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文《山中访友》说课稿 |
范文 | 课文《山中访友》说课稿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中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访友》位于本单元五篇课文的第三篇,上承《春》、《济南的冬天》,下跟现代诗《秋天》和《古代诗歌五首》共同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图景。本文放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有利于巩固学生赏析美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2、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品析优美的语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博望山和石海洞乡自然风光资料片。 一、说教法 1、情景教育法: 通过音乐渲染,图象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自渎点拨法: 本文属自渎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 二、说学法 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2分钟) 导入设计:(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我闭上演讲,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根,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成树籽,被鸟衔向远山远水。 同学们,想象使我们变成了一棵棵老树,想象真实魅力无穷!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与李汉荣先生一起进山访友吧!(板书:山中访友) 2、反复诵读,感知内容。(10分钟) ⑴ 解读课题,猜测作者所访之友。 ⑵ 速读课文印证自己的猜想,再由学生自由跑上黑板写出作者所访之友。 ⑶ 课件展示山中众朋友,是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 ⑷ 教师有感情的配乐朗读,学生轻声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探究语言,领会手法。(15分钟) 学生自由诵读,勾出最喜欢的句子,再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课文奇特浪漫的想象及第二人称的恰当运用两种手法。 ⑴ 探究奇特浪漫的想象通过诵读,品味、赏析第四节来完成。 ⑵ 探究第二人称的恰当运用通过第三节原文与改文对比赏析体会。 改文:我第一个去看古桥,它已经在涧水上存在了几百年,多少年来,他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唯有它以应有的姿态,屹立在那里,永不改变。(课件展示改文) 4、想象意境,体会感情。(6分钟) ⑴ 伴随优美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以深情舒缓的语调,描述山中的美景,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中。 ⑵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课件展示问题) ⑶ 教师引导学生归结:热爱珍视大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5、练笔实践,拓展延伸。(12分钟) ⑴ 欣赏博望山和石海洞乡的资料片。 ⑵ 课件出示两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二选一,当堂完成,交流展示。 A、你躺在草地上看过云吗?想象你幻化成空中的云后的情景、感受,写一段话,写法自由。 B、把自己幻化成景区内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想象奇特浪漫 第二人称亲切倾诉 热爱大自然 珍视大自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