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故都的秋》课件 |
范文 | 《故都的秋》课件(精选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课件准备工作,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那么什么样的课件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课件 1【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抒情线索。 2、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重点、难点) 3、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重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2、学生合作搜集艺术家勇于面对苦难的例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整备】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绿色图片导入 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来看看陆蠡对绿的感受与认识跟我们的有什么异同?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三、生根据问题进行文本探究 1、请说说本文的抒情线索,并根据文章线索填空。 2、绿象征什么?你认为绿在文中具体可以指什么? 3、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四、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 请说说本文的抒情线索,并根据文章线索填空。 抒情线索:恋绿(1~4) 赏绿(5~7) 囚绿(8~12) 释绿(13) 思绿(14) 环环相扣,层层铺垫! 五、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绿被囚住后的生长状况如何?绿象征什么?你认为绿在文中具体可以指什么(联系背景)? 明确: 象征对光明、和平的向往。意蕴: 1、向往光明和自由、坚贞不屈的作者本人! 2、蒙难、渴望自由与和平的北平的人们! 3、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六、拓展延伸 1、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遗憾的是,有的没有能够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艺术家为例吧 2、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生自由发言。应该知道的`有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李白等。 3、总结语: 配以一些图片总结: ⑴ 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古希腊格言) ⑵ 生活的磨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⑶ 在苦难面前抬起你自信的头颅!永不言败! ⑷ 永不屈服于黑暗! ⑸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艺术家的心灵和灵魂大都是纯净、复杂、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杀了,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拥抱善良和纯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一样,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让生命之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4、结束语(生齐读):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故都的秋》课件 2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体特点。 自主鉴赏文章的抒情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析文章重点段落,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以景显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自己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提高自我语言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对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提高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难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主体,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反复朗读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老舍先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生活经验上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给这些景图拟小标题。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文本,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的漏下来的日光”中的“数”字写出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明确了使学生明确了“数”字写出了作者悠闲、清闲、惬意,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来赏析文中各幅景图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的?同时注意作者的语言和用词。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明确作者在每一幅景图中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雨后寻常北京人的对话显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这句诗表达的孤独寂寞之感与文中郁达夫所表达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来明确在结尾处写到南国的秋是为了与文中北国的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悲凉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一起赏析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这北国的秋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画中还带着丝丝悲凉,是郁达夫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画中有情,情中有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作业: 描绘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或一个你喜欢的季节,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静 悲凉 叶落知秋图 秋蝉啼叫图 秋雨洗城图 佳日果树图 庭院秋景图 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课件 3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 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课件 4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故都的秋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思秋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故都的秋》课件 5【教学目标】 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悉的作者陆蠡。(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进新课 1、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已与作者相识,走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⑴ 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绿”这样两个字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⑵ 作者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划下你喜欢的语句或是能打动你的语句,待会儿请同学们朗读交流。 学生交流后明确: ⑴ 8~12段写囚绿,囚绿之前的1~4段写寻绿,5~7段写观绿,囚绿之后13段是放绿,14段是怀绿。 ⑵ 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学生朗读交流有感触的语句) 课件展示: 寻绿 观绿 囚绿 放绿 怀绿 喜悦 怀念快活 欢喜 郑重开释 怀念 满足 留恋欢喜 怜爱又恼怒 诚意祝福 欢喜 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物我相映 情景交融 2、具体研读: ⑴ 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我们也快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 明确: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⑵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写这株常春藤,这些绿枝条? 明确: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当绿枝条垂在案前时,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虽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由于离开阳光,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些绿枝条依然非常固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说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 通过作者细致精彩、绘形绘色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课件展示: 美、青春 绿枝条 象征 爱、幸福 倔强固执、坚贞不屈 渴望光明自由 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绿枝条时,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以现实为依据,通过美化、拟人化的加工,赋予绿枝条以人的性灵。 ⑷ 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对作者为何如此挚爱绿枝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蠡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① 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侯到了。离开北平一年了。……的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叶生存的背景。正如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一样,明确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本。 课件展示: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② 面对敌人的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的就没“别有用心”吗?请大家结合作者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联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特点和命运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讨论中明确:作者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让我们看到了绿枝条的命运与作者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既体验到生的快乐,又感受到生的艰辛(类比);同时当时的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作者描写绿枝条的性格特点,是想用这些绿来象征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课件展示: 类比 作者 同处一室,同被囚禁 怀念绿枝条 象征(苦难的人民) 生的快乐,生的.艰辛 暗示 华北人民 坚贞不屈,向往光明 通过刚才的归纳,可以看出,文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类比、象征和暗示,而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也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为何文章要以“囚绿”为题,“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正暗示了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也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我国领土的背景下,作者内心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小结:至此,我们从这篇写绿的散文中读出了深意。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安宁,这是很多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通过写绿枝条抒发爱绿的情感,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也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而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3、写作特色: 以上我们一起品读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实《囚绿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揣摩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⑵ 叙事波澜,脉络清晰。 ⑶ 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法:如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类文章,还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明确象征意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品读,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 五、作业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故都的秋》课件 6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故都的秋》课件 7【教学目标】 1、巩固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领会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紧扣文本,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探讨绿的象征意义。 2、难点: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由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解题:本文题为“囚绿记”,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标题能告诉我们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确:标题: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性的散文;“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具体体现在文章哪里──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2、作者是如何具体展开文章内容的,请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文章结构:遇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重点放在“赏绿”、“囚绿”、“释绿”。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绿的.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到,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文中写绿的最大特点:赋物以情,将绿(常春藤)人格化。 4、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5、课内练笔(幻灯片展示):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6、课文小结: 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我们从本文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7、写作迁移(幻灯片展示): 请借鉴《囚绿记》赋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字数不限。 参考题目:《篱墙那边的三角梅》。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赋物以情,托物言志 《故都的秋》课件 8【教学目标】 1、能够用动笔读书的方法,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文章的重要段落、重点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体会作者对“绿”的独特感受并进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3、拓展延伸: ⑴ 给《囚绿记》写一段总评; ⑵ 写一封信:致“绿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划、作批注、感情朗读等方法读出自己对“绿”的独特感受与体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总体方案】 自主──互动──探究──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绿,是生命的舞蹈者;绿,是大自然的天使;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机;绿色多么使人迷醉,多么让人向往啊!同学们,刚学过朱自清的《绿》,你们也曾经与作者共同迷醉于那鲜润的、可爱的、奇异的、无以比拟的绿,你们的心也曾经随着作者的文笔,在摇荡,心灵深处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绿拨动着……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朱自清《绿》的两段文字:“那醉人的绿呀!……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人此叫低女儿绿,好么?” 2、绿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离合的神光招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有关写“绿”的文章──《囚绿记》,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将与作者分享“绿”的另样风韵与品格。 二、交流阅读感受、整体把握内容 1、交流阅读感受: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用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较深入地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能否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荡?你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与联想?(学生交流,生生、师生互动)。 2、小结: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做到动笔读书,这很好。其实,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感触、体悟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你们谈的感受都离不开一个“绿”字,而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囚绿记》,也紧扣一个字来写的,你们说说应该是什么字?(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注意引导)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紧扣一个“绿”字来写,都写了哪些与“绿”有关内容?能否在“绿”字前面添上一个字来表达每一个与“绿”有关的内容。 (学生交流,反馈老师引导,形成共识,老师板书) 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三、重点研读、深入感受 1、研读4~5段: ⑴ 要求:请画出写作者“择绿”的句子,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学生活动,并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 择绿:一见钟情 (渴盼、热爱)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⑶ 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2、研读6~7段: ⑴ 要求:画出作者“赏绿”的有关的语句,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 学生读书,勾画并作批注,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 赏绿:留恋、欢喜 心心相印。 ⑶ 学生活动:“我了解自然之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现了作者和绿作无声的心灵交流。对着这满藤的绿,如果这时你是作者,你会对这“绿友”说些什么呢? 3、研读8~11段: ⑴ 请你画出重要句、佳妙句,并作批注,交流你的发现与阅读感受。 ⑵ 学生活动并反馈,老师的引导注意以下几点: ① “我”囚绿的原因:爱之深、占之切。 ② “囚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不屈服的品质。 ③ “我”的深深自责。 ⑶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①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要它为我作之声的歌唱”。 ② “它的尖端总朝着……我对它的善意”。 四、探究、拓展 1、作品的主题内涵你怎么理解? (提示:可以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者最后提到自己“怀念着圆窗和绿友”,并希望注重和它们见面,这里除了表现对“绿友”的思念之情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 3、小结: 本节课学习过程: 捕捉阅读的第一感受→研读课文,找重点句、佳妙句,作批注,再深入地体会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4、拓展: ⑴ 给《囚绿记》写200~300字的总评; ⑵ 以作者的角度写一封信:致“绿友”,以表达深切的思念。 《故都的秋》课件 9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 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资料共享平台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 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课件 10【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2、知识和能力: 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囚绿记》。这篇文章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高中阶段又能学到哪些新的东西呢? 二、品析文章标题 探讨:课文写了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等几个层次的内容,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 小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文入题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方可。 三、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1、《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 方法小结:我们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可以做到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对“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一句做批注。 3、对“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做批注。 4、对“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句做批注。 5、从课文中选取其它你最喜欢的一句做批注。 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 这样的语句有: 1、文眼句: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文的文眼句。 2、主旨句: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接榫句:如《荷塘月色》第3段结尾的句子。 4、警策句: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句子。 5、情感共鸣句。 以上我们着重分析重点句子,但是抓重点词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四、迁移练习 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六、布置作业 1、本节课后,你对赏读文章的方法有什么心得体会,写一段文字进行总结。 2、交流《遍地黄金》的圈点批注。 《故都的秋》课件 11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囚 绿 记 陆 蠡 本文线索: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课件 12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故都的秋》课件 13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 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 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故都的秋》课件 14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故都的秋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思秋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