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语言教案 |
范文 | 大班语言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生活中离不开有益的洞洞,积极探讨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打有用的洞。 3、引导幼儿去关心爷爷奶奶的退休生活。 活动准备 1、《爱打洞洞的老爷爷》PPT,故事录音。 2、幼儿对火车检票员的工作有所了解。 3、皮带、穿起来的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和你们一起听一听、看一看。 2、出示图一,“就是关于这位老爷爷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内容。 1、理解故事上半部分。 图一: 师: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位老爷爷,看到老爷爷手中的东西了吗?这是检票夹。“原先,老爷爷是火车站的检票员……,现在老爷爷退休了,没有车票让他打洞洞了。” 提问:原先老爷爷是干什么的?什么叫退休? 图二: 提问:你觉得为什么花的叶子上有这么多洞洞?你怎么知道这些洞不是虫子咬的? 图三、四 提问:为什么这些菜只能卖给老爷爷? 为什么刚才老奶奶问老爷爷花的事和听见重重的敲门声,老爷爷都当没听见? 图五、六: 提问:这次谁来找老爷爷,为什么? 图七: 提问:为什么卖扇子的哥哥也来找老爷爷?扇子上打了洞会怎么样?(用手做扇子尝试) 图八:教师讲述 图九: 提问:老爷爷怎么了?老爷爷为什么会生病? 2、理解故事下半部分 图十: 提问:小兔妹妹为什么带着礼物来看老爷爷? 师:原来不是所有的洞洞都是不好的,小兔裙子上的洞洞让她的裙子变得更漂亮了。 图十一: 提问:河马叔叔为什么带着礼物来感谢老爷爷? 为什么多亏老爷爷帮它的皮带打洞,不然就会出洋相?(河马叔叔太胖,皮带洞不够用,裤子会掉。)出示皮带讲解。 图十二: 提问:看谁来看老爷爷了?为什么? 图十三: 提问:你觉得小猫想请爷爷做什么? 图十四: 提问:瞧,谁来了?她来干什么? 图十五: 提问:呀,谁又来了?猜猜卖菜的伯伯这次来干什么? 图十六: 提问:卖手绢的婶婶又来干什么?你觉得有洞洞的手绢可以装饰在哪里? 图十七: 提问:卖图片的姐姐为什么也来了?(出示打好洞穿起来的书)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师:原来洞洞打在合适的地方还是好的。 图十八、十九: 提问:为什么老爷爷能打洞洞就每天乐呵呵的? 三、为故事字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请你完整听一变这个故事,想想可以给这个故事取什么合适的名字。 出示故事封面。 四、了解生活中有益的洞洞 1、故事中老爷爷给许多东西打洞洞,哪些洞洞是受欢迎的.,哪些洞洞是不受欢迎的? :原来不是所有的洞洞都是讨人厌的,我们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有趣、有用的洞洞的。 2、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拿什么东西让老爷爷打洞洞,为什么? 五、引导幼儿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 师:我真为老爷爷感到高兴退休了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们的爷爷奶奶退休了吗,如果他们也觉得无聊,你会建议他们做些什么有意义、有趣的事让他们快乐起来? “仔细想想,有许都事都可以让自己快乐起来。” 六、|延伸 洞洞还有许多作用,你可以回家找找家里还有哪些洞洞,它们在哪,有什么作用? 大班语言教案 篇2活动目标 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 经历儿歌的学习,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基本特征,并对花进行描述。 引起对植物开花的现象的兴趣。 能分析儿歌,培养想象力。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基本特征,并对花进行描述 难点: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1、师幼问好,做律动《我心爱的小马车》 1分钟 小朋友好 老师好 激发兴趣 2、谈话导入 1分钟 小朋友,你在家里都看过哪些漂亮的花啊?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幼儿1、月季花 幼儿2、荷花 幼儿3、君子兰 为幼儿学习儿歌做铺垫 3、理解儿歌 8分钟 老师也见过很多很多的花,现在啊,老师这里啊,有一首儿歌,儿歌里面就讲到了一年四季开的花,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就把这个好听的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多媒体图片,老师讲儿歌。 观看多媒体中各种花的图片 展开儿歌情节 1、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图片中都见过哪些花? 幼儿1、水仙 幼儿2、牡丹、杜鹃 2、图片中的花都是在不同月份开放的花,谁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份呢? 幼儿1、11个 幼儿2、12个 幼儿3、12个 3、对,是12个月。从一月到十二月(课件图片),师读儿歌:《花开歌》 幼儿:自己边听边跟着说 加深理解 4、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幼儿分组练习儿歌 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从中知道各种花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5、师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幼儿练习儿歌 幼儿:小火车快点开,一开就到我这来。 6、男、女生比赛练习儿歌 幼儿比谁读得有感情 7、找幼儿读儿歌,教师用录音机给生录音。 幼儿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8、活动结束: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再念《花开歌》 幼儿大声读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9、儿歌:花开歌 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带头上;七月荷花浮水面;八月桂花腌蜜糖;九月菊花迎秋风;十月芙蓉斗寒霜;十一月山茶初开放;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幼儿边看多媒体边读儿歌 10、幼儿稍事休息 幼儿自由读 发散幼儿思维,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4、放歌曲 2分钟 师幼自创动作 领域的整合 5、媒体课件图片 2分钟 出示各式各样的鲜花 6、幼儿选自己喜欢的花,并把它画下来。 5分钟 把你喜欢的花画出来 画自己喜欢的花 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展示幼儿作品 1分钟 把你的花介绍给小朋友们 幼儿1、爬山虎 幼儿2、串红 幼儿3、虎皮兰 活动(自我)反思: 1、教学目标简单,可能在设计词组的时候存在不足。 2、因为本课孩子们没有见过的花很多总怕孩子不会,不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有些紧张,话说的较多。 3、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练习儿歌一块方法灵活,读得方式很多,学生对儿歌的掌握情况明显较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的内容。 2.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 1. 出示大象图片。问:这是谁?大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为什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 2. 出示小猴图片。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尾巴你想干什么? 3. 出示长颈鹿图片。问:这是谁?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脖子你想干什么 二:学习朗诵诗歌 1.有一首诗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师示范朗诵一编。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 3.师幼一起朗诵2编,边朗诵边表演。 三:创编诗歌 1. 幼儿以4人一组合作创编一段诗歌。(讨论) 2. 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 3. 师幼整理诗歌。 大班语言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认真完成任务的道理。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词汇:难为情、趟。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丰富有关马、磨坊的知识 经验物质准备:老牛、小马、小松鼠图片、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依次出示动物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依次出示老牛、小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动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运用难点前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老牛、小松鼠对很水深浅的理解)分析: 他们之中谁最高?谁最矮?小马呢? 过渡语:今天小马要帮妈妈驮麦子,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 二、 教师完整清讲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分段讲故事,帮助幼儿分析故事内容分析: 1、老马交给小马一个什么任务? (把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 2、在送麦子去磨坊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牛是怎样说的?小松鼠是怎样说的?小马是怎样做的? 4、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 5、小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小伙伴? 6、老牛和小松鼠说得对吗?(解决难点,理解大与小,深于浅的相对性,无论是老牛还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体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浅,所以他们两个说的都对。)这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马难为情地说"中断,"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丰富词汇:难为情)妈妈是怎样说的?小马最后过河了吗?"趟"是什么意思丰富词汇:趟 四、看动画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五、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拓展:听完《小马过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当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活动反思: 《小马过河》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希望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当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同样一条河,老牛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2.如果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总之,《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只有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我总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 大班语言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说诗歌。 2、学习词汇:香甜、清凉、欣慰。 3、结合"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增进亲子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理解"妈妈的心可真大",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母爱。 活动准备: 课件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人,她有这么一颗心,这颗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装下一个孩子,装下这个孩子所有的快乐、伤心。等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这颗心,还是能把孩子装下。猜猜看,谁会有这样一颗心?(妈妈)妈妈的心为什么可以装下这么多呢? 二、教师示范朗诵诗歌第一遍。 提问: 1、你还记得诗歌的名字吗? 2、妈妈的心大吗?诗歌里怎么说的?妈妈的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谁呢? 三、结合课件,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当我饿的时候,妈妈怎么做的?出示蛋糕图片 2、当我热的时候,妈妈做了些什么? 3、当我冷的时候呢? 4、生病的时候呢? 5、当我长大了懂事的'时候呢? 6、妈妈为孩子的成长操了那么多的心,所以诗歌里说"妈妈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装下"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妈妈,总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里边,时时刻刻的关心着孩子,爱着孩子,所以我们说妈妈的心可真大。 学习朗诵诗歌: 让我们来学习朗诵这首好听的诗歌,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讨论: 1。这首诗歌要怎样朗诵才好听呢? 2、看课件跟诵一遍。 3、幼儿跟课件尝试自己朗诵一遍。 五、话题扩展:我的好妈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心中最珍贵的宝贝,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但她们却不会挂在嘴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吧! 2、妈妈这样关心爱护孩子,那孩子应该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3、师生共同小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做最让妈妈骄傲的宝贝! 大班语言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讲述 2、丰富词语“凶猛、惊慌、撒腿就跑、架、又快又稳” 3、喜欢看图讲述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情绪。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4副图片、对话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4副图片,这4副图片组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来听一听。 二、分段出示图片讲述 (一)出示图1 1、初步讲述图1 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具体讲述图1 提问: A、这是只怎样的大老虎(凶猛),看到小兔后会怎么说?(出示对话框) B、小白兔看到老虎后流露出了什么样的表情?又会怎么做呢?(惊慌、撒腿就跑) C、跑啊跑啊,跑到了河边,看到了谁在干什么?小兔子会怎么说?(出示对话框) 3、幼儿完整讲述图1 4、教师完整讲述图1 (二)出示图4,揭晓悬念 师:大象伯伯会帮助小兔子吗?最后小兔子有没有被大老虎吃掉呢? 小结:三只小兔子又高高兴兴地生活在森林里。 (三)出示图2 1、幼儿讨论大象救小兔的办法 师:大象伯伯会怎么去救小兔呢? 2、教师根据图片总结大象救小兔的办法 师: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大象救小兔的办法,来看看图画中的大象是怎么去救小兔的呢? 小结:大象伸长他的鼻子,翘起尾巴。整个身体就像一座桥架在河面上。(架)小兔又快又稳地走过了桥。 (四)出示图3 1、大象怎么对付大老虎 师:小兔子们都安全的到达了河对面,大象又是怎么对付大老虎的呢? 小结:大象卷起他的长鼻子,在河里猛吸了一口水,对准大老虎,用力地喷去。 2、师幼共同表演大象的动作 3、大老虎又是怎样的呢? 师:大老虎四角朝天,一边还喊着“饶命啊,求求你绕了我吧……” 三、完整讲述 1、幼儿完整讲述 2、教师完整讲述,汲取经验 四、给故事取题目 师:请小朋友给这个故事来取个好听的名字 五、延伸活动:评价故事中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故事中,我最喜欢大象伯伯,他是一个助人为乐,足智多谋的人。 【活动反思】 《大象救兔子》这是一个看图讲述活动。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但大班幼儿往往已不满足于单纯的听故事,而是试图借助图片去想象、思考,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并向他人讲述故事内容。新《纲要》中要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此,我通过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启发幼儿在理解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分析图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图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创编故事情节和讲述故事的内容,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排图讲述《大象救兔子》中,我根据故事的情节出示图片,先让孩子对画面有感性认识,运用描述性问题,“图上有谁?”、“它们在做什么?”、“小兔子是什么表情?”,让孩子描述画面中的景物、角色、动态,在孩子们对画面作出初步、基本的理解,然后以设问的方式来展开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最后怎么了?”“它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等,对画面进行综合判断。然后,运用推想性问题,如“它会怎么说?”、“心情是怎样?”等,对画面外在内容进行推想、分析和判断。与此同时,还结合“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等分析性问题使讲述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开展。最后,采用大图片与小图片相结合、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等方法,使孩子能主动去看、去想、去说;使孩子参与机会多、讲述顾虑少;从而孩子的讲述就有头有尾,有情节有过程,孩子说话也逐渐做到了言之有序。从而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孩子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孩子创造力的始发因素。仔细观察是讲述的前提,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才能有把握的去讲。不管是单幅,还是多幅,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环境、人物,细看人物的表情、动作,领会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分析和合理构想。在每次活动中,我都引导幼儿充分地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为讲述做好准备。 在排图讲述《救小兔》活动中,在幼儿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幼儿开始讲述。但幼儿的讲述思路较为混乱,急于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也有个别幼儿流水帐式的讲述,重点不明确。于是,我请他们讲一讲 “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通过这些提问使幼儿对画面外的内容进行有根据的猜想,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在讲述中,幼儿一般会简单表达,但在语句的丰富性方面要经过教师有意识的提示、引导,幼儿才会去扩充自己的语言,在个别幼儿讲述后我提问:“小鸟是怎么飞的呢?”,就给幼儿较多的表达空间,给予幼儿回忆、学习词语的机会。同时也是幼儿间互相学习的好机会,一句优美的语言,一个正确的动词,经老师的肯定、表扬,会成为幼儿间追逐模仿的对象。 大班语言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夜晚工作的人的了解以及曾经在夜晚看到的事情。 2、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画面进行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热爱、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活动重点: 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夜晚工作的人的了解以及曾经在夜晚看到的事情。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画面进行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绘本图书。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本书吗?这本图书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绘本的名字《夜里什么人不睡觉》。 2、这本书钟老师也放在阅读区角里了,我们在阅读区了解到有很多人夜里不睡觉,他们在夜里工作。这本图画书中就介绍了这些在夜晚工作的人的事情。 二、引导幼儿读图。 1、(出示第8页),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 2、这么宁静的夜晚,人们都在干什么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去睡觉了呢?有没有谁晚上不睡觉呢? 3、(出示第10页),我们来看看,夜里谁还在忙碌?他们在干什么? 4、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护士是怎样给病人打针的?他们是怎样抬单架的?(迈开大步) 5、(出示第12页)我们看看还有谁晚上不睡觉?你们做过火车吗?夜晚当火车在大地上奔驰,你们在干什么呢? 6、可是夜晚火车上还有人不能睡觉,你知道夜晚在火车上不能睡觉的人是谁吗? 7、他们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原来在火车上不能睡觉的人有火车司机和乘务员,他们为了把旅客和货物运送到四面八方,所以他们必修在夜晚辛勤的工作。) 8、夜晚除了火车司机和乘务员在辛勤工作,不能睡觉,我们看看还有谁也在夜晚不能睡觉。 9、(出示第14、15、16、17页),谁来说说你在图上读到了什么?谁在夜晚不睡觉?为什么他们在晚上不能睡觉? 10、小结:原来夜晚不能睡觉的还有飞行员、空姐、舵手,他们为了把旅客平平安安的带到世界各地,所以在夜晚不能休息。 11、夜晚不睡觉的人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出示第18页),谁发现了图中的.秘密?请你说给大家听听吧。(这幅图里有两幅图小图) 12、这里讲的是从夜晚到白天发生的事情,我们先看夜晚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车,清洁车,为什么清洁车要在夜晚工作?) 13、小结:原来清洁工人每天夜晚开着清洁车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把地扫的干干净净,白天让我们的小汽车在清洁的路面上行驶,让小朋友在干净的道路上高高兴兴上学,如果没有清洁工人夜晚辛勤的工作,我们的城市就没有这么整洁、漂亮,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 14、还有谁也像他们一样幸苦呢?(出示20—21)你能把这里发生的从晚上到白天的事情说一说。 15、引导幼儿读图。小结:原来我们每天早晨喝的牛奶,吃的面包,都是送货员和面包师傅夜晚幸苦工作做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昨天夜里的幸勤劳动,我们大家就不可能喝到新鲜的牛奶,也不能吃到新鲜的面包。 16、在静悄悄的夜晚有这么多人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大家服务,真的好辛苦,(出示第22—23)谁能把你在这幅图里读到说给大家听听? 17、小结:我们每天看的报纸都是报馆编辑和印刷工人夜晚辛苦工作印出来的,如果不有他们夜晚加班加点的工作,我们就不可能读到最早的新闻。 18、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夜晚不能睡觉,辛勤工们的人们,当我们悍然入睡,做着甜甜的美梦时,他们正在边疆保卫我们伟大 的祖国,为我们站岗放哨,他们又是谁呢?(出示第24—25)页。 19、引导幼儿读图,小结:对了夜里不能睡觉的人还有我们的边防战士和人民警察,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在夜里站岗放哨,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富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三、完整欣赏 今天我们读了一本既感动又充满爱的书,让我们再次听听他们感人的故事吧! 效果分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