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
范文 |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野外迷了路,我们怎么依靠自己知道的知识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小诗,就藏着许多秘诀,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认读生字:盏做量词时候,说的就是单个的灯火。我有一颗中国心。(忠)稠找个同义词,密,合起来就是稠密;反义词就是稀疏。 3、出示指南针图片,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4、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写字: 针和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周的撇在竖中线上。忠和盏,盏上半部分和谁接近(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组词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这节说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的“指南针”。 2.学习课文第2~5节。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默读第二节课文,找出文中介绍“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辨别方向”的重点词语,并画下来。(板书:时候位置指什么方向) (3)回答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4)读一读第一节诗,并试着背诵下来。 (5)小结第二节的学习步骤,按照这个步骤学习第三、四、五小节。 各节重点:第三节中理解“指路灯”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把北极星比做指路灯。第四节中明白“大树”是怎样帮忙的。第五节中理解为什么北方的`雪化得快。 (6)分节背诵后连起来背诵。 3.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朗读这一节,比较找出与第一节的异同。 (2)回答:怎样才能找到天然指南针。 (3)背诵第一、六两节。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四、背诵全文,教师小结。 讨论:你还知道别的“指南针”吗? 到了秋季,苹果红的一面是南面。岩石上的苔藓,布满苔藓的一面是北侧,苔藓稀少的一侧是南面。竹身颜色较为青绿的一面,是南方,较为青黄的一面,是北方,在无风的状态下,竹子的尖端通常是倒向南方的。树桩,年轮宽免是南方。蚂蚁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用铁丝摩擦后当指南针。我国在地球的北半球,中午太阳在南边,树影指向北方。如果迷路时是早晨或傍晚,可以按“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大雁成群结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的指南针,秋天来了,他往(),春天来了,它往()。庙宇是固定的指南针,庙宇大门朝南。向日葵喜欢太阳,早,东;中,南;傍,西。房屋,一般门朝南开。 五、找一找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并仿照课文中的一个小节写一写。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单元围绕自然景象和自然知识展开,本节课通过一首小诗介绍了大自然中的四种天然指南针,诗歌富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四种指南针的作用。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读课文,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分小节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二年级学生有着好奇心、表现欲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天然指南针的用途,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设疑导入】 一、回顾生字: 1.词语对对碰(反义词) 2.词语猜猜看(根据词意连线) 3.词语拉拉手(量词搭配) 二、回顾课文:齐读第一小节 师:(看来同学们对本课的字词掌握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小节。)我们知道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能在我们迷路的时候帮我辨别方向,课文分别讲了太阳、北极星、大树和积雪。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一、自由朗读2-5小节,想想大自然的指南针是怎么帮我们辨别方向的?把你们小组最喜欢的一节诗多读几遍。 二、小组汇报,老师指导。 1.太阳:读完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呢? 我国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阳在正午时在南方,树影指向北方。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影子指向哪里?早上和傍晚呢? 2.北斗星:“有七颗星星,连在一起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ppt配图文介绍) 3.大树:你知道大树枝叶是怎么帮我们辨别方向吗? 现场试着判断 4.积雪:雪化得快的那面师南还是北?为什么?(出示图片讨论) 从南方射过来的阳光照射到沟渠的北面,北面接受的阳光比较多,南面正好背对着太阳,所以北面化得快。 三、小结:完成思维导图 师:通过大家的朗读和介绍,我们了解了课文中四种天然指南针是怎么帮我们辨别方向的,下面让我们用思维导图来简单,清晰地记录本节课讲到的指南针家族的成员们吧。 1.小组合作填表 2.小组展示 师:一份简单的思维导图里,纪录了四位天然指南针家族的成员。这些指南针朋友最喜欢诗一般的语言,所以本节课是通过一首小诗来介绍他们的,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美美地介绍它们,牢牢地记住它们。 【课文延伸,拓展学习】 一、说说大自然其他天然指南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指南针吗? 二、自读学习资料 1.默读老师准备的学习资料,用笔勾画标记。 2.小组说说你对哪种指南针感兴趣,把它的资料填进指南针家族中。 三、扩写课文 天然指南针们都喜欢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也仿照课文来介绍一下它们吧。 四、畅谈收获 思考工具“PMIQ”回顾学习(P—学习收获;M—不足之;I—兴趣之处;Q—存疑之处)根据以上四点学生畅谈收获。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 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⑴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⑵左右结构的字。(稠、针) ⑶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 ⑷口头填空:一()灯。 3、指导书写: 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⑵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