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文言文《黄耳传书》原文注释翻译
范文

文言文《黄耳传书》原文注释翻译

《黄耳传书》文言文翻译: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发生了什么事。下面小编带来的文言文《黄耳传书》原文注释翻译。

黄耳传书

晋之陆机,畜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选自《晋书·陆机传》)

【文言常识】

旬。10天为“旬”,或称“一旬”。上文说“二旬”即20天,“五旬”即50天。所谓“上旬”、“中旬”、“下旬”,是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天为“上旬”,中间十天为“中旬”,后十天为“下旬”。十岁也称“一旬”,“六旬老人”、“七旬老人”等说法,意为60岁的老人、70岁的老人。

【文化常识】

驿路。驿路又称驿道。它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大道,犹如现代的公路——当然路面比现代的公路差多了。在驿路上每隔一段距离——比如或50里,或100里,设一个站头,叫“驿”。在驿站上备有马,叫“驿马”;备有马车,叫“驿马”。官府如有紧急公文要传送,或追捕要犯,送信的或缉拿的可利用驿马或驿车一站一站调换,迅速前进。

【译文】

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发生了什么事。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他的)狗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狗很开心,摇摆(它的)尾巴。陆机立即写了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狗经过专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休息(赶路)。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狗立即上路,(一路上)翻山越岭,直奔京城。(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狗(只用了)二十多天。后来狗死了,陆机(在家乡)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

注释: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黄耳:犬名。

书:书信。

官:做官。

名:命名。

驰:奔跑。

反书:回信。反:同“返”,返回。

息:停止。

余:多。

畜:养。

京师:京城。

疑:怀疑。

戏:戏弄。

语:对……说。

不测:没有意料到的(事情)。

携:携带。

盛:放。

系:绑。

即:马上,立刻。

冢:碑墓。

久:时间长。

取:取得。

名之曰:取名为。

驿:古代通行驿车的大路。

【成语释义】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áng ěr chuán shū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

【典故】

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晋书·陆机传》

【释义】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近义词】

黄耳寄书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