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米从哪里来》大班教案思 |
范文 | 《大米从哪里来》大班教案思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米从哪里来》大班教案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大米的产生过程,知道它的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教育幼儿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内容为秋天来临后大自然的变化,主要突出收获季节的成熟果实)、大米成熟的全过程课件。 2、水稻播种至收割的全部过程的图片。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观看ppt,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之后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秋天都有哪些东西丰收了?引出课题。 二、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 1、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之后出示米饭,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 2、组织幼儿看课件《大米的产生》。 师提问: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 3、与同伴交流、分享认知。 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酿甜酒。当然,大米还有很多的用处。除了直接做这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吃的食品。(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逐一出示) 三、再次播放《大米的产生》的课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如何磨成粉并制成这些食物的。 师幼讨论并由教师做小结,总结出大米的多种用途。 四、操作活动:小小厨师。 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做些好吃又好看的食品。 1、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厨师,好吗? 2、教师示范做做米粉制品,并带幼儿品尝,体验成功的乐趣。(观察老师用水和米粉,变米团) 3、鼓励幼儿造型好吃的米团,让幼儿当小厨师亲自动手制作。 师:你们想把米团变成什么? 五、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我们吃的饭是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师:你看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农村的田地里去看一看农民伯伯种地的情景。展示图片: 2、教师讲解:从春种到秋收,农民伯伯进行了许多的工作,他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禾苗施肥、浇水、灭虫、拔草,每天辛勤的劳动。那么这样辛苦的劳动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就是:种下一粒种子会收获很多粮食,农民伯伯把全国的土地和水田都种上种子、插上秧苗,没有一处地闲着,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粮食。 3、复习诗歌:《悯农》,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组织幼儿谈话:我们应该怎么爱惜粮食? 幼儿一:吃饭时不挑食; 幼儿二:不掉饭不剩饭; 提问幼儿:你能做到吗? 4、尝试理解《悯农》这首诗的含义,主要是要孩子同情劳动人民,知道农民的辛苦,珍惜粮食。适时结束课时。 5、配插图(略)。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