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
范文 |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通用11篇) 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最终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但是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1调查目的: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讲究诚信,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撒谎,与同学之间要做到一诺千金;商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商品不掺假,这样才能销售营业额高;老百姓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总之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寸步难行,那大家都做了哪些诚信事呢?是不是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呢?因此我针对“身边的诚信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大家所做的诚信事 8月是暑假,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休息,于是我对各个行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进行了“您所作的诚信事”的调查。下面是我将他们的叙述进行整理后的内容。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都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诚信当然是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的必备品格。每当乘客交多了钱,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多的钱还给他,有时会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上,我都会交公。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车子时发现了一个黑钱包,里面有好几千元和两个银行信用卡,我想这肯定有急用,于是马上交给了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给我报酬,我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尽的责任。 个体户:记得刚开始做生意时我买的是海米,当时市场上买海米的人很多,他们都在夜里往海米里掺水,来增加分量,而我却将海米中的杂质去掉。用水浸过的海米早晨是鲜亮的,买者众多,到了中午就失去了光泽没人问津。而我的海米一直鲜亮,开始买得不多,后来则供不应求了,算起来我赚得比他们要多得多。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无论卖什么都不投机、占便宜,因此不管卖什么都买者众多。 另外我还采访了小学生、老奶奶、工人,他们都讲述了自己所做得微不足道的诚信事。 我的感想: 通过对这么多居民的调查,我真的感触颇深,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工人还是个体户,总之他们都秉着诚信来做事,因此都得到了回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我更应该牢记“诚信”两个人,真正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2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20xx年x月至9月。 三、调查范围 xx小学五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3当前的社会,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在这些好的前景面前,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经过我初步了解,我知道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 1、大学生就业难。 现在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有几千万。而真正能就业的不是之夸之一,原因在于2008年来了一场大型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长达3到6年,会让人民收集了苦头,这是因为美国。经济势力倒退,然后播散到世界各地,使我国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那是因为有些人很笨,公司为了让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下去就不把那些很笨得人不管他了,然他讨饭去……等许多事,就转收有学问的人,让这些人在公司为他(她)干活,好让自己生活下去! 2、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 是因为:有些人在少年时很贪玩,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出去穿鞋、穿身上的东西、刷牙洗脸,手上的活都做不来),考进了不好的高中和初中,现在就业的学生十分的困难(我是说那些学洗不好的同学),相反那些好的同学一个个被入取了,而那些不好的同学只好讨饭、讨钱……!有些人在家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我是说那些学洗不好的同学),使公司不要让他(她)们做工人说以工厂里面技术的人愈来愈少了,造成了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 3、大量的印染工厂污染了环境。 是因为工厂的废弃物太多了、塑料纸太多和排出黑色的雾气,我们先来了解废弃物和塑料纸是怎样污染河水?印染工厂把大量的废弃物和塑料纸一天一天的扔进河里,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河里的鱼渐渐变少了,河水也变得浑浊不清,最后河里的水渐渐的变少了,最后没了!雾气污染是工厂里排出黑色的雾气不断的上升,污染了大气层,还会臭氧气层破裂!人们多闻了会的黑死病!可能的事就都会发生!一旦发生防不可防,会死去很多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考个好初中,也要提倡大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4一、调查目的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减少食品浪费。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节电节水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关水、关灯习惯,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 二、调查时间 20xx年寒假 三、调查范围: 新郑市龙湖镇王许村4户居民。 四、调查方法谈话法: 通过谈话了解他们每个家庭的用粮用水用电情况,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号家庭有3口人,家里有一台电脑、三台电视、一台电冰箱、一个微波炉、一个电饭煲等家电。平均每月水费22元,128.4元,合计每月150.4元,平均每人水电费51元[我大多数不在]。用电、用水习惯:爸爸爱玩电脑,所以家里电脑一天到晚开着。周末,时常三台电视全部打开。我们常常会忘了随手关灯。洗菜的谁会用来冲厕所。2号家庭爷爷家有4口人,家里有一台电视、一台微波炉、一台洗衣机一台冰箱。平均每月水费17.6元,电费116.416合计每月134.016,平均每人水电费33.504元。用水、用电习惯:平常他们两位是很节约的,夏天连电风扇都很少开,电视也不看什么,可我和我表妹来了以后,就开销大了,几乎每天晚上都开空调,还会看电视。上厕所冲马桶几乎都用废水。3号家庭外公家有4口人[外加一名3个月的婴儿]家里有四台电视、三台空调,平均每月水费30.8元、平均每人水电费43.224元。用电习惯:人走关灯、用节能灯、电视声音开的小。用水习惯:家里有个婴儿,要常洗尿布,水会比别人家多,刷牙洗脸,水龙头不是一直开。 六、调查结论 3号的水、电费都是最高的。其实用水,用电量跟家庭人数也有关系,2号家庭和3号家庭人数一样,但3号全是大人,2号有2个小孩,自然多了一些水费和电费。从每个家庭用水、用电情况来分析,都有环保意识,但因为每个家庭的电器不一样,情况也就不一样了。家庭的用水量与家中人口和家中人口用水习惯都有关系,养成好的节水习惯能决定用水的多少,能节约水。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节水节电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下面给介绍几个节水节电小妙招。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5今天我没上学,爸爸没上班。下午无聊,爬山我不爱爬,又不想在家里呆。爸爸建议我们去xx做一个社会调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们自己两个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一、简介 xx为我县重要交通关口,为境内104国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萧江高速路口一个很便捷的路口。选择在这里调查,非常合适。 二、调查方法 开车到交通绿化带旁,不影响其他车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两个主要方向来的车,一人主要负责一边,分工合作。 三、调查目标 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测算每分钟平均车流量;二是统计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 四、发布结果 (省略经过,直接发布结果) (一)每分钟平均车流量:120辆; (二)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全国各省、直辖市、区24种不同车牌地车牌,部队车牌1种,共25种。其实在最初的半个小时内就出现20种以上。其余时间重复,出现新的车牌地很少。 除了检测地:浙,本身,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附近的福建:闽、江苏:苏、广东:粤;比较少的为四川:川,重庆:渝,新疆:新。部队车辆只出现一次,即空。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6一、调查目的 1、了解在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怎样。 2、改善教室卫生,活动场所干净情况。 3、保持校园干净整洁。 4、通过总结与调查结果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二、时间与地点: 1、时间: 2、地点:xxxx小学三年级教室 3、调查人:xxx 4、调查对象:本班学生 三、调查经过 5月22日上午,我来到三年级教室内,准备调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了全班36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顺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获也不少。 四、调查题目: 简答题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纸屑你该怎么办? 简答题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该怎么办? 简答题3:如果你身边有张纸,四周又没有垃圾箱你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4: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你会乱扔垃圾吗? 五、调查结果: 1、通过被调查人在不同情况下做出反应,来调查他们的应变能力与意识。 2、通过被调查人对事物的认识与作出的判断,来判断他们的卫生环保意识。 结果:经过我一节课的努力了解到20位同学卫生环保意识一般,14名有较强的卫生环保意识,还有2名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十分差。 六、调查分析: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令我触目惊心,在这36位同学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心中能够树立起一定的卫生环保意识,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卫生环保,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在校同学中有一半缺乏卫生环保意识。 七、结论: 1、我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比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断十分草率、马虎。 2、我校同学对自我环保毫无认识,一旦碰到该自己解决的细节问题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学缺少应对卫生环保的措施,比如乱扔垃圾等,竟还有同学会把垃圾扔到绿化带上。 八、建议: 1、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提高同学卫生环保意识的活动,让同学们多参与实践体会。 2、家长也应该多培养教育孩子们这方面的知识能力。 3、给同学们开展一次绿化环保宣传教育。 4、每班配备一只环保箱,要求大学生投稿记录环保卫生情况报告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7一直以来,西部的发展相对东部都极其缓慢,尤其是教育,更是受到多方关注,我们国家也不断倡导学生及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西部。我们此次支教采用家访的形式,通过和村民聊天,关于限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发展的原因,得出如下几个调查报告结论: 一: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被调查的垭垅村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们一般上完初中就不在上学,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一方面是当地教育质量较差,还有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般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初中都没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来,盖了新房子,很是让一些家庭羡慕,一些孩子就认为上完初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小学也是打工,同样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点改变家庭现状,所以就辍学了。 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意识到文化程度与自身经济情况关系很大,考大学成为山区孩子走出山区,改变人生的最好出路。 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山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入学率。90%以上的家庭,孩子没有继续读书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考上,很少一部分家庭选择“经济原因”,很少一部分是因为“孩子自己不愿读书了”。有很多感人的例子,有的家庭孩子多,就哥哥或者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有一个家庭是家里农活太多,孩子想上学但是不能去上学,有的是因为爸爸去世,为了支撑家庭,孩子辍学出去打工,还有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一学习就头疼而被迫放弃上学。 虽然村里经济比较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并全力为孩子受教育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从社会环境问题这一方面看,要想改善山区基础教育现状,首先得发展好经济,同时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改变对教育的落后的看法,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教育的益处;其次是增加对山区教育的投资,改善山区基础教育条件,减轻村民的负担,,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点村里做的很好,还免费给孩子提供一顿午餐,学费也只是交十八块钱) 二:学校和老师现状问题 调查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当然就离不开研究学校和老师。研究学校的“办校历史、学校声誉、班子队伍状况、管理现状”,然后才能根据学校现状找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教师的“学力结构、学习氛围、责任感、教学实力”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证,因此也要对其进行调查。 当地教育是很薄弱,教师不够用,所以村里只开了一三五年级,老师也是现学先教,甚至有些老师还不是很负责任,熬时间等着调走,所以使当地孩子基础教育很差,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的写作和拼音。在整个织金县都采取的是奖惩制度,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给予现金奖励,教学成绩差的教师给予现金惩罚,垭垅和猓猡是当地基础教育最差的两个村子,教育局每年几乎都不拨钱给这两个地方,钱都给了镇上的学校建校舍,建食堂等等,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去了,这样导致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村里的好学生有的就去镇上上学了,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难以提高,所以每年都得被罚,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有的就是熬时间等待被调走。 学校的围墙是去年新建的,学校是两层楼一共六个教室,一间已改成食堂,一间放杂物,一间改为图书馆兼活动室,所以剩下三间教室,教学楼外观看起来还可以,里面的桌子都很破旧,学校也只是外观尚可罢了。 没有的年级,孩子们都得去别的村上学,步行要一个小时。一般家里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所以孩子没有家长管教,很少有在家主动学习的,村民的文化不高,所以即使爸妈在家的,也无法辅导学生学习,给予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能做的也只是督促学习,所以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不到纠正。 当然,学校不免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待完善,师资流失比较严重,学生失学率不能忽视等。村里的教育还需校长和教师们以及村委会继续努力改善。 三:学生素质问题 一个地方的教育成效如何,和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他们是极其缺爱的。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两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哭,用哭声引我们这些支教的老师下来,那个女孩不哭,两个女孩就用钉子扎她,将她弄哭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再想一切办法来吸引老师的关注,甚至用一些不好的方法。 心理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显得都比较差,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不好不知道怎么改变,心理有困惑不知道怎么去努力解决,意志不够坚定,面对困难往往不知道怎么解决,家庭和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时常感到焦虑。有些孩子还存在攀比现象,自大,骄傲,喜欢炫耀,有些孩子还不懂得尊重人,孩子们不知道谦让,经常因为抢玩的东西大打出手。孩子们打架现象也比较常见,这些都需要老师耐心的去引导,通过让学生喜欢老师,来带动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 对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这方面,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很大,创新能力不够高,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同学抱怨他们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没有多少用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应当花一定的时间与同学对人生、社会、国家、责任等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提高。 四:反思 不可否认,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山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看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老师用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喜欢你,通过让孩子喜欢老师来影响孩子,改变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在教学的态度上一定不可马虎,切实提高村里教师教学态度,对基础教育的提高会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反思,找到山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经过总结和创新实践,我想这些问题以后会慢慢得到妥当的解决。 也希望我们的支教能多帮助到孩子们一点,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支教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西部,支援西部。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8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网上,可通过e-mail、q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 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 (四)、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厦门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4)以厦门市教育数据中心为全市教育网络的集成型平台,建设一个全面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德育网站。厦门市教育局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网络教育平台,于XX年5月前投入使用。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集成各校主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档案,以实名制登陆,以实现浏览信息的自动过滤和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同时,由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厦门市家庭网络教育指导手册”,发放给家长,提高他们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的水平。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9一、 背景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xx年,西部大开发迎来第十个年头。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西部大开发前,西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只有53.3万公里,20xx年达147.7万公里。青藏铁路的通车,更是填补了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省区的空白。西部12个干线机场和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21个支线机场,缩短了西部与其他地区的距离。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 二、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事业的现状分析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 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铁路交通 20xx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川渝进藏列车挺进拉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西部地区相继建成开通了内昆、渝怀、株六复线等重大干线铁路,西部地区铁路总营业里程占全国比重达37.7%。 随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到20xx年,四川省铁路通车里程将达8000公里,从成都到沈阳、上海等地,将从现在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到广州、北京等城市则只需6小时,到时候将不是"蜀道难",而是"蜀道通"、"蜀道易"了。20xx年四川的gdp实现1.4万亿元,与1999年相比翻了近两番。去年底,随着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节点之一的xx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开通使用,规划布局的铁路物流基地已具雏形;并随着成渝、渝黔、渝万等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铁路正助推xx在20xx年以前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在20xx年,xx的gdp总量只有1603亿元,到20xx年,全市的gdp总量已超过6000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三。 而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的贵州以正在建设的贵广快速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渝黔、成贵铁路为依托,努力打造现代南方"丝绸之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仅去年底开工建设的贵阳市域快速铁路,平均每年将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可直接、间接带动40多万人就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3%。 在铁路运力的保障下,如今西部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板块。惠普2400万台笔记本制造基地、富士康千亿级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广达420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落户xx。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在成都投资1亿美元,建立开拓西部市场的一个基地等等。 2、公路交通 (1)公路里程不断增长,通达深度不断提高。 西部公路通车里程由1999年的53.3万公里增加到20xx年的142.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由7.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6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xx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及经济联系明显加强。20xx年底,西部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8.3%和81.2%,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77.5%和35.0%。 (2)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1999年全社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89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591亿元,占27.0%。20xx年,全社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881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完成2299亿元,占33.4%。与1999年相比,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投资额增加了2.9倍,占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增加了6个百分点。20xx年,四川、陕西、xx等省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3)高速公路发展迅速。 199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1605公里,其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里程2529公里,占21.8%;20xx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60302公里,其中,西部地区16455公里,占27.3%。与1999年相比,20xx年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里程是西部大开发之前的6.5倍,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比重增加了5.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进展顺利。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规划里程35907公里,截至20xx年底,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建成里程15493公里,(占西部地区规划里程的43%,下同),在建6189公里(22%)。 (4)桥梁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西部地区桥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底,西部地区共有桥梁60718座、1880209延米,其中特大桥185座、100724延米。到20xx年底,西部地区共有桥梁139519座、5981876延米,其中特大桥305座、349453延米。 (5)隧道建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公路隧道45座、10410延米,没有一座长隧道、特长隧道。到20xx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公路隧道1961座、1102871延米,其中特长隧道50座、240198延米,长隧道217座、362684延米。 (6)公路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西部地区公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数字化规划技术、自动化勘察设计技术,沙漠、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膨胀土、岩溶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成套筑路技术,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技术,大跨径桥梁和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路面新材料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公路建设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公路建设技术进步。 (7)公路建设理念不断提升。 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为加强公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自20xx年开始,在四川省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交通部在全国推行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提出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勘察设计新理念。按照“安全、环保、节约、实用、创新”的建设方针和“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原则,强调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环境。通过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活动,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水平大大提高。 (8)公路建设成效显著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西部地区改善通行条件、加强交流沟通、实现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成效。 一是公路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出行和货物流通创造了便捷的条件,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地区土地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成,促进了经济产业带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是各地机场公路、疏港公路以及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产地公路技术状况的普遍改善,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贫困、边远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是公路建设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建材、石化、机械、汽车、旅游、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六是公路的开通促进了信息交流,有利于当地人民群众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使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水路交通 10年来,西部地区内河水运基础设施面貌改善明显,建设成效显著。长江上游已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西江航运干线已达到三级及以上航道标准。主要港口和库区水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观,泸州、贵港等港口建成一批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专业化泊位,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规模。水路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20xx年至20xx年,内河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从1999年的0.55亿吨、180亿吨公里,增长到2亿吨、1199.8亿吨公里,增长了3.6倍和6.6倍。 4、交通科技 科技是支撑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交通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技术难题,需要依靠科技的手段、科技的力量,攻克这些技术难题,保证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西部交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交通运输部从“十五”开始启动实施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简称西部项目),针对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全国交通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水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运输服务、交通安全、绿色交通等五大技术领域开展了756项课题研究,形成了特殊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成套技术、世界级桥梁隧道建设技术和港口建设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在提高工程质量、延长设施寿命、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障交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切实保障了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进度,为西部交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初步统计,西部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为1∶27,直接经济效益达899亿元。 三、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仍然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1、交通专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 专门人才总量少、密度低。 1997年西部12省区市公路交通系统职工人数约64.9万人,占全国250万公路交通职工的26%;专门人才总数约为11.3万人,占全国总数(约46万人)的24.6%;西部地区专门人才密度为17.4%,低于全国公路交通系统专门人才密度平均值约1个百分点。显然,西部公路交通系统人才状况不能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公路交通建设的客观需要。 (2) 专门人才学历偏低,整体素质水平较低。 据统计数据可知,西部地区公路交通专门人才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是中专及以下层次。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极为匮乏,现有的专门人才中部分人员知识老化严重,知识更新缓慢。这在客观上造成西部公路交通专门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必须尽快改变。 (3) 专门人才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技术职称等级低 (4) 行政干部学历、职称、专业结构不便理,层次偏低。 西部公路交通行政干部一般都是专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而目前,西部交通行政干部在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及基本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5)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学历偏低、分布不合理。 2、交通科技 (1)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没有形成一个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缺少创新驱动力,对充分调动行业内外科技力量产生阻碍。 (2)交通科技制度和资金投入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3)科技资源配臵效率、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仍需提高。 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西部地区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均处于大发展的初期,区域内综合交通呈现出区域对外大通道缺乏、道路等级低、分布不均匀等特征。以纳入“十二五”规划的“西三角经济区”为例。西三角经济区是指把西安与被国务院批准设立“新特区”的xx市和成都市联合组成的。作为一个可能形成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的区域,它对西部大开发将是一个巨大的推进。但是,目前“西三角”区域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1)区域对外大通道相对缺乏 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方面,多条对外通道尚未完全贯通。同时,航空运输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运输,因此目前成渝地区直达上海只能靠水运。而受航道条件影响,长江航道只在宜宾以下才可成规模运输,加之南京长江大桥的限制,航运船只运输规模有限。高速公路、铁路的通达率较低,水运的受限,严重影响了“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和交流。 2)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公路和铁路方面看,内部连接通道覆盖率还存在多处盲点。区域内部连接通道的缺乏使两省一市之间的交流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严重制约了“西三角”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3)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低,缺少快速通道 区域内部连接三个大城市的只有宝成线(宝鸡至成都段)、陇海线(西安至宝鸡段)、成渝线、襄渝线(安康至xx段)、西(安)(安)康线、达成线(成都至遂宁段)和遂渝线,受地形影响,区域铁路复线少单线多,弯多直少,加上技术装备水平低,铁路速度低,缺少快速路。 4)区域内部道路分布不均衡,两头多中间少,道路等级低 20xx年,公路总里程为41539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61.74%,高速公路5050公里,占总里程的1.91%。从道路的分布上看,三省(市)公路主要分布在三个大城市圈周围,而川北、陕南、渝东北道路相对较少,除极个别城市外,多数没有通高速公路,尤其是三地交界处。 4、交通财会 一是由于交通事业正处在新的大发展时期,建设任务相当繁重,资金需求量巨大,既要面临建设资金,特别是资本金缺口大的困难,又要承受债务负担大的压力,筹融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一些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还不到位,仍有死角,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还时有发生,财务监督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是财务基础工作和人员素质都有待提高,行业财务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完全适应国家财政、投融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需要。 四、 解决措施与对策 (一)解决交通专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规范交通财会岗位职责管理,建立交通财会岗位责任制。 2、建立健全财会队伍建设机制。加强交通财会人才库的建设管理工作,完善人才库网络信息系统,重点加强对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财会人员的配备工作。此外,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交通财会人员的交流力度,制定相应的财会人才交流计划,提高交通财会人员的实践经验。加强交通系统会计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组织指导,为优化交通行业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创造条件。 3、加快交通财会人员高层次培训基地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交通会计学会的作用,加强交通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财会培训,不断提高交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财政改革与交通发展的需要。 4、依托各级交通会计学会,组织交通财会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考察、培训,借鉴发达国家在财务管理、投融资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开阔交通财会人员的专业视野。加强交通财会学术研究和交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交通行业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交通科技 1、面向交通建设主战场,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努力营造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充分调动行业内外科技力量; 2、进一步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科技资源配臵效率,不断完善制度,提高交通科技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 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统筹建设。统筹川陕渝三省市的交通网络建设,建立三地在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机制,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避免因三地“信息不对称”产生重复建设、路网盲区等不合理现象。 2、梯度推进。陕南与川渝两地之间的秦巴山脉是制约三地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三地综合交通的发展上,要采用循序渐进、梯度推进的方式进行建设。具体来说就是两边向中间推进,即由关中向陕南推进、由成都向川北推进、由xx一圈向渝东北翼推进。 3、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的建设要选准突破点,集中力量在关键部位求突破、谋发展,当前主要的突破点应当放在统筹对外大通道的建设和内部连接线的优化上,建设的重点区域应放在三个大都市圈以及陕南、渝东北、川北等“西三角”中间区域。 4、因地制宜。由于“西三角”涵盖的两省一市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不平衡,推进三地综合交通的大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在三个大都市区周边,以解决公共交通的便捷性、物流体系的完善、客货集散枢纽的建设等为重点,继续完善综合路网的建设;在三地结合部广大综合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应侧重做好中小城市之间快速路网建设以及物流中转枢纽建设等工作。 (四)交通财会 1、必须坚持制度创新。近几年的财会工作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理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创新,才能适应财政管理制度和交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持把财会规章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作为财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为交通财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必须坚持把服务行业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财会管理工作在交通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行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服务行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必须坚持依法理财和科学理财。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规范有序的财会环境予以支持,而且需要财会部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这就要求财会部门在坚持依法理财,的同时,必须运用最新的财会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国外、行业内外先进的财会管理方法,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4、创新理财思维、广开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交通运输财务部门和广大交通财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10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形势之下,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感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现如今也是对青少年及青年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调研山东中小学、大学等相关教育部门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以及人民感恩意识与道德实践活动能深入了解青少年及大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现状,从而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探寻感恩教育意识的着手点,帮助青少年,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学校完善道德教育理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感恩意识现状 学生感恩意识调查表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品质,俗话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学生们普遍认为,受人恩惠理应表示相应的感谢。但是,在感恩对象及怎样感恩方面,学生们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应感恩父母,而对父母表示感恩的方式仅限于做家务活或者好好学习以及挣钱孝敬父母;其次,近一半学生表示应感恩老师,但是很少学生会真正对老师表示感谢;再次,少部分学生表示出应对同学表示感恩,他们认为同学之间没有必要表示感谢,最后,对于其他较为陌生的人给予的帮助,学生们表示应知恩图报。 二、分析 当前青少年及大学生对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感恩意识较强,但仍存在不知感恩的情况,分析原因如下: 1、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个孩子的第一个教育者,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家庭的感恩教育对于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感恩教育家长调查问卷分析,当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对孩子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心理状况,对孩子的德育就更少了,这是当前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大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感恩意识的教育,而很少有家长选择以实际行动为榜样或与孩子进行民主的交流,而且,家长们觉得儿童上学期间的感恩教育活动都是形式主义,没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若提及与感恩相关的话题也都是教育学生工作后挣了钱孝敬父母,这是学生认为感恩父母要在物质上感恩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留守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大都跟随祖父母生活,备受祖父母疼爱,而祖父母对于这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以上总总情况,使得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缺乏责任感,于是只考虑自己,难以顾及他人,这些都是青少年感恩意识薄弱的原因。 2、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是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感恩理论,很少让学生真正实践起来,且多数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下进行的。 目前,学校对于学生道德行为方面较低,许多基本的文明习惯也被列为行为规范,学生只是一味的记背条文,而不从自身做起,更感受不到感恩的现实意义,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出现滑坡。 3、社会原因 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社会物质化倾向愈演愈烈。人们强调金钱的追求与享受,以至出现见人摔倒不扶怕自己学雷锋反被人坑的情况出现,社会对与感恩意识的宣传过于缺乏,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怀有崇高的感恩精神是不现实的。 三、建议 根据学生感恩意识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提高学生感恩意识,促进青少年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家庭的感恩教育 家长应以正确的标准评价孩子,须知,成绩好坏不是判断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孩子不应只追求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孩子以感恩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孩子不应一味的溺爱,有求必应,这样只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他人。 2、学校注重学生感恩实践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学校实践中,经常可以感受到的是为事务而操劳,对学生考分、评比、获奖等可见成果的关注而忽视了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提升。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升华为一种关怀,它比知识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自身的素质。具有关怀品质的教师,他们关注的目光不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指向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坚持他们的学业努力和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各个方面。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对个人的关心以及人际间合作的教育风格,对学生的智力行为会产生大量积极肯定的影响。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逐渐让学生意识到 关心他人实际上是关心自我的继续 ,从而使 学会关心 成为自觉意识的行为。 3、家长与学校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 作为社会人,青少年是否能与人和谐相处,关系到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指数。家长是家庭氛围的主导力量,父母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为孩子学习、理解和处理情绪提供良好榜样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职业,因此,与学生的交往能力便成为教师重要的职业技能。,它不仅关系到知识传授的效率,同时也关系到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善于沟通和理解应该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对话者。 4、让青少年走进社会,了解现实,感悟人生。 人是社会实体,社会现实能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适宜的情境,他们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青少年由于课业负担沉重,加之家长为其代劳一切生活琐事,使他们对社会及家庭缺乏真实的了解和本质的认识;对父母付出的辛劳没有感恩意识,不知道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深陷困境的人需要帮助,缺乏必要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和学校有责任通过组织一些 修身立人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以志愿者、社会义工的身份)到孤老病残家中送爱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在家帮父母做家务,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伟大;增强学生的爱国、爱人民的意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成长的感觉。 四、社会实践总结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被充分继承和发扬。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更应将这一品质充分发扬,落实到行动中去,以实际行动将感恩进行下去。 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篇11今天我没上学,爸爸没上班。下午无聊,爬山我不爱爬,又不想在家里呆。爸爸建议我们去xx做一个社会调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们自己两个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一、xx简介 xx为我县重要交通关口,为境内104国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萧江高速路口一个很便捷的路口。选择在这里调查,非常合适。 二、调查方法 开车到交通绿化带旁,不影响其他车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两个主要方向来的车,一人主要负责一边,分工合作。 三、调查目标 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测算每分钟平均车流量;二是统计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 四、发布结果 (一)每分钟平均车流量:120辆; (二)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全国各省、直辖市、区24种不同车牌地车牌,部队车牌1种,共25种。其实在最初的半个小时内就出现20种以上。其余时间重复,出现新的车牌地很少。 除了检测地:浙,本身,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附近的福建:闽、江苏:苏、广东:粤;比较少的为四川:川,重庆:渝,新疆:新。部队车辆只出现一次,即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