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鲁班的故事》大班教案 |
范文 | 《鲁班的故事》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班的故事》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班的故事》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 : 1、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任务形象特征。 2、激起幼儿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锯子实物一个,伞实物一件。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引导幼儿了解《鲁班造锯》的故事。 1、师出示锯子。 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工具吗?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师:“那你们知道这个锯子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吗?它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发明的。他发明锯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叫《鲁班造锯》,你们想听吗?” 3、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 提问(1):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摸样的? 提问(2):以前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怎么样?有了锯子以后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幼儿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师讲述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2、师:“是伞。咦,我国的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3、师讲述故事《鲁班造伞》。 4、提问(1):在我国伞最早是由谁发明的?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会怎么样? 提问(2):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提问(3):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他造出了怎样的伞? 三、简介鲁班及其发明,激励幼儿要向鲁班学习。 1、师:“听了鲁班的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师:“你们知道吗,鲁班不止发明了锯子和伞,还有许多的东西呢!” 教师简介鲁班及其发明。 3、师“你们今天从鲁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本领?” 四、活动延伸。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还了解了他的许多发明,听了他的两个小故事,从故事中小朋友们学到了许多的本领。你们还知道鲁班的`其他发明吗?回家查阅资料,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吧!” 幼:见过,是锯子,用来切木头的…… 幼:想听。 幼:因为小草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所以割破了鲁班的手。鲁班就受到启发,做成边缘有许多小齿的锯子。 幼: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很吃力,很累;有了锯子,就比较省力、方便了。 幼:是房子、伞、蘑菇…… 幼儿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幼:是鲁班发明的。会被雨淋湿,会生病的。 幼:鲁班想到了做一个跟荷叶差不多的东西顶在头上,就不会被雨淋湿了;回家做了…… 幼:鲁班不满意,他想把它做得能收起来,就动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动的,能撑开,能收拢,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伞。 幼:我觉得鲁班是个爱动脑筋的人;是个仔细观察的人;是个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是个爱动手制作、爱尝试的人…… 幼儿仔细倾听教师讲述,有疑问的举手回答。 幼:要学习鲁班,爱动脑筋,经常动手做东西…… 《鲁班的故事》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2、产生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配套图片。 2、小锯子一把。 3、收集鲁班图画书供幼儿阅读。 活动过程: 1、《鲁班造锯》的故事: (1)出示锯子,提问:你见过这种工具吗?它有什么用? (2)老师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思考: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摸样的? 2、《鲁班造伞》的故事: (1)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2)老师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我国第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 (3)看图讲述: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时会怎样?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样做的?最后,鲁班造出了怎样的伞? 听了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 3、简单介绍鲁班及其他发明。 4、激励幼儿要像鲁班学习,从小爱动脑筋,多发性问题,提出问题,还要多动手做做、试试。 《鲁班的故事》大班教案3教案目标: 1、欣赏,感受鲁班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2、产生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发现问题,多提问题,多动脑筋,才能变得更聪明。 重难点: 欣赏,感受鲁班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准备: 1、挂图《鲁班造锯》、小锯子一把。 2、收集鲁班图画书供幼儿欣赏。 教案过程: 一、出示锯子,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工具吗?它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这种工具叫锯子,它是木匠专门用来锯木头等一些东西的。 3、过渡:那锯子是谁发明的呢?老师还有一个呢! 二、欣赏,感受鲁班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1、欣赏《鲁班造锯》的,知道锯子的由来: (1)教师生动地讲述。 (2)提问,引发幼儿思考:鲁班怎么会把锯子做成这种模样的? (3)教师小结:鲁班善于观察周围的东西,他发现了野草叶子周围的小齿,他就在野草叶子的启发下经过反复的研究发明了锯子。 2、欣赏《鲁班造锯》的,知道伞的由来: (1)教师出:“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鼓励幼儿猜出谜底。(伞) (2)教师讲述《鲁班造伞》,幼儿观察图片: 师:你们知道我国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吗?请听《鲁班造伞》。 (3)提问,帮助幼儿理解: a、没有伞人们出门会怎么样? b、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c、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鲁班造出了怎样的伞? D、听了两个,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三、鼓励幼儿介绍鲁班及他的有关发明: 1、幼儿拿出收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2、个别幼儿介绍。 3、教师小结: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工。他发明了曲尺、剧、打钻孔、墨斗等一套木工使用的工具,创造了攻城的云梯,水战的钩强和滑翔的木鹊等,他被木工尊为“祖师”。 4、鼓励小朋友要向鲁班学习,从小爱动脑筋,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要多动手做做,试试。 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电池、灯泡、滑轮等材料工幼儿探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