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范文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解释与运用,由以往第一学段的图画情境应用题的数模学习过渡到现在第二学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知识的基础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难点: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数量关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关键: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与形成“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切身体会每个物体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

4、教学准备: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借助下面的教具帮助教学: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皮尺、秒表。

二、说教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用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电教法、尝试教学法、反馈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并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说学法:

因为“速度”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故而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探索、分析、思考、交流的过程,逐步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建立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的练习和教师补充的习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标准》所提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把下列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列各角。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旧知的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得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角。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soft/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135°75°

演示并指导学生折角。

2、利用手中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用半圆仪、三角板)

【学会灵活运用特殊角画角,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画 角

1、用量角器画角:

重合、找点、连线。

直接画 30、45、60、90度

2、用三角板画角: 加一加 75、105、120、135、150度

减一减 15度等

合理选择画角方法。

如果您觉得好的话,请告诉您身边的朋友,您的支持才是我们的动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他是曲线图形的开始,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园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画圆。

三、说教学设计

1、情景中创造圆

课的开始,创设情景:“正确答案离小胖右脚3米处”以右脚为点,3米长的范围上去寻找,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并在不完整的交流中,引出各个点,逐步形成圆。

2、比较中初步圆

出示已认识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直线图形,让学生去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慢慢地引出圆是由一条围成的平面图形。

3、紧紧扣住圆的特征

通过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的中心点到各个顶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去寻找相等距离的条数,慢慢演变成,圆的中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处处相等,并且有无数条这一圆的本质特征,引用墨子的一中同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中同长是圆的本质特征,这一教学重点。

4、画圆中感受圆

让学生尝试画圆,处处感受画圆的困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感受到画圆的步骤,定点,定长,绕一圈,正确掌握圆的画法。

5、解释生活中的圆

汽车轮胎为什么设计成圆的?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圆的一中同长本质特征

6、回归情景问题,延伸突破圆

回归情景问题,并出示篮球与圆,让学生比较认识到圆是平面图形,而篮球是立体图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中同长,从而完整正确答案在以右脚为圆心,3米长为半径的球体上,圆的认识又有以重大突破。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4

简析教材 :

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将亿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读写大数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本册教材在调整教材编排的同时,提供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一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最重要的一点,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本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本单元第2课时,是对万以内数读法的扩展,是学习亿以内写法的前提,更是将数的读、写知识扩充到亿级的基础。本课时的知识将为后面学习提供直接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方法将为后面学习提供迁移类推的思路。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的联系与区别,并迁移类推掌握万级数的读法,再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等过程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注意万以内数中0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当播音员播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从中感受数太大,不易读出、读准,设置悬念。

2、学习读数: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此环节分两层进行教学。

(1)学习读整万数。教授时在数位顺序表下将数1925、407、460变成19250000、4070000、4600000,试读后让学生说一说与原来的数相比①现在的数有何变化?②在读法上有何不同? 通过对比观察从而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突破万级数该如何读这一教学关键。再提出:怎样读者几个数又快又准。让学生自然地想到先分级再读数比较方便,并巩固练习了读整万数,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习读含有两级的数。①先试读不含零的数, 学生独立或在同伴互助的情况下读出这一组数,使学生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②再让学生试读85003000、85000300,读后思考:①数位上出现 0又该怎么读?通过学生结合读书的体会,探讨这个问题,掌握0在什么位置上要读,在什么位置上不读。

在教学这两个环节时,对教材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适当补充,并分层教学目的就是要突破两点① 万级数如何读②分清大数中的0 哪些该读,哪些不读。学生掌握了这两点,也就学会了读亿以内的数。万级数如何读,通过读整万数、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来实现,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万级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接着通过让学生试读两级数、争辩。划一划、思考并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活动,使学生探究得出在读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上的0要读,并且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探索新旧知识联系,找到知识生长点,运用知识正迁移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究、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3、反馈巩固:第5页 做一做 :先观察数的特点再读。

三、思维拓展

用8、5、3、0、0、0、0、0按要求组数,通过组数将本节课推向**,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数位上有0该如何读?

四、全堂总结

运用歌谣帮助理解记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探索平行公理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

(1)通过对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主动参与意识。

(3)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教材分析: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知识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同时,本节课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设置“观察”、“讨论”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勤思考、多交流,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教法学法:

1、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情景,鼓励学生动手做,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探: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模型,动手画图与合作讨论,共同探索出平行公理及推论。同时,通过设置拓广探索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3、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紧一点,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使学生的兴趣高一点,自信心强一点”,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乐于探索,乐于创新。

4、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方法,同时,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教学,向学生初步渗透反证思想,让学生尝试“说点儿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感受一组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平行线(板书课题)

(意图:通过熟悉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无处不在,也为后面的探究活动作好了情感准备。)

二、合作交流

1、建立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模型,并思考问题:在木条转动的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意图:利用这个模型引入,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同时,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2、平行线的概念。

(1)学生讨论得到: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parallel),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2)平行线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例子吗?

(3)动手画一画,分小组讨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4)动画演示空间图形:这样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那么它们平行吗?

3、平行线的画法。

(1)过直线AB外一点P,你能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吗?能画出几条?

(2)动画演示平行线的画法。

(3)练习:过点P画直线MN的平行线。

4、平行公理。

(1)讨论:在前面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平行?如图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2)类比前面我们学过的“垂线的性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归纳平行公理。

5、平行公理的推论。

(1)讨论:过点B、C分别画直线a的平行线b和c,那么b和c平行吗?由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2)归纳平行公理的推论。

(3)平行公理推论的说理。

三、反馈练习

1、巩固练习。

判断正误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

(3)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必把这个平面分为四部分。( )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平行线的概念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落实基础知识。)

2、综合运用:P13、练习。

说明:(1)学生画图、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巡回指导、集体讲评、示范。

(意图:这组练习是“基础练习”与“复习巩固”的综合。让学生通过画图进一步巩固平行线的画法及平行公理,使学生能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落实新知

3、拓广探索。

小红的妈妈是舞蹈教师,有一次快到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编排一个舞蹈,规定排成三行,然后变换各种队形。小红一听,高兴地对妈妈说:“这是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让我来替您参谋参谋。”小红利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了四种队形。小红的妈妈一看,果然好办法,队形变化多端。

你知道小红是怎样设计的吗?

说明: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在全班交流,然后教师利用动画展示。

(意图:通过拓广探索,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学生设计不同的队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说明:学生分组小结,各组代表发言交流体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赞扬。

(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1、让学生利用平行线设计一些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平行线的美学价值。

2、让学生利用相交线和平行线画出自己家住房的平面图,自己设计一个户型,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板书设计:

5.2.1 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练习书P13

2、平行线的画法

3、平行公理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温度》,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读写温度,难点是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负数

课的一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让学生在纸条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北京和哈尔滨的温度。记录完成后,我让学生找出最简单明了的表示方法,从而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有趣的记数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这一环节,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从实践活动中,认识负数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观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并通过合作交流回答:1、温度计的用途?2、它由几部分组成?3、温度计上的刻度怎样排列?通过实物与投影结合来加强直观性,通过汇报结果突出教学的关键点。

(2)、实践活动: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温水和冰水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并请学生来读出度数,同时让学生用双手体会两杯水温度的差异,体验温度的高低与读数的大小的关系。

(3)、画图活动:让学生在温度计图片上画出北京和哈尔滨的刻度,并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理解温度的高低。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温度的表示方法的认识,同时深化了温度的读写,也充分体了温度的差异与读出度数的差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强化了教学的关键点。

三、回到生活中,理解负数

“生活中除了气温,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负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马上会联系生活说出见到的负数。通过交流,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开阔了视野,对负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四、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

为巩固知识,发展技能,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 基础练习,反馈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综合练习,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延伸练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这三个练习设计主要体现层次性,实用性,生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提问:“同学们对负数还有什么疑问吗?你们还想知道有关负数的什么知识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课的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点燃智慧的火花。

我的说课完毕,请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1.首先,我来说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

2.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本节课内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对原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用选拔配音员的情景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把枯燥的计算学的兴趣盎然!。

3.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而且,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学生在试商方法的掌握会上存在一些困难.

4.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确定商的一般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5.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和正确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商的位置的确定。

6.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此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小棒和方格纸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来说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上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以下三点

(一)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此外,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本环节,我首先要对学生说:同学

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请看(播放)。 播放动画片的同时,我会说:怎么没有声音呢?你们能给这个动画片配音吗?那老师就要进行一个小小的面试,看哪些同学能当上这个动画片的配音员。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起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这时,我再出示条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良好习惯。这时,学生的学习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本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层次。

1、.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点研讨、反馈练习来体会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义,把探索的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这时,我要对学生说:为了尽快选出动画片的配音员,这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达到目的?当学生说出是第一个问题时,我就让每位学生自己解答“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的问题,并且提示学生:可以联系旧知、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我发现学生能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我要及时给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之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之后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改变自己认知上的单一性。这时,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告诉学生,本题的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表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笔算除法,并且板书课题。接着,我放手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本题中来。学生列竖式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掌握学生的竖式写法和学生知

识迁移的水平。我发现学生能正确列示时,就及时给予鼓励,并请他将自己的算式进行板书。接着,我引导学生重点研讨: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商不为0时,余数怎么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在集体研讨时,将竖式与学生的口算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3必须写在各位上的道理。这时,我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在订正时重点检查商的位置。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就更加彻底了。

2.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本层次的教学中,我首先要对学生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和决心。

这个层次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重点研讨、算式对比、回归生活来达到教学目的。我会对学生说:如果要求当配音员的同学增加到了140人,每天还只是面试30人,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呢?你能列出竖式来计算一下吗?这样设计,是放手让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进行迁移。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对于书写正确的学生,我首先要给予鼓励,并让他板书自己的算式。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讨:说说自己是如何试商的?并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我还要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这样设计,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位置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利用直观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两个除法算式进行对比,找出两个算式的异同,并且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当前两位不够除时,应该怎么办?用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要用几天才能面试完?使学生明白:需要5天才能面试完,因为余下的20人,大约还需要一天。这样的设计,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

3.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塔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个问题,由此来了解他们在认知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个环节:内化应用,形成能力。

为了让学生增长智力,形成技能,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一下几组练习题。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为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课堂闪亮星”.这张评价表是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再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这张评价表既是对本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进行了解,也是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四、说教学随想

最后,我来说说教学随想.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主动探索、积极讨论,而教师,只在关键处恰到好处的引导和艺术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才会闪现出思维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8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说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学生汇报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认真观察后叙述画平行线的步骤

学生画一组平行线,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

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

复习所学的平行线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8页4题

学生讨论画法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说画长方形的步骤。

使学生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课标

本单元的课程目标分为四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亿以内及以上的数,掌握计数的基本方法。

2、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3、认识计算工具,掌握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数学思考:

1、在生活中解释数,用数解决问题。

2、能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解决问题:

1、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材

我将通过教材的编写特点、单元编写特点、单元内容结构、知识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教材的编写特点:

单元编写特点:

单元内容结构:

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

这里我将其分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 教学建议: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3、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

4、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评价建议:

1、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力评价、课堂表现、作用评价)

2、情感评价(学习爱好、学习兴趣、自信心)

3、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

资源开发与利用:

1、合理开发教材资源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生身边的数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3、开发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与教学配套资源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下面我将就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进行具体说课。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亿以内数的认识》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在两部分认识数的教学中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亿以内的数,知道亿是一个大数,掌握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获得探究学习的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 会数学学习的方法。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亿以内数的读法

难点:每级中间或末 尾有零的数的读法

二、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知识结构: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

三、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

学法:分组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先试后导,当堂训练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4、课堂小结,反思评价

5、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PPT展示20xx年人口普查的人数,提供认识大数的现实背景,意在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画面上呈现的大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千”“万”“十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活动一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活动二的数位顺序表。

呈现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义。

活动三是教材例2、例3的教学,例2重在让学生体会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数则可以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加一个“万”字即可,例3重在让学生掌握含两级的读法,特别是含0的数的读法是难点。让学生尝试读数,集体讨论并总结读数的法则。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本环节我共设计了三组不同的练习。基础练习考察整万数和含两级数的读法,巩固练习意在区别万以内和万以上数的读法和拓展练习探索含0的数的读法。不同层次的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和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做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四)课堂小结,反思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新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游戏引入、动手操作、交流感受、互动合作和课外延伸等手段最大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五)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本节课只是的巩固和复习。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认识。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2: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