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
范文 | 人教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口述: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读课题。)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同学们看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些少数民族吗?你知道各民族有哪些特点? 教师提示: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备课资料中的图片、资料,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介绍作者 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重点指导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民族的词语: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好(hǎohà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hǎo 1、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如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2、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如您好、安好。3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3、容易、如好办、好使、好懂。 4、完成,完善。如办好了。5表示应允、赞成。如好!你干得不错。 6、很,甚,。如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 7、便于、如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 喜爱,与“恶”相对。如好奇、爱好、好高骛远。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如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②读一读:看着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好(hǎo)像一个大气球,三岁的小姑娘睁着大眼睛好(hào)奇地看着,妈妈发现了急忙拉她进屋。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新鲜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打扮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吸引。 好奇指粗大而结实。 招引绚丽,灿烂美丽。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粗壮修饰装扮出来的样子。 枝干树木的主干与旁枝。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学习“会写字”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晨、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晨、装”和左右结构的字“绒、服”,学生练写。 晨:上短下长,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日字头要写的短而扁。 绒:右边部分,“戈”横短斜钩长,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 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写的窄而长,右上横折钩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 装:上边的“壮”要写的略扁,下边的“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服装、校园、国旗、铜钟、教室、树枝、枝干、影子; (2)表示动作的词语:穿戴、打扮、敬礼、朗读、招引; (3)描写事物活人物的词语:鲜艳、敬爱、安静、好奇、古老、粗壮 练习运用:练习用服装、校园、教室说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样的词语才有新鲜感,鼓励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重点) 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知心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团结、美丽、祥和) 二、品读释疑 (一)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1、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预设: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板书: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 小结:不同民族的学生,尽管穿着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树小学,快乐学习,尽情玩耍,没有任何隔阂,是真正的融为一体。 2、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了什么?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什么?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从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鲜词句分别是什么? (新鲜感的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鲜感的句式:排比。)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4)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预设: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在小溪边喝水、梳理羽毛……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 (5)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想象画面写一写。 预设:操场上,“丢沙包”的同学玩得可真起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小结: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 (二)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这还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的学校)从哪儿看出来?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从“绚丽”一词读出。“绚丽”的近义词是“美丽”。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想象画面。 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小结: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三)这是一所祥和的小学 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觉得新奇的词语或者句子。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小组交流:读到这些词句你眼前出现的画面? (边读课文边想象,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学生不同方式向小鸟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师问候的画面,以及敬礼的样子。)(新鲜感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时,书上的文字进入眼睛的同时好像变成了一幅幅画,出现在眼前。这种方法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到将来你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想到这些句子。读课文时想画面可以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与描述画面一样的生活场景、可以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 小结: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真是一所祥和的学校。 三、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板书:民族团结友爱) 四、学习写作方法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排比手法的运用。)请找出相关语句。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的修辞使文章读起来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比如上句写出了学校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小学团结欢乐的特点。 3、运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1)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2)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不得少于三项,彼此为并列关系。 4、照第1自然段的样子,用上“有…有…有…还有…”写一个排比句。 预设:公园里的人真多,有玩耍的小孩、有锻炼的老人、有认真看书的少年、有热恋中的情侣还有热衷于摄影的摄影师。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文中的写法,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练笔,读写结合。】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六、主题延伸 1、边疆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什么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欢乐?(因为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请同学们学唱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七、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孔雀舞》《落满霞光的竹林》 (一)阅读《孔雀舞》: 1、说说《孔雀舞》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从短文中找出描写喊凤和小孔雀深厚感情的句子。 (二)阅读《落满霞光的竹林》,完成趣味语文。 1、请用一个词概括句子的意思或心情。 (1)这个傣家小姑娘的心里,像有一群花翅膀喜鹊做了窝,关不住的笑啊,飞上眉梢,溢出嘴角。——(快乐)或(眉开眼笑) (2)她的眼睛蒙上了薄薄的雾,笑声也失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了。——(悲伤) (3)依香给自己的嘴巴上了锁,旁人就是挖空心思也别想猜着。——(守口如瓶) 2、“泉水清亮,没有小依香的眼睛亮;芒果甜蜜,没有小依香笑起来甜蜜。” 这句话作者用了(b)的写作方法。(a比喻b对比c拟人) 八、当堂检测(选做) 1、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材课后题第2题。) 2、读到“绚丽多彩”,我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 九、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课间十分钟》《民族团结之歌》,完成《点拨》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 (1)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所来自大青树下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这所学校的孩子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那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示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