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
范文 |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 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答案: ①担心②等到③才④吟咏 2.D 3.C 4.韦编三绝 答案: 1.D 2.①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②只是致力 3.勤学苦练、专心致志 4.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