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
范文 |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二、学习新课 1、例6教学 出示:两地相距460米。小明和小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580个零件,甲机床每小时加工28个,乙机床每小时加工30个,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完成时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三、变式深化 1、对比练习 ⑴两人同时从相距2400的两地相对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⑵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3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自行车商店要装配2500辆自行车,一个组每天装配52辆,另一个组每天装配48辆。两个组同时装配,完成任务要多少天?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求相遇时间 两地相距460米。小明和小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