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枚金币》语文教学设计 |
范文 | 《一枚金币》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人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三次看到金币被扔时5心情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儿子看到金币被扔时心情的变化。 四、课前准备:教学光盘。Powerpoint课件。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重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知道珍惜。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进入故事情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老人受不了时的心情。 1.学习第一部分(2-8自然段)体会:有这样的一个懒惰儿子,老人是什么样的心情? ①指名读2-8自然段 ②讨论:老人“受不了”什么?“再”字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③于是老人对妻子说出怎样的话来?哪些词语体现出老人的痛心? ④母亲有什么反应?母亲替儿子辩解的话,谁来读? ⑤可老人坚决地说—— 你怎么理解老人的话?(老人态度十分坚决,但并没有进一步断定儿子什么都不会干。但是,儿子懒惰,什么都不干的确是真的,所以老人坚决地说——要是儿子一枚金币都挣不来,无论如何也不把财产给他。 分角色朗读老人和妻子的对话。 过渡:这时,失望的父亲终于想出妙策,可以让儿子体验劳动的滋味。 (一枚金币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三)学习“儿子”与“父亲”的三次对话,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1.默读课文9-28自然段,理解儿子“挣“钱的'经过,同桌合作口头填屏幕上的表格。 2.指名口头填表后,进行观察比较,根据自己的发现质疑。 (确定重点问题,引入阅读三次对话。) ①第一次“母亲”是怎样给儿子金币的?引读—— “母亲”这样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不对,这是纵容儿子骗他父亲。) “父亲”怎样做?怎样说?引读—— “儿子”有什么反应呢?为什么还笑了起来,走开了?有没有心疼这枚金币的样子?为什么呢?(这枚金币并不是儿子“挣”来的。) ②第二次“母亲”又是怎样给儿子金币的?引读—— “儿子”为什么要跑两俄里路,跑得浑身冒汗呢? “母亲”为什么要继续这样纵容儿子骗“父亲”呢?(溺爱) “母亲”这样做,是帮了儿子还是害了儿子? 积累关于“汗”的成语。 “父亲”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引读—— 谁能把此时此刻“父亲”的感受说出来?你又有什么感受?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难过吗?(看来对这位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来说,两枚硬币根本不算什么!这,就是“母亲”溺爱、纵容的结果。) ③还好,第三次这位母亲对儿子说了什么?谁来读?读到这儿,你的心里又有什么感觉?(这位母亲终于有些觉悟了……) “儿子”听了母亲的话,走了,这回他去干活了吗?引读—— “儿子”都干了什么活/干得多辛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父亲”怎么做?怎么说? “儿子”“受不了”什么?哪些行为表现他“受不了”? 理解:“当牛做马”“苦差使” 谁能读出“儿子”的感受? (父亲扔了他挣来的一枚金币,他就受不了,父亲的钱也是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换来的,他随意挥霍浪费,花去了多少金币啊,父亲该是多么受不了,这回他应该都体会到了吧!) (四)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是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 父亲用心良苦,要让儿子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