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寓言》课文教案 |
范文 | 《寓言两则》课文教案范文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毫不示弱、威胁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寓、焦、勃、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心情和语气。 3.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表演和讲述,初步感知寓言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表演、讲述,感知寓言形象。 预习单: 1.读准生词,理解生词,完成课后描红。 2.读通课文,查找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交流一下。 说说你们对这些寓言故事的感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流传了有两千多年了,分别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战国策 燕二》这两本书。 2.谁来读读两则寓言的题目。(指名、齐读。) 二、预习检测 1.请小老师到前面来,把生词带领大家读一遍。再指名读,纠正字音。 2.你们理解了哪些词义,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点拨理解词义,相机渗透方法。 3.描红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笔画不容易写好,提出来,交流。 相机指导:寓、焦、疲、勃的书写,临写两遍。寓的最后两笔要写规范,焦的四点底的写法,疲的撇、捺要舒展,勃的左边子的提笔要写准确。 三、走进故事 1.同学们,故事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请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拨: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宋国的农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快点长高,于是就把禾苗一棵一课地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鹬要啄食蚌,却被牢牢地夹住了嘴巴,它们相持不下,互不相让,被渔夫轻易地捉住了。 交流、点拨、点评、提升。 2.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展示朗读。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寓言,读好重点语句。师生共评:读出焦急的心情和兴致勃勃的语气,读出鹬威胁的语气和蚌得意洋洋的语气。 (2)自由有感情地练读。男生女生赛读。 3.同学们,故事很有趣,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或者自己讲述的方式来使故事留在我们的心里。 讲故事和表演要注意什么?(可以补充语言,加入形象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点拨:农夫来到田边,他会对禾苗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农夫和儿子有怎样的对话呢?渔夫捉住鹬和蚌的表情、语言会怎样? (学生自主准备表演、讲述。) 4.指名展示,师生共评。 四、总结 同学们,我国古代寓言是充满智慧的,寓言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和《一课一练》中的字词部分。 2.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对寓言角色作出评价,明白农夫和鹬、蚌傻在哪儿。 2.揭示寓意,说出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成语意思。 3.自主探究,找到两则寓言的相同之处。 4.拓展阅读,对照古文、寓言,初步感受寓言文化的特质。 教学重点: 对寓言角色作出评价,揭示寓意。 教学难点: 把握古代寓言的相似之处,感受寓言文化的特点。 预习单: 1.查找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意思。 2.拓展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2.同学们,请用简短的话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寓意 1.寓言是我国古老的文学,它充满了智慧。我们的先人想通过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智慧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农夫和鹬、蚌的身上。请你评价一下他们,也可以说说自己读了故事后的感受。 交流:预设,农夫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按禾苗生长规律去做,不能操之过急。追问:身边有没有这样不顾事物生长规律,操之过急的现象呢? 鹬蚌不应该这样互不相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追问: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相似的事情呢? (配乐讲述故事: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 2.这样的故事流传了二千多年,宋国农夫、鹬和蚌也早已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寓言故事的题目成了成语,流淌在我们的文字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广泛运用,这就是经典的文化。 我们来交流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意思。 3.像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读读资料中的故事。挑选一则来讲一讲。 指名展示、点评。 三、对比探究 1.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寓言,让我们擦亮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这么多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可以用笔在文中语句旁圈圈画画,写写关键词,想好以后可以小组交流。 预设: (1)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有趣、寓意深刻、给人启迪。 (2)古代寓言都已经成为成语被广泛运用。 (3)寓言故事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而且这些形象具有反面的讽刺意味,即角色共有的傻。 (4)语言生动、有想象的空间,适合讲故事和表演。 指名交流。 2.寓言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不仅我们国家,古希腊、印度都曾出现过优秀的寓言作品,我们来欣赏两则。 (课件显示伊索寓言和印度寓言) 学生自读,总结特点。(伊索寓言以动物为主,结尾揭示道理。印度寓言就是民间的故事。) 四、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中的阅读练习。 2.尝试自由创作寓言故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