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 |
范文 |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1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四、教具: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的引入。 你也许观赏过大海,游览过公园,却没想到在我们河北省赵县的河上还有一座建造独特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观赏这座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 (一)出示挂图,借助配乐范读课文。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内容。 (三)指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四)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带词,指生读。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读写写课后3题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一读。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句、段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出示投影) 问: ①“创举”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是一个创举?(提示:赵州桥建造7xx年后,在法国太克河上有人造过类似的石拱桥,早已倒塌了) ②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 ③指生读一读这部分课文,看谁读得最准确。 2、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出示投影) 问: ①坚固、美观各是什么意思? ②哪些语句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谁读一读? ③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谁再读一读? ④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像活的一样。(出示投影) ①理解“缠绕”、“抵”、“回首遥望”的意思。 ②指生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③照样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说一句话。 4、讨论: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学生再读课文,举几处用词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课堂小结: 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该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勇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三课时 (一)学生轻声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的问题。 (二) 1、学生试着复述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听写生字、词语。 (三)作业:观察一处有特色的建筑物,用一段话有顺序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 9、赵州桥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2学习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来识记。 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 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 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理解“创举”: 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图案有几种?(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设计人是谁? (隋朝、李春。) 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教案3一、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从中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说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默读第2自然段。 1、想想: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这几句话都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讨论上述问题。 这一段共5句话。第1-3句具体介绍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第4句写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一段是围绕第5句话写的。 3、重点理解句子(用投影仪展示)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学生研究这个句子,质疑。如: ①“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②“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 ③“创举”是什么意思? ④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认真读课文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口头填空(练说) “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创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称它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_两点好处。 4、这一段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雄伟、坚固) 5、总结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齐读第三自然段。 1、运用抓重点句读懂一段话的方法,找一找:这一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写的?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 2、出示“不但______而且______“练习说话。 3、用“﹏﹏“划出写赵州桥美观的句子。(重点理解”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所有的______“描写龙的不同姿态来说明图案的精美。) (1)比较下列句子,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②在学生充分经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课文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是用过渡句连接起来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