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借鉴 |
范文 |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借鉴 [摘要]为度过金融危机,回归实体经济,美国在经济上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美国再工业化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我们带来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再工业化战略的演变历程和实质,并结合美国再工业化的相关措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再工业化;制造业;借鉴;措施 一、美国再工业化 (一)演变历程 再工业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韦伯斯曾明确给出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之后,不断有学者结合时代特征对“再工业化”进行阐述。罗伊罗斯维尔和成特杰格维尔德提出“发展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科技特征的产业是转型的关键。”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制造业沦为“夕阳产业”的现象。据此,Amitai Etzioni提出过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是这个建议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20多年后,一场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的金融危机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的发展。2009年底,美国政府正式启动“再工业化”战略,希望通过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回归实体经济,避免产业空心化。 (二)实质 2009年4月奥巴马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岩上之屋”一词。他引述《圣经》中的比喻说,建在沙上的房子会倒掉,建在岩石上的房屋依然屹立。而这个牢固的岩石,就是制造业;重建房屋,就是进行再工业化。美国政府表示不会在国内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此可见,美国的“再工业化”不是产业的跳跃或者是历史的倒退。“再工业化”已经超越了以往的范畴,它将结合次贷危机后美国时代背景,在恢复传统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将战略定位在高端技术的制造业领域;以科技和模式创新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空间技术等产业。简而言之,就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实质上是一场产业革命。 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借鉴 美国实行再工业化不仅会对我国制造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全球产业发展潮流的领军者,其实行的战略走向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我们将借鉴美国再工业化以来的措施,结合中国制造业自身特点,对制造业企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重视制造业的价值,积极把握国家战略 制造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但近年来,“去工业化”已经成为常态,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促使他们重新重视制造业,推行再工业化。美国积极通过立法振兴制造业,如《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制造业促进法案》等,这不仅可以重塑制造业的优势地位,还全面加强了对虚拟经济的监管。我国鼓励并支持产业转型,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把握国家的发展战略,利用有利政策推动企业的改革,将战略机遇转化为企业的内部优势。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吸收可用人才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美国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具有一贯的优势,这与他们的企业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美国在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财政出现危机,仍保持相当高的科研投入,在2009年推出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800亿美元用于科研、教育等重点领域。2011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吸收了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要重视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一方面,企业必须加大科研费用的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为发展重点。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制造业的转型需求。 (三)走新能源发展道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能源紧缺、价格攀升、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美国将发展绿色能源作为再工业化的重点之一,在新能源计划中,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新能源开发研究,积极推广环保清洁的生产技术并多元化使用资源。而对于我国的制造业企业,资源环境问题则更为严峻。因此,企业应格外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统筹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以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进行了绿色生产。 (四)尽快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制造服务业 产业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尤其是开始出现以服务为主题、与工业生产联系密切的制造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在改变服务业的结构,而且推动了制造业的提升。产业融合在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的基础上,能为企业扩大规模和开发产品提供巨大的商机,形成开放性的产融体系和跨产业的优势。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从“竞争导向”转化为“消费者导向”,建立相关企业文化、制度和流程。特别关注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完美融合,才能为产业链增值。 (五)扶持先进制造业,把握时代发展机遇 奥巴马政府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核心,如纳米技术、生物制造,微电子研发等新兴产业,以实现智能化和高端化。我国制造业也应发挥学习效应,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美国的再工业战略所掀起的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也是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分工的重要调整阶段。企业应加强对新兴制造业形态的跟踪研究,结合优势寻找突破点,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国际合作机遇;同时贯彻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利用相对稳定的对外开放环境,巧妙运用WTO规则,积极应对频繁出现的贸易摩擦,保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1]杨书群.“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策略分析[J].实事求是,2014,(2):4245 [2]姚海琳.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浪潮:解读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2,(8):165171 [3]蔡勇志.“再工业化”背景下中国产业转型的思考[J].发展研究,2013,(11):6165 [4]廖峥嵘.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及其影响[J].国际研究参考,2013,(7):17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