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试题 |
范文 | 初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牟( )取 棘( )手 缄( )默 窥( )探 雾霭( ) 媲( )美 挑衅( ) 和煦( )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胸有成竹 莫衷一是 众目睽睽 B.目空一切 相辅相存 相形见拙 C. 神秘莫测 沧海桑田 鼠目寸光 D.沾沾自喜 美味佳肴 不容置疑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 ( ) ②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 ) ③塔里木河全长1321千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 ) ④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 ) 4.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还有那摇荡的水草 ②游人从桥上望去 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④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②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旅鼠之谜》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节选自_______________ ②《大雁归来》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20分)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王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苗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②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6.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4分)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 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7.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3分) 8.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l0.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井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20分) 大自然的礼赞 刘 墉 ①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都一一存在。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为他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角色平凡,这也仍然令人忍耐下去,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的幻影的疲劳,我们都有一点补偿了,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一种慰藉了,因为剧场总是好的,一切靠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却比较悠久些。 ②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崇高的。观众,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③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平心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④有谁感到没有归宿的么?到大自然里去。 ⑤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的能力,大自然这地主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却只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蜿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度以内,她却又鼓舞着人们,促成人们,务必把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发挥。大自然有种种规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人们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白地说出来的,但是一个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⑥大自然的娇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然不必事先告诉。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高尔基,达尔文,这都是在大自然的爱护之下而完成了自己的。 ⑦大自然往往给她的骄儿一种伟大课题,以课题为重,大自然便不惜给她的骄儿以种种的或甘或苦的经历,几乎不能胜任。她不溺爱,可是她对于她的子孙并不平等。 ⑧愚妄的人们,对她是可以怨尤的,存在而她不管,呈现给愚妄的人们的,就是驳杂,混乱,她不求愚妄的人们的了解,也因为他们不能了解。 ⑨大自然在天才们的眼前,却是和悦的,她那条理和秩序,完全启示于天才。 ⑩天才没有不了解大自然的,大自然对天才,也永不会不爱护。 ○11大自然,有情感。她不盲目,也不麻木。她不是没有智慧,她的智慧乃溶化于情感,意志之中,情感最可靠。大自然是有情感的一如她所爱护的天才。 ○12她不但有情感,而且喜欢表现出来,你就看浓绿如油的春水吧.这是她的情感的表现,高空淡远的秋云呢,也是她情感的表现。她处处在流露,她处处似乎情不自禁。 ○13大自然是感官的,是色相的。她不忘掉美、丑的出现,只是在人们对于美的破坏之际。她要点缀一切。她要种种色调,而且那色调要纯粹,要单一,你瞧吧,雪.红叶,云,秋霁的山岚,夏木的浓荫,…… ○14大自然就是艺术家。音乐和绘画,她天天在创造,人间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的艺术的副本。在人们忘掉,或者忽视了欠自然的艺术的时候,往往是人间艺术堕落的时候,一旦携手,那才可以抬头。艺术家必有意志,大自然的意志就表现在她创造的艺术品的意志里,大自然的意志是生,所以所有大自然的艺术,是生的表现的艺术。和这不相连的,只有人间的天才。 ○15大自然,天才,艺术,是宇宙间最永恒的,最伟大的,最庄严的,然而这一切源于大自然,因作大自然礼赞。 11.文章开头说“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这“东西”从文中看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①自然段提到了“观众”“戏曲”。“观众”是指什么,“戏曲”又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切靠不住”,剧场却“靠得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平心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这句话该如何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大自然“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她“只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试结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社会实际,举出一两个例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认为大自然是富有情感的,而且喜欢表现出来,试从文中找出作者的依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观全文,文章主旨是礼赞大自然,“礼赞”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礼赞”大自然?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实践(40分) 17.落榜生遗憾自己未能认真学习,老年人遗憾未能赶上好日子,没钱的人遗憾自己没有丰厚的物质享受……人生就是一部遗憾的大书,遗憾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你。 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可以编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议论,只要围绕话题行文即可。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500字以上。 (千字格稿纸)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