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 |
范文 |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1设计意图: 为了更形象地体现音乐的强弱,根据孩子们对动物的了解与喜爱,我设计了这样节音乐活动。从倾听到动作表现到分角色,层层深入,实践中大家可以确实地感受。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熟悉游戏音乐,能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来变现相应的动物。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想各种强弱不同动物的动作。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区分音乐的强音和弱音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创编动物的动作活动准备:音乐《强音和弱音》 动物课件: 头饰,老虎,大象,熊猫,小兔,小猫,青蛙,蝴蝶。 过程: 一、1.热身运动《身体音阶歌》 二、1.请欣赏音乐,猜动物的名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强弱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尽量每次表现的动物要有所不同。 3.师幼共同整理创编动作。 4.总结刚才模仿的那些动物,谁是强的?谁是弱的? 三、幼儿分角色表演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清楚知道这种动物是强或者弱,听到相应的音乐开始做动作,不是自己的音乐就停止不动。 2.邀请其他老师一起进行音乐游戏。 3.老师分析乐曲,有A和B两种音乐。 A的音乐比较沉重,恐怖的声音。 B的音乐比较清脆、动听。 四、结合音乐《强音和弱音》使用了不同的乐器进行配乐。 1.认识乐器并共同探讨分别用什么乐器表现强音和弱音。 2.合作使用乐器演奏乐曲。 五、结束部分1.引导孩子有序地收回乐器。 2.用好听的节奏说再见。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2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 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 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 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 (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 (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 (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 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 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 (一)第一段: 1、我们一段一段来听。 2、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二)第二段: 1、听听第二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与哪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 3、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三)第三段:这音乐与刚才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小结:重复三段体概念。 四、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形象 1、集体表演。 2、分角色表演。 3、讲评。 五、结束: 回活动室。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3目标: 1.根据老师即兴出示的图片,幼儿在一定的速度下进行齐诵、合诵,要求协调一致。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灵敏的反应能力,以及节奏感、听觉及注意力的分配。 准备: 动物图片、节奏卡片。 玩法: 1.小动物齐唱。 (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xxx,幼儿拍出后,启发幼儿想:哪些小动物来了?幼儿说出后,老师逐个山示该动物的图片(鸭、狗、青蛙),按节拍演示小动物。幼儿即兴用四分音符的节奏学该小动物的叫声(四声)。 (2)老师把三个小动物(狗、鸭、青蛙)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中、右的部位,幼儿分成二组,分别扮演左,中、右的不同动物。幼儿边听音乐,在一定的速度下一起学叫自己扮演的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即兴调换三个小动物的左、中、右的位置,幼儿即兴叫出自己变换了的相应的小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合唱。 (1)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图形谱,如 问幼儿:“看看谁和谁来了?”(大鸭子和小鸭子或鸭妈妈和鸭 宝宝)老师指图片,幼儿即兴叫出嘎嘎嘎嘎嘎。 (2)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图形谱,如兔妈妈和兔宝宝;狗妈妈和 狗宝宝,幼儿逐个叫出XXXXXXX,XXXXXXX 跳跳跳跳跳跳跳,汪汪汪汪汪汪…… (3)老师把三组图形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中、右部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左、中、右不同的动物。听音乐,在一定的'速度下叫出自己组的图形谱上的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即兴调换三张图形谱的位置,幼儿即兴叫出。要求节奏要稳、协调一致。 游戏提示: 1.音乐的速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符合。 2.幼儿齐诵、合诵时,请一幼儿敲大鼓,使幼儿能在一定速度下协调一致地进行。 3.图形谱上动物的大小应和节奏型的时值相符。如鸭宝宝代表八分音符的节奏,大小是鸭妈妈的1/2。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4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5学习目标: 1.利用废旧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乐器,发展创造力。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自制乐器表演节奏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塑料瓶。 2.老师自制的瓶子乐器。 3.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塑料瓶,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乐器。 2.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轮流示范怎样操作自制的乐器。 3.老师提议大家组成一个乐队,利用自制的乐器进行表演。请他们选一首最喜欢的歌或儿歌来排练。 4.老师帮助幼儿写下歌词,与幼儿商量在歌词哪一部分加入节奏乐。 5.确定加入节奏乐的位置后,老师先用自制的乐器敲打拍子,幼儿用心听,跟着拍子敲打自己的乐器。 6.待幼儿熟悉后,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数和速度。老师向幼儿提问:怎样才能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引导他们用符号表示。 7.经过几次探索和实践后,可请幼儿合作表演。 活动评价: 1.能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乐器。 2.能跟随节奏打拍子。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节奏乐。 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小音乐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体验变现性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身体的不同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初步知道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律动课件《小小音乐家》 活动过程: 1.体态准备。 复习律动操或是已经会跳的舞蹈进行热身。 ——听,我们的律动操音乐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把。 2.听辩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听音乐,感知音乐旋律。 3.肢体感受。 幼儿自由看节奏谱,自由模仿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欣赏,感知表现性律动中肢体语言与音乐的节拍、力度、旋律的完美结合。 幼儿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动作含义。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小小音乐家,看看谁会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讲诉这个音乐故事。 4.音乐游戏 教师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请个别幼儿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活动反思: 幼儿刚听到音乐就欢快的舞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幼儿都愿意尝试在伴奏下运动,当看过一遍视频后,幼儿主动说出了,我在视频里看到有弹钢琴的动作,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敲小鼓的动作,有了以上的铺垫。幼儿也就能容易的学会了这个舞蹈。总体来说这节音乐课给幼儿带了活跃的气氛。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教案6设计意图: 为了更形象地体现音乐的强弱,根据孩子们对动物的了解与喜爱,我设计了这样节音乐活动。从倾听到动作表现到分角色,层层深入,实践中大家可以确实地感受。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熟悉游戏音乐,能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来变现相应的动物。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想各种强弱不同动物的动作。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区分音乐的强音和弱音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创编动物的动作活动准备:音乐《强音和弱音》 动物课件: 头饰,老虎,大象,熊猫,小兔,小猫,青蛙,蝴蝶。 过程: 一、1.热身运动《身体音阶歌》 二、1.请欣赏音乐,猜动物的名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强弱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尽量每次表现的动物要有所不同。 3.师幼共同整理创编动作。 4.总结刚才模仿的那些动物,谁是强的?谁是弱的? 三、幼儿分角色表演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清楚知道这种动物是强或者弱,听到相应的音乐开始做动作,不是自己的音乐就停止不动。 2.邀请其他老师一起进行音乐游戏。 3.老师分析乐曲,有A和B两种音乐。 A的音乐比较沉重,恐怖的声音。 B的音乐比较清脆、动听。 四、结合音乐《强音和弱音》使用了不同的乐器进行配乐。 1.认识乐器并共同探讨分别用什么乐器表现强音和弱音。 2.合作使用乐器演奏乐曲。 五、结束部分 1.引导孩子有序地收回乐器。 2.用好听的节奏说再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