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亲人》语文教案 |
范文 | 《亲人》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看图学文是将图画和短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课文类型。图画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课文用文字反映图中的事物,通过看图学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从看图入手,看图和学文相结合,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亲人》这篇课文的插图表现的是苗族老奶奶高兴地用双手捧着“我”的头,热乎乎地脸紧贴在“我”的'脸上,笑眯眯地跟“我”说话,院子里挂满了床单和衣服。老奶奶身后立着一根拐杖。“我”身后的竹蒌、脸盆、棒棰和洗好的衣服,展现了汉族和苗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情景。 教学本课时,应该注意把图和文中的意境关系揭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在美中“读通、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理解词句表达图意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我国各族人民是友好相处,亲如一家的,学习课文中“我”和妈妈尊重老要,助人为乐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理清思路。 1、课文解题:(板书)“亲人”指的是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你有哪些亲人? 2、激发兴趣:看了这个题目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呢? 二、图文联系,导入情境。 1、看图,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引导学生从远到近。从背景到主要部分观察图画。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再看旁边的衣物,通过图上两个人的服装,看看他们各是哪个民族的,有多大年纪,在干什么? (2)、联系图上的景物,想想她们会说什么? (3)、看图,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再说说哪些描写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 2、补图。学习第四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的是“我”的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我”听了妈妈的话,决定多帮老奶奶做一些事,教材中没有描绘出这些情节,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记叙,让学生发挥想象,口头描述画面。 (1)、妈妈和“我”为老奶奶具体做了哪些事呢?(指名回答) (2)、从这些小事上,你有什么体会?(可以看出妈妈对苗族老奶奶的细心照顾和体贴) 3、绘图,学习一至三自然段。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讲的是邻居苗族老奶奶的生活情况,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合自己的理解加以描绘,然后集体评议。 (1)、指导朗读思考:课文通过哪些方面写出了老奶奶的生活状况? (2)、根据这三个自然段的描写,你能画出一组插图吗? (说明:从图到文,用图学文,不仅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而且在“看图、补图、绘图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方法) 三、品词析句,感受意境 1、独立学习,自行钻研。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阅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相互质疑,共同欣赏。课文中有许多词句准确地反映了人物的特性,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全班讨论、质疑,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是)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说明:抓住关键词句,实质上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扣住语言文字,品味出其中包含的意味,丰富语言的积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 四、朗读升华,体验情感。 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 1、有感情地朗读,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作题目? 2、朗读谈体会:如果你是老奶奶的邻居,你会做些什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