小朋友头戴福娃欢欢的火焰头饰沿着圈外走,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朗诵防火儿歌,当儿歌停止后,戴头饰的小朋友迅速抱住圈上任意一位小朋友,表示他们的衣服着火啦。"着火"的小朋友迅速想办法自救,如就地打滚,脱掉外衣或假装用水淋湿身体。做完后摘下头饰,走到圈外,游戏从头在做。游戏可重复进行。 防火儿歌小朋友,不玩火,莫让大家吃苦果;是电器,都有电,手湿不要动电线;不玩火,不动电,自我保护是关键;发生火灾不乱走,及时拨打"119"。 心不慌,意不乱,镇定冷静快疏散。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伏地。 逃生术,要记清,孩子家长都放心。 四、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了解简单的扑救、求救及自救的方法,知道用火时要小心,不能随便玩火。 延伸活动: 防火自救游戏应用与户外活动中。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是相当高的,表现在能积极大胆的发言,连一些平时比较胆小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其中,因此,孩子们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以及了解了一些防火知识,遇到火灾该怎么办。逃生演习使孩子们的感官上有了更近一步的刺激,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并培养了孩子的应变能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