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 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 1、复习第一段。 2、播放有关录象。 3、质疑揭示目标。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 (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汇报交流。 (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导朗读。 (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根据思考题自学。 (2)师生共同板书。 (3)看录象。 (四)总结。 (五)扩展。 (六)质疑。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8 蝙蝠和雷达 嘴 (研究)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启示) 天线 (发明)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 教学设计说明 1、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提醒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本课《旅鼠之谜》就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课文虽是自读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却是深刻的。本文内容浅显,极易理解,但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2、整体思路 (1)轻松的话题导入。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后,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3)通过追问,分析课文其次部分。 (4)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5)分析本文与其它说明文的区别。 (6)讲述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奇异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二、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极有趣味的说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明文。文章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我”时而怀疑,时而“惊讶”,时而“迷惘”,时而猜测,进而疑惑,最后还有一出滑稽戏,结句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亦庄亦谐。采用这种方式讲旅鼠之谜,具有艺术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解人疑惑,发人深思。本文的重点,不是在给人们讲述故事,而是在于引发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此文十分感兴趣,这是个极好的切入点,并且课文也十分浅显,因此,对于教材的理解问题应该不大。但学生的见识短浅,思路狭窄,因此,还是应该简单的查找资料,开阔视野。另外,本文对人类的启示是个难点,学生想的也许不够全面和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 (2)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1、重点拟定原因及怎样落实。 (1)全文围绕旅鼠的三大奥秘展开,后“我”进行追问,使人们对旅鼠有了全面的认识。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学习本文,应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在读书中落实这一问题。全文共二十八个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奥秘的应从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读这一部分,对抓住全文主要内容很有帮助。文章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分角色朗读会更适合本文,学生也会更感兴趣。朗读后,圈点勾画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二、揭示课题 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五、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 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师述: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 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2、共同评议。 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全课总结 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并能用语言描述化简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口答 (1)6m减去5m的差; (2)8b减去5的差; (3)7x的4倍; (4)5x与2x的和再加上3。 小结:我们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用乘法分配律化简 出示情境:小胖和小丁丁到书店里购买练习本,练习本每本x元,小胖买了3本,小丁丁买了2本。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 1、解决问题一: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交流、反馈:3x+2x;(3+2)x 师:你能将式子3x+2x用更简单的结果表示吗?为什么是5x?(3个x加上2个x就是5个x。) 板书计算过程 3x+2x =(3+2)x =5x(元) 答:他们一共要付5x元。 师:式子3x+2x可以用简单的5x来表示,这就是对含有字母式子的化简,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化简) 提问:想一想,将3x+2x化简为5x,运用了以前学习的什么运算定律?(用乘法分配律化简) 小结:以前学习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含有字母的式子。 2、解决问题二: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 师:你能将3x-2x化简吗?(3个x减去2个x是1个x)写出化简过程。 板书计算过程 3 x-2x =(3-2)x =x(元) 答: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x元。 3、试一试 化简下列各式 m+7m 9k-8k 3+4x+3x 15x-9x+6x-6 (二)用乘法结合律化简 1、出示:每本练习本x元,如果小胖、小巧、小亚各买了3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同桌交流。 反馈,结合学生反馈板书 做法1、 3x+3x+3x =(3+3+3)x =9x(元) 做法2、 33x =(33)x =9x(元) 小结:将33x化简为9x,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试一试 化简:5x4 34a+6a 三、练习 1、化简下列各式 刚才的这些算式哪些能化简,怎么化简? 6m-5m 8b-5 7x4 5x+2x+3。 再来两题难一点的 92x-3x (15m+9)3 2、判断 (1)12x+9x3 =21x3 =7x ( ) (2)42a+7a =8a+7a =15a ( ) (3)3x+4y=7xy ( ) 3、选择题 长方形的长是3a厘米,宽是2a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5a B、6a C、10a D、12a 4、将一个式子化简后是12x,原式可能是什么? 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教育学生懂得母亲的辛苦,理解母亲的爱,从而学会感恩母亲,孝敬母亲。 活动过程: 一、古诗《游子吟》导入 二、出示母亲节图片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母亲节的资料(由来、习俗、象征等)。 三、提出问题: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付出了什么? 1、四、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2、出示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付出艰辛的图片,让学生直接感知母亲的辛苦。 四、提出问题:你准备如何汇报妈妈? 1、学生交流,口头汇报自己的想法。 2、拿出准备好的爱心卡片,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卡片上,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配乐,学生制作卡片。) 3、抽学生展示读,同桌互读,全班汇报读。 五、教师总结。 六、爱心拓展:课下制作爱心卡片,把自己的关爱送给我们班你最关心的同学。 七、欣赏歌曲:《母亲》 阎维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