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范文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1一、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的有名,缘于其非同一般的励志作用。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 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其实我自己背书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没有像吴先生那样去总结罢了。 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三、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大声诵读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事业上要想成功,就要经历磨难或者挫折。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在这段时间里,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走下讲台,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给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1)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a、读准字音;b、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如读第2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读的环节相当重要,它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放声朗读则是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使他们心无旁骛的最好方法。通过这几轮读,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已基本上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为随后的“知”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读第1段 第1段的内容和写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读的程序是: 1、指定让一个男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符合老师所提出的朗读要求,后进行评价。 2、齐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从中悟出文章列举6位名人的意图。 3、让学生提问,引导启发学生解答。 4、老师归纳性提问,引导学生抓本段重点。 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渐渐明确:①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过不少苦头;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④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二)教读第2段 这一段是名句,反复地读、熟读成诵是重点,而熟读成诵了,就收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 1、指名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发表评论。 2、全班女生读,依然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读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师引导男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4、提问,培养发现问题(质疑)的能力。 5、老师启发性板书:(附文后) 解释:所有加点的字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6、让学生合上书本,看黑板,读出课文第2段,共二遍。 7、老师擦掉板书,让学生背诵第2段。 8、师:以后,每当我们在学习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难,都要怎么样去做?(引导学生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三)教读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说,最后熟读成诵。(具体过程略) 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悟到了读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后面对困难一定不能泄气,而要勇于面对,并设法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适度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渐渐懂得: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2一、初识课文,自然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翻译为“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 ” 出示学习目标:美读课文、理解文意、评价手法 二、自学指导 1、听读,掌握句子节奏。 2、自由朗读,读顺课文。 3、结合课后注释和有关资料,疏通重点字词意思、文意。 4、初步读懂了什么内容?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同桌交流。 5、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 1、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加强朗读指导。 2、齐读课文,重点指导重点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所不能。 3、检查学生对文章字词、句子、文意的理解。 4、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出生贫贱、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5、由此,我们得到的人生感悟是: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砺,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6、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7、请举一个现代人经过逆境磨炼成才的典型事例。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遭受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等音乐作品。 8、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经得起考验的有志人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的人) 9、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10、再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等到曾益其所不能。 11、这一大句阐述的道理是什么?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12、最后一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3、最后一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17、文章的论据思路是怎样的?(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从点到面)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什么道理? (要有忧患意识、逆境成就人才、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9、本文和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是议论文,都运用了道理论证,都属于治国理想的议论文。 不同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属于道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有举例论证,又有道理论证。 四、挖掘美点 文章有不少美点,美在哪里呢?(排比美、对称美、结构美、论据美、思想美,美在详略得当、美在短而精辟) 五、拓展延伸 1、温总理在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说过“多难兴邦”,你认为这句话与什么有关?(忧患意识) 2、辩论: 辩题⑴ :是否有忧患意识 正方——我方认为不管从个人、集体乃至于国家,都应该有忧患意识。 反方——我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安、军力强大,不应该有忧患意识。 辩题⑵:环境与成才(选这一论题辩论) 正方——逆境对成才更有利 反方——顺境对成才更有利 4、分组准备,教师指导结合名人和生活中的例子做论据。 5、展开辩论。 6、今天我们以“环境与成才”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说出了各自的理由,认识到了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人才,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六、总结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更美好,使未来的日子更幸福?(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提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优秀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理解文意。 2、熟读成诵,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合作探究学习,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德育目标 增强忧患意识,滋养乐观态度,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学难点: 当堂成诵,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为主,学生为主,合作探究为主。 教学板块: 朗读——解读——赏读——背诵。 教学过程: 序曲:资料激趣,简介作品 1、多媒体展示二则资料 为什么? [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们将一只青蛙丢进沸腾的开水中,青蛙奋力一跃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越升越高,青蛙浑然不觉,最后竟被煮死了。]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某医院,一名新护士值班,看到衰竭的病人呼吸十分困难,用目光无声地哀求她——请把氧气瓶的流量开得大些。出于对病人的怜悯,又加是夜半时分。于是她想,对病人有好处的事,医生也该同意的,就在不曾请示医生的情况下,私自把氧气流量表拧大。气体通过湿化瓶,汩汩地流出,病人顿感舒服,眼中满是感激的神色,护士就放心地离开了。那夜,不巧来了其他的重病人。当护士忙完之后,捋着一头的汗水再一次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那位衰竭的病人,已然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两千多年前,孟子早已对此作了诠释,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在滚烫的沸水中能逃生,在慢慢变热的温水中自由自在、游哉悠哉,最后丧生了;稀薄的氧气让病人无恙,高浓度的氧气却让病人在安然享受中丧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悄无声息的逝去了)(展示课题和解释:忧愁患难能极激励人奋发,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受能使人死亡。)我们不仅赞叹古人的智慧,能将事理阐释的这样精确,孟子是什么人呢? 2、作者作品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被称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接下来我们就欣赏《孟子》中的这篇千古奇文。 本篇课文的学习分四大板块进行 一、自主散读,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3遍。第一遍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子音,第二遍结合课下注释读顺语句,第三遍试读出抑扬顿挫的美感。 2、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学生根据字音、停顿、抑扬顿挫的美感三个方面评价同学们的朗读。) 3、老师示范吟诵课文。 4、学生大声齐读课文。(尽量读出文言的美,体会古文言的美) 二、理解细读,合作释疑。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自由讨论交流释疑。 2、小组提出遗留问题,集体合作解决疑难。 (第1、2步中穿插解决字词,注意对重点字词尤其是活用的词的准确把握和积累) 三、深入赏读,探究思路。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文中你觉得有特点的段落或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试着说说喜欢的原因。(可从内容、论证方法及效果、修辞等方面谈。)示例: ①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6位名人的事例,(师: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师:读一读,感受6个事例放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很有气势,不仅琅琅上口,也很有说服力。 ②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它的著名,缘于励志作用。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才干。第二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 ③第三段也是名句,它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④第四段点出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学生合作,试理出本文论证思路(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特点) 3、小结:(媒体展示文章思路) 本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炼,这谈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一样,最后推出论点。 4、学生按文章思路图试背课文。 5、(媒体展示)七嘴八舌谈收获:学了本文后,在议论文写作方面,你学到了什么?请以“我学会了……我知道了……我了解了……我感受了……”开头说一句话。(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等方面谈)示例: 我学会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方式,这种论证方式可以使文章结 构清晰,富有说服力。 我知道了排比概述的多个事例的连用,既能增加文章气势,又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我感受了孟子散文句式工整、表意蕴藉、富含哲理的特色 四、背诵涵咏,积累提高。 1、自由背诵,同时在笔记本上积累喜欢的句子 2、齐背课文(尽量背出孟子散文特有的气势,背出文言美感。并感受这种美。) 尾声: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你觉得孟子说的有道理吗?如果有,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证明他的观点吗? 2、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4一 、教学目标: (一) 德育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二) 智育目标: 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 (二)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两分钟时间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二、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版述学生读错的字词并解释: 畎(quan)亩:田间水沟 付说(yue) 曾(zeng)益:同“增”,增加 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出题检查掌握情况: (学生圈点勾画出颖难字词,并且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A、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B、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C、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是: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学生如果还有疑难,可以让他们举手示意,老师再加以疏导,共同解决。 3、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一、 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 分析课文第一段: 1、请一学生示范朗读第一段,并请另外一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2、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4、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三、 分析课文第二段: 1、第一段是记叙,那么第二段属于什么? 议论 2、一学生示范朗读,并请另一同学翻译,老师给予纠正出现的错误。 3、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练意志,增加才干。 4、背诵第二段(采用抽查一两个学生的形式) 四、 分析课文第三段: 1、一学生示范朗读,另一学生翻译 2、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 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五、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 当堂背诵课文 七、完成练习(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