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古歌》汉乐府民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范文

《古歌》汉乐府民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歌》汉乐府民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原文

古歌

其一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其二

秋风萧萧愁杀人①。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②,树木何修修③!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④。

作品注释

①萧萧:寒风之声。

②胡地:古代胡人居北方,故后即用以代指北方。飙(biāo)风:暴风。

③修修:与“翛翛”通,鸟尾敝坏无润泽貌,这里借喻树木干枯如鸟尾。

④思:悲。末二句是说难言的悲感回环在心里,好像车轮滚来滚去。

作品译文

其一

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最终(会因为缺水)而难以长出麦穗。男儿(常年漂泊流浪)在他乡,又怎能不憔悴难当?

作品鉴赏

读这两首诗,容不得人情感上有所酝酿,劈头便为一派浓重的忧愁所笼盖——一个苍莽悲凉的秋日,一场郁郁无欢的怅饮,本已令人愁闷难耐。何况还有那吹不尽的秋风,老是在帐外“萧萧”地响,更教人愁杀。“秋风萧萧愁杀人”,这一句突发的啸叹,正将主人公心头的万缕愁绪,化作烈烈秋风,“苍茫而来”,立时令人生出一种“不可遏抑”的困扰之感。“出亦愁,入亦愁”,则以细节刻画,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不禁使人感到,那困扰着主人公的忧愁,竟怎样难以趋避、无可摆脱。受这困扰的`,不止主人公一人:“座中何人谁不怀忧?”既称“何人”,又加“谁不”,这双重反问告诉人们:那忧愁正如病魔一样,已侵袭到所有在座者的心腑。使主人公所对无非忧者、所闻无非愁叹——这样的日子,真能耗蚀人的青春,加速衰老之期的到来。难怪主人公要发出“令我白头”的幽幽哀叹了。

以上一节,一味写“愁”,使人来不及细想,先就浸染上了那摆脱不开的忧愁。读者不免要问:诗中主人公是谁?他究竟为什么如此忧愁?第二节诗,正为读者解开了疑团:“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胡地”,即塞外胡人居处之地。主人公既呼之为“胡”,可见他自己不是胡人。联系下文“离家日趋远”一句,可知主人公应是远离家乡、出塞戍守的汉卒。对于初到塞外的旅人来说,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异域风光,实在是新鲜而奇妙的。但作为戍卒而久居胡地,看惯了浩瀚的黄沙,见不到几多绿意。秋冬之际,唯有呼啸的飚风,时时摇撼着稀疏的高树。那滋味可就大不好受了。它们所能勾起的,只能是千重忧虑、万里思情。读到这里,读者便可恍然大悟:主人公之所以“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之人之所以“谁不怀忧”,那都是心揣着有家难归的万里离思的缘故。在这样的断肠人眼中,无论是“飚风”,无论是“修树”,触目间全都化成了一片愁雾。故此二句看似写景,实亦写愁,正与上文“秋风萧萧愁杀人”相应,将满腹的忧愁“外化”了。

如果说,忧愁可以催人衰老,它首先带给人们的,则是憔悴和消瘦。“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诗中的主人公,正因为飘泊异乡、离家日远,被愁思消磨得茕茕骨立了。但诗人却不肯明言,而是巧妙地运用“衣带”之“日缓(松)”,以反衬主人公身躯的日见消瘦,写得含蕴不露而哀情深长。一位形销骨立的戍卒,就这样独伫于塞外荒漠,默默无语地遥望着万里乡关:“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不是无语可说,而是心中塞满了愁思,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要描述这样一种痛苦之状,笔墨是难以胜任的。但人们在极度痛苦之中,想象力就往往特别活跃,笔底口中便常常跳出奇语。《卫风·河广》的主人公,在眺望黄河彼岸的故国时,思归心切,就唱出了“谁谓河广,一苇杭(渡)之”的奇句。而这首歌的主人公,为抒写胸中难以排遣的痛苦,竟想出了“肠中车轮转”这一奇喻。用滚滚车轮在肠中的转动,写主人公无可言传的曲曲愁思,真是形象得教人吃惊。也正因为如此,戍卒那离家万里的痛苦怀思,才以更强的力度震荡了读者的心弦,使人不能不为之悚然动容。

有人认为,《古歌》所抒写的,是“游子天涯之感”,恐怕不确。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它应该就是“胡地”戍卒的思乡怀归之作。东汉曾多次对羌人用兵,战争均延续十数年之久。朝廷之将贪功而无能,至使离乡征戍之卒“进不得力战,退不得温饱”,大批丧生于“胡地”、边境。这正是《古歌》之类思乡之作产生的背景。这首歌熔抒情、写景于一炉,在“秋风萧萧”中抒写困扰戍卒的愁思;又将它融于异乡的修树、荒漠的飚风之中,变得更加蓬勃、纷扬;最后忽设奇喻,将其化为辘辘车轮,在肠中滚转不已。如此形象的情感抒写,显示出汉乐府民歌在抒情艺术上已有怎样长足的进步。能够与它比美的,在汉代,恐怕只有“长于抒情”的《古诗十九首》了。

汉诗《汉乐府民歌·古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释】 ①萧萧:风声。杀:同“煞”。②飚风:暴风。修修:鸟尾干枯不润泽貌,借喻胡地树林干枯凋敝之状。③日趋缓:一天比一天宽松。意谓腰身越来越消瘦。④思:悲。

【译文】 秋风呼呼地吹,真是愁死人。出门也愁,进门也愁,在座的几位,有哪一位不心忧?愁得我白了头。胡地常刮暴风,树木何其干枯。离家越来越遥远,衣带越来越松缓。心中悲痛无处诉,肠中像有车轮转。

【集评】 明·钟惺:“此歌态生于情,情生于调,微吟自知之,其故难言。”(《古诗归》卷五)

清·沈德潜:“苍莽而来,飘风急雨,不可遏抑。‘离家’二句,同《行行重行行》篇,然‘已’字浑,‘趋’字新,此古诗乐府之别。”(《古诗源》卷三》)

清·陈祚明:“起语浏栗悲凉,莽莽而来,此情至不能遏也。”(《采菽堂古诗选》卷二)

清·张玉谷:“此作客胡地思归之诗。前六,就秋风引入愁思,亦是逆起,而用笔有惊飚骤至之势。首句是纲,出愁入愁,顶愁申说,再用‘座中’二句,推开作陪,然后折出‘令我白头’来,一气直下,句句顿挫,妙绝。后六,点明胡地久淹,愁心莫诉,飚风树木,明应起处,带缓而肠终转,是所以白头之故也。‘离家’二语,与古诗《行行重行行》篇,止改一字;而结二语,则直与前《悲歌》同。古人以意运词,不妨沿袭,往往如此。”(《古诗赏析》卷六)

【总案】 这首诗《乐府诗集》、《古乐府》均未收,沈德潜《古诗源》收入《汉乐府歌辞》,张玉谷《古诗赏析》收入《汉杂曲歌辞》,丁福保《全汉诗》收入《杂歌谣辞》。其末二句与《悲歌》悉同,可足证其出于乐府。诗写客居胡地的思乡之苦,主意也与《悲歌》相同,但重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表现手法与《悲歌》略有差别。诗以“愁”字作骨,只觉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莫不一个“愁”字,把“愁”这样一种抽象的思绪表现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9: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