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健康教育教案 |
范文 | 实用的健康教育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健康教育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健康教育教案 篇1一、活动目标: 1、了解萝卜的种类,会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知道萝卜有丰富的营养。 2、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3、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对胡萝卜的了解,幼儿乐于探索,能够大胆表达并产生爱胡萝卜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图片) 2、胡萝卜的食谱照片 3、教师扮演(兔子的手偶) 4、萝卜头饰(三个) 5、真实的胡萝卜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小游戏《箩卜蹲》三人一组,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有白萝卜,绿萝卜,胡萝卜,自己选择自己的角色。 游戏玩法:例如: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玩绿萝卜蹲。绿萝卜蹲绿萝卜蹲,绿萝卜蹲完胡萝卜蹲。(玩游戏的小朋友每人带一个胡萝卜的头饰) 2、活动过程 (1)、介绍罗卜的种类(出示PPT图片) 师:我们刚才说了几种罗卜呀?老师这里有一个萝卜园,咱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好不好! 师:咦,这里有好多的罗卜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胡萝卜最多) 师:(画面上有一只兔子耳朵)这会是谁种的胡萝卜呢?我们来猜一猜? (2)、小兔子的扮演者出场 兔子:我非常爱吃胡萝卜,因为它可以让我的眼睛变得很漂亮,而且更明亮呢!。 (3)、出示真实的胡萝卜 师:看!我这里有一个真的胡萝卜,它是什么颜色的呀? 师:你们想用这个胡萝卜做什么好吃的呢?(出示PPT食谱图片) 师:(专门挑不爱吃胡萝卜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找食堂阿姨,让他们给我们做我们爱吃的饭菜吧!(有胡萝卜有关的饭) 3、结束部分: (1)欣赏儿歌《不挑食》 小乌龟爱挑食,一粒大米吃三次,脖子细细,尾巴细细,耷拉着脑袋没力气。 小老鼠爱挑食,只吃花生巧克力,脖子细细,尾巴细细,焉头耷脑没力气。 小熊一点不挑食,米饭、青菜、肉和鱼,大口大口吃下去,脸蛋红红笑嘻嘻! (2)欣赏动画片《不挑食》。幼儿跟着学唱并结束。 健康教育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爱美观。 2、让学生知道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个阶段的种种问题。 教学重难点: 知道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个阶段的种种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知道什么才是美吗? 2、揭题:爱美与健康 二:读课文 1、自读课文 思考:热怎样才是美? 2、齐读课文,回答 (1)学生回答 (2)读重点段 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相互讨论、交流 (2)指名回答 4、思考课后练习,进一步提高真正美的认识。 三、总结课文 四、作业练习 1、什么是真正的美? 2、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爱美与健康 美:形体美风度美仪表美心灵美 健康教育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喜欢刷牙。 2.教育幼儿少吃甜食,注意个人卫生,保护牙齿。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喜欢刷牙。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稳定幼儿情绪,谈话引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看图片,听故事。 2.提问:"故事中的花花为什么一直捂着脸哭呢?他的牙怎么了? 3.小结:蛀牙及其原因。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刷牙方法。 5.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6.大家一起来刷牙。 三.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幼儿能参与活动兴趣很重要,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准备了许多教具来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有可尝、可看、可动手的教具,孩子们在课堂中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来听课的老师们评价不错。 健康教育教案 篇4活动名称:漂亮的拖鞋 活动领域:艺术 班级:大二班 执教人:张在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参与制作拖鞋活动,并感受制作成功的喜悦。 2、学习用剪、粘、画等多种方法设计鞋面、鞋底,并能将鞋面和鞋底合理粘合成拖鞋。 3、在掌握左右对称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装饰拖鞋。 活动准备: 1、彩色卡纸、彩纸、剪刀人手一把、彩色粘贴、废旧图案卡片、胶棒、双面胶、KT板一块、大头针若干。 2、各式拖鞋的幻灯片。 3、 教师自制拖鞋一双、示范用的鞋底、鞋面各一件。 4、 油画棒、水彩笔。 5、轻音乐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方法、材料,对称着制作拖鞋。 活动难点: 拖鞋鞋面与鞋底的粘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们回到家要怎样保护小脚? 二、展开: (一)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拖鞋图片,除了这些拖鞋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拖鞋? 2、你想不想自己制作拖鞋? (二)引导幼儿制作拖鞋 1、出示自制拖鞋,请幼儿观察、讨论: 每双拖鞋有几只?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每只拖鞋由哪几部分组成? 2、思考并示范鞋底、鞋面的制作方法: (1)鞋底:先画出鞋底,再用剪刀沿线的边缘剪下,剪刀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剪刀尖部不朝向自己和别人,用完立刻物归原处。 (2)鞋面:将鞋面用画、粘的方法装饰,并将鞋面边缘和鞋底边缘用胶棒、双面胶粘合。 3、幼儿选择材料制作拖鞋,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需要帮助的幼儿以帮助。 (三)将幼儿作品订到展板上,幼儿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延伸活动: 回到家中为家人制作拖鞋。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教学目标完成较好,整节课非常流畅,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被激发起来,如果在示范制作步骤时由老师亲自示范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健康教育教案 篇5一、培训目的: 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守儿童。 2.为了给孩子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照顾、教育与鼓励,使孩子们能够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并且弥补有的孩子因为内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对子,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在每一天都对他们进行照顾。 3.通过对代理家长的培训,使代理家长在工作中能系统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健康成长。 4.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受训人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 培训方式:集体培训 培训对象:志愿参加“大手拉小手”活动,并愿与留守儿童结对的老师、其他家长等。 培训地点:庾岭初级中学会议室 培训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或雇佣“保姆”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亲戚、“保姆”都是本着不同的目的来看管孩子。能像自己的亲身父母吗?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主动上缺乏约束。然而导至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二、活动准备 1、了解身边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2、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爱的奉献》多媒体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留守儿童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现 父母外出把子女交给了年长的爷爷奶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发展趋势。诚然,这样可以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一些学生因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变得越来越懂事,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勤奋拼搏,争取走进高级学府的大门来改变其生活轨迹。但不可否认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造成的很多教育缺陷更加重了学校尤其是班主任的责任。 (二)了解留守儿童 首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1) 缺乏父母亲情之爱。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有效监管。 2、学校教育不到位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过分地追求“升学率”,老师与班主任对学生更注重“优生”、“尖子生”,而忽视了这些在情感上缺失的弱势群体的问题学生。普通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更是微弱,而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全方位交叉式的作用力合成的结果,这样就显得学校教育苍白无力。 3、自身原因 (1)自我控制能力差。(2)身心发展不协调。 4、社会不良现象影响。 健康教育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等意外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花露水一瓶,《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二、观察鼻子的外形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再用镜子照照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请幼儿思考:你有没有鼻子失灵的情况,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呼吸不顺畅、吃饭时闻不到饭菜的香味……) 四、通过欣赏故事课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演示故事课件《翘鼻子噜噜》。 2、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到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了什么? 3、师:鼻子是人体的器官,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噜噜的做法多危险呀,我们可千万不能像噜噜那样。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激发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 五、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1、请幼儿联系实际进行表述: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情境演示。 2、一起选出正确合理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绝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见别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乱,首先坐下来,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然后请大人帮助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如果大人解决不了,都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帮忙。 六、学做鼻子保健操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 七、户外体验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用鼻子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附:故事: 翘鼻子噜噜小猪噜噜有个翘翘的大鼻子,鼻子上有两个圆圆的鼻孔。噜噜有个坏毛病,经常挖鼻孔,有时还挖出血来。猪妈妈告诉它,这样做很不好,不仅会弄破鼻子,自己也会不舒服的。 一天,噜噜在家玩,觉得没意思。咦,小豆子,纽扣,还有糖纸团,都是圆圆的,和我鼻子一样,让它们到我的鼻子里玩玩吧!小猪噜噜把它们都塞进了自己的两个圆圆的鼻孔里…不好!噜噜开始有点难受了,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了。它想赶快把这些小东西请出来,可是手越掏,这些东西越往里钻,鼻子有点出血了,噜噜的脸开始发白……它急了,大叫:"妈妈快来呀!"妈妈赶紧带噜噜到了动物医院、熊医生用镊子取出了噜噜鼻子里的纽扣、糖纸团和涨大的小豆子。熊医生说:"这样太危险了!"从此,噜噜再也不敢把小东西塞进鼻孔里去了。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及性状。 2、掌握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 3、掌握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4、了解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用法、规格、制剂和用量。 5、理解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6、熟悉抗生素的种类、分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 1、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及性状 2、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相互作用。抗生素的种类、分类和作用机制。 3.常用抗微生物药的使用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2、药物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6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抗微生物药物 包括化学治疗药(凡能有选择性的作用于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发挥抑制和杀灭病原体而对机体毒性较小的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消毒防腐药。 抗生素曾名抗菌素,是由某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在生命繁殖过程产生的,能以低微浓度选择性地抑杀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有的可以化学合成,或将提取的抗生素经分子结构改造后制成各种半合成抗生素。 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1、选择性高 2、不易产生抗药性 3、毒付作用小 4、优良的药动学特性 5、性状稳定 6、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三、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类为: 1、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 2、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类、庆大霉素等; 3、四环素类,如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4、氯霉素类,如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4、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 四、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1、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菌细胞壁有维持细菌的形状、保护细菌不受周围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和机械损伤的作用。青霉素类可以阻碍它的合成,影响细菌的生长。 2、改变细胞的通透性细胞膜是渗透压的屏障受到损伤后使细菌的主要成分流出,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死亡。 3、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如氯lv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4、改变细菌的核酸代谢 病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一、抗药性 1、天然抗药性 2、获得性抗药性 抗药性可以通过染色体或质粒而传给子代。 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一)病菌产生灭活酶 1、水解酶 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酶 2、钝化酶 灭活氨基甙类 (二)病菌改变膜的通透性以增强膜屏障作用 病菌细胞膜中的微孔蛋白发生改变,使四环素、氨基甙类不易透过细胞膜。 (三)菌体内与药物结合的靶位的改变以降低病菌与抗菌药物的结合力 敏感菌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种类增多,使敏感菌与青霉素类药物结合能力下降。 敏感菌核蛋白体30S上面的链霉素受体P10的蛋白质发生改变,使敏感菌与链霉素结合力下降。 (四)病菌形成代谢拮抗剂与药物争夺靶酶。 金葡菌形成较多的对氨基苯甲酸,与磺胺类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磺胺药作用下降。 五、常用的抗生素 1、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抗生素 ㈠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主要有青霉素F、G、X、K和双氢F五种。尤其是青霉素G,性质,较稳定,作用最强,产量较高,故在临床上使用最广。由于天然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半合成青霉素,如氨卞西林、阿莫西林、海他西林等。这些半合成的青霉素有耐酸、耐酶的特点,并且可延长青霉素在动物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克服了天然青霉素的缺点。青霉素属杀菌性抗生素,其杀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繁殖期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故称繁殖期杀菌剂。本品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因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的60%以上的成分是粘肽。 青霉素纳(青霉素G钠) 由青霉菌等的培养基中分离而得。是青霉素G(一种不稳定的有机酸)与金属钠离子结合而成的盐。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与水,有吸湿性,性质较稳定,耐热性也强。但配成水溶液后即不稳定,耐热性也降低,在室温下抗菌活性易于消失。因此,其水溶液应现用现配。 【作用与应用】 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 性菌、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种疾患,如炭疽、气肿疽、恶性水肿、放线菌病、坏死杆菌病、牛肾盂肾炎、钩端螺旋体病及乳腺炎、子宫炎、肺炎、败血症等。青霉素对细菌产生的毒素无效,故治疗破伤风时宜与破伤风抗毒素合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阿司匹林、磺胺药对青霉素的排泄有阻滞作用,合用可升高青素类的血药浓度,也可能增加毒性。 (2)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等抑菌剂对青霉素的杀菌活性有干扰作用,不宜合用。 (3)重金属离子(尤其是铜、锌、汞)、醇类、酸、碘、氧化剂、还原剂、及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环素注射液都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属禁忌配伍。 (4)胺类与青霉素G可形成不溶性盐,使吸收发生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可利用以延缓青霉素的吸收,如普鲁卡因青霉素。 (5)青霉素G钠溶液与某些药物溶液(两性霉素、头孢噻吩、盐酸氯丙嗪、盐酸林可霉素、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不宜混合,因可产生混浊、絮状物或沉淀。 【不良反应】 青霉素安全范围广,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过敏反应,局部表现为注射部位水肿、疼痛,全身表现为荨麻疹、皮疹、虚脱。也可诱导胃肠道的两重感染。 【最高残留限量】残留标准物:卞青霉素 肌肉、脂肪、肝、肾50μg/kg奶4μg/kg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1万~2万单位用2~3日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青霉素钠(1)0.24g(40万单位)(2)0.48g(80万单位) (3)0.6g(100万单位)(4)0.96g(160万单位) 注射用青霉素钾(1)0.25g(40万单位)(4)1.0g(160万单位) (5)2.5g(400万单位) 健康教育教案 篇8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近视,从小懂得爱护眼睛,一年级(下)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对爱护眼睛的认识,知道眼睛的重要作用--学习、工作、生活都需要。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猜谜语游戏 ①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②两颗萄萄黑又亮,长在人身上,白天开窑四处望,黑夜要关窗。 (打--人的身体部分) (二)授新课 1、出示挂图:眼睛 2、板书课题:眼睛的功能 3、观察眼睛,说说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4、故事讲述睫毛、眼睑、瞳孔的作用 5、画一画瞳孔在强弱光下的变化情况 (三)讨论:为什么说眼睛很重要? 1、课件:司机开车,科学家做实验,看电视、做游戏,侦察兵侦察敌情等,都离不开眼睛。 2、大家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接着问学生,妈妈好不好,随着学生后,老师小结:妈妈确实好,衣服旧了换新的,鞋子破了买新的,玩具坏了买新的,但是,眼睛坏了妈妈再好也买不到。 3、看一看:眼睛像不像照相机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 4、小结:眼睛是我们身体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学习,研究科学,解放军叔叔保卫祖国,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眼睛,因此,眼睛很重要。 第二课时 (一)、怎样爱护眼睛 1、导言: (1)|…首先要注重眼睛本身的清洁,平时不要用手,尤其是不干净的手去擦眼睛,洗脸用的毛巾、脸盆要专人专用,防止病菌的交叉感染。眼睛有毛病,要告诉家长,赶快找医生治疗。 (2)提问:谁知道眼睛容易生什么病吗? 学生说出各种现象:如眼睛红了发炎;看不清东西;戴眼镜等。 (3)根据学生讲的现象,老师讲常见的眼病,有沙眼、近视等。 2、预防近视 提问:近视有什么害处?指一名有近视的同学说一说,针对某些学生的实际及接触到成年人的近视现象进行讨论,体会近视对学习、工作、生活、运动各方面的不利。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教师边讲近视眼的形成,边引导学生讨论保护眼睛方法) 讨论:(四人一组)有哪些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每天做眼保健操的好处。 眼保健操的好处:通过按摩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和皮肤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迅速排除眼内调节活动和代谢产物,消除眼睛疲劳。坚持做眼保健操不仅对正常的眼睛有预防近视的作用,而且对已经近视的眼睛有控制近视的加深,逐步恢复正常视力的作用。因此,平时要注意正确的坐姿,要做到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眼睛看书一尺,光线不好不看书,走在路上不看书,坐在车上不看书,躺着不看书,看电视时间不宜太长。每学期进行检查视力,了解自己的视力是不是正常。 3、预防沙眼 投影示:让学生讨论:谁做得对?为什么不能用手擦眼睛? 沙眼是一种传染病,它是由不讲卫生造成的,沙眼严重导致眼睛失明。 (分四人小组讨论:我们怎样预防沙眼?) (二)、读儿歌: 一双眼睛一对宝, 学习生活离不了。 预防眼病讲卫生, 自我保护更重要。 小结: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擦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擦脸、毛巾、手帕要清洁。 (三)、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四)、巩固课文内容: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眼睛? 健康教育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者果仁,知道果仁对大脑的发育特别有益。 2、学习吃硬壳食物的方法,能够注意环境卫生。 3、积极参见用果壳制作工艺品的活动。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 积极参见用果壳制作工艺品的活动。 活动准备 1、准备硬壳类的食物,如,核桃、板栗、松子、瓜子、花生、杏仁等。 2、提供一些食物的轮廓图片(详见幼儿用书) 3、幼儿用书:《硬硬的壳,香香的肉》 活动过程: (一)师幼玩"猜谜"游戏,了解硬壳类食物的名称。 1、猜谜活动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2)有个黑宝宝,从来不开口,要是一开口,没准掉舌头。(西瓜子) (3)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的一床疙瘩被。(核桃) 2、启发幼儿猜出谜语的谜底,并出示相应的实物。 (二)学习吃硬壳类食物,注意环境卫生。 1、共同品尝食物,在品尝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牙齿的功能。 2、启发说说吃这些食物的方法,如用手剥开、用牙齿嗑开等办法,并请进食方法正确的幼儿给大家示范,同时在环境整洁方面提出要求。 3、说出这些食物的共同特点,知道它们都是植物果实、都有硬硬的壳、香香的肉。并说说还有哪些食物也有硬硬的壳、香香的肉。(如葵花子、南瓜子、开心果、小胡桃等。)4。讨论:你喜欢吃这些硬壳类的食物吗?为什么?(经常吃这些食物能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 (三)用硬果类食物的果壳装饰实物艺术品。 1、观看果壳拼贴操作图,引起制作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提供的轮廓图上面用瓜子壳、花生壳、松子壳等进行装饰,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果壳食品的外形,能根据壳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图案轮廓进行装饰。 3、一起欣赏制作完成的工艺品,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有关的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教学反思: 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中,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我说谜面,让幼儿猜谜底。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幼儿猜出的谜底出示相应的实物,在猜西瓜子的时候,有的孩子都猜错了,但是我没有马上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引导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分析,再次说谜面,再猜谜底。给了幼儿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环节用时有点多,在以后的活动中不仅要把时间留给孩子,还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 健康教育教案 篇10内容: 健康教育活动《我会配餐》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学习简单的、合理的配餐方法,健康教育活动《我会配餐》。 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事先请家长协助幼儿了解有关食谱的简单常识,并用图画等形式记录一顿晚餐的食谱。 2、材料准备: (1)制作一套相关的课件。 (2)米、水果、蔬菜、肉、鱼、蛋等食物的替代物若干。 (3)食物标志图4张。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口吻引入活动。 二、观看课件,帮助幼儿了解正确的饮食结构。 1、引导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分析两位小朋友偏胖、偏瘦的原因。 2、根据课件提示引导幼儿为两位小朋友选择合理的食物,幼儿教案《健康教育活动《我会配餐》》。 三、通过交流讨论、课件分析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人体对食物的需求。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记录的一份晚餐食谱,并借助投影仪帮助幼儿分析食谱中各种食物的不同类型与需要量。 2、教师结合课件中“食物金字塔”,引导幼儿了解人体每天需要的各种食物,并渗透不挑食、不偏食的教育。 3、幼儿根据相应的原则修改自己的食谱。 四、幼儿学习配餐: (一)教师介绍所提供的材料并提出配餐要求。 (二)幼儿尝试配餐: 教师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参照“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及修改后的食谱调查图表,自配一份晚餐。 (三)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析食谱: 1、教师组织幼儿集中交流自己搭配的食谱。 2、教师借助投影仪引导幼儿分析几份有代表性的食谱。 3、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