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耻近乎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思而后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不得明师良友剖剥,如何得去其浮伪而归于真实?又如何得能自省、自觉、自剥落?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教小儿,须发其自重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