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温庭筠《苏武庙》教案 |
范文 | 温庭筠《苏武庙》教案两篇 引导语:苏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温庭筠的《苏武庙》就是为表达作者对苏武所怀的敬意而而做,下面为大家分享两篇《苏武庙》教案。 《苏武庙》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古诗。 2、学习诗人运用描写、对仗、用典等表现人物的方法。 3、感受苏武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诗人运用描写、对仗、用典等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被扣留匈奴期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爱国挚情丝毫未减,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英雄气概。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生答:苏武)知道苏武的故事吗?(同学交流)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凭吊怀古诗《苏武庙》。 二、美读感知 1、(屏显)请同学们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有节奏美。 如:(屏显)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2、读后请思考,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思考交流) 三、美点寻踪 同学们刚才大概了解了苏武其人其事,(屏显)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流畅、有感情,要读出诗句的意思来。 1、边朗读,边翻译句子的意思。可讨论交流。 2、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美在哪里? 同学交流,教师点拨。如可以这样去思考(屏显): (1)用词美 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炼,真切传神,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这里有辛酸的追忆,有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种种情绪,一时奔集,难以言状,难以禁受。还有雁断”及表现被困匈奴不得归之痛,也表达苏武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等。 (2)对仗美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讲究,分别从时空角度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3)绘画美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是亲眼目睹的塞外之景,暗用典故,画面感强,形象表达苏武被困匈奴的孤独寂寞情怀。 (4)情感美 这首诗, 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更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是时代的需要。 四、拓展延伸 下面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屏显): 苏武 李白【唐代】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请同学们比较二诗的异同。 五、请同学们背诵课文,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绘画美,体味爱国主义感情。 《苏武庙》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2.领悟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重点: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新课 欣赏箫独奏《苏武牧羊》,教师介绍苏武牧羊的背景,导入新课。 2、展示自学目标。 二、学习新课 1、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 (1)教师板书,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魂销、茫然、雁断、丁年 逝川 (2)这首诗描绘那些场景?这几幅画面有怎样的组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这首诗中苏武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 (4)本诗的意境是怎样的?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开展自学研讨。教师走进小组,答疑释惑。 三、拓展延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再读诗歌,解释总结:我们阅读后的启示:苏武具有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忠贞不屈,心向故国,值得后人敬仰,歌颂。 同学们,在今天,我们应该学习苏武的什么精神? 四、齐读诗歌,体会意境 学生齐读本诗,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课后作业 背诵并准确默写这首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