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范文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2、翻译第二段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呢?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七、作业布置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3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 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导语 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习王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背景简介]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内容分析: [板书设计 ]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⑴、讲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们能不饮酒赋诗吗: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总结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⑵、讲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⑶、讲读第三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明确: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 : “序,绪也。” 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兰亭集序》摹本。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3.研习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后来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2.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 3.王羲之其事 (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2)王羲之爱鹅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 (3)以书换鹅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三、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四、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五、整体感知 1.放录音,辨识字词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2.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六、研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七、课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八、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九、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略)。 二、研习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稍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三、研习第4自然段(第三部分)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四、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4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期。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六、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七、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九、相关资料:《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十、课文及翻译 1.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6一、课文悟读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3.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学习:“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1、2,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①。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齐彭殇(shāng) 趣舍万殊(qū) 流觞(shāng) 癸(guǐ)丑 游目骋怀(chěng) 修禊(xì)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 明确本文层次。 板书: 1、记叙兰亭盛况 2、抒发人生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⑴,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1、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板书明确: 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2、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学生发言。) 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⑵,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悟言一室之内 (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 (躁) 欣于所遇 (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6、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言) 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8【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 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 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 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 所以:用来。 ⑶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 极:穷尽。 ⑸ 娱:乐趣。 ⑹ 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 与:结交,交往。 ⑵ 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 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 或:有的人。 ⑵ 晤言:对面交谈。 ⑶ 因:就着。 ⑷ 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 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 趣:通“趋”,往,追求。 ⑵ 曾:竟,乃。 ⑶ 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 之:往,到达。 ⑸ 系:附着。 第四句: 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 向:以前。 ⑵ 俯仰:时间很短。 ⑶ 犹:尚且。 ⑷ 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 况:何况。 ⑹ 修短:寿命长短。 ⑺ 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 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 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 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 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 固:本来。 ⑵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 述:陈述,创作。 ⑵ 所以:……的原因。 ⑶ 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⑴ 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 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① (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②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多媒体显示: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多媒体显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多媒体显示: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③ 《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并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正确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抓住几个鉴赏点,感知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感受文美中,增强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为何由“乐”转“痛”。 难点:理清作者感情脉络及其原因:感受作者感情倾向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生命观点的认识。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问题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媒体设计: ppt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说明性文字。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成文的经过、出版或写作的意旨、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 2、作者: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yí),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3、时代背景:东晋时期国势日衰,当时统治严酷,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们大多不求进取,往往崇尚老庄,认为生即死,死即生,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道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早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4、“魏晋风度”:作为魏晋时期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的风流自赏。他们“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魏晋时代长期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 二、课前检查与验收 1、文学常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如《兰亭集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如《送东阳马生序》。 2、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形作名,贤人。 死生亦大矣:形作名,大事。 一觞一咏:觞,名词活用动词喝酒。 极视听之娱:动词活用为名词,视觉听觉。 齐彭殇为妄作:意动,把……等同。 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作一体。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动。 游目骋怀:使…奔驰(使动用法)。 三、初读文本 任务:课文一二段以及第三、四段中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字眼分别是什么? 朗读指导:誦兰亭之音 第一二自然段:“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要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第三段: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哉”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第四段:“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明确:“乐”、”痛”、“悲”。 四、品读课文 1、品读课文第一二段 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贤主、嘉宾)。汤显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请同学们想想此次兰亭集会四者并具了吗?如果四者并具,那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1、品读课文第三段 本段作者饱蘸浓墨、蕴含深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同学们思考作者“痛”之由有哪些?然后小组交流。 背景补充:当时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有人“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有人“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虽“静躁不同”,但“终期于尽”。 3、品读课文第四段 作者的情感由“痛”转“悲”,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何而“悲”呢? (组内探究提示:由三类人的情况来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五、探读课文 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苏联〕别林斯基 1、王羲之的“痛悲”仅仅是因为个人死生吗?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2)背景:东晋时期国势日衰,当时统治严酷,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们大多不求进取,往往崇尚老庄,认为生即死、死即生,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道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结论: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世俗社会的否定。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由个人死生之痛悲转而关注身边社会的情怀。) 如果我把全文情感概括为由乐到痛到悲,大家有异议吗?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汉武帝《秋风辞》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虽然从“乐”到“悲”跨度比较大,但我都是用“兴尽悲来”“乐极生悲”来宽慰自己的。但最近,我再读文本,发现王羲之的“乐”是不是“乐极”需要考虑。郭沫若认为文章前面写极乐,接下来突然转到痛悲,“悲得太没有道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1)探语气 “悲夫”原稿,据考证,原本是“良可悲也”,涂改为“悲夫”。 可见语气那一句平缓? (2)探集会目的 请大家仔细研读第一段,思考兰亭集会的目的具体是什么? 资料一:(永和)六年……夏五月,大水。是岁,大疫。 资料二:(永和)七年春正月丁酉,日有蚀之。秋七月……甲辰,涛水入石头,溺死者数百人……十二月辛未,征西大将军桓温帅众北伐,次于武昌而止。 资料三:(永和)八年春正月辛卯,日有蚀之。 资料四:永和六年,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在任时,对百姓充满仁爱。时东土饥荒,王羲之辄开仓赈贷”。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那么,我们再来想想,王羲之在兰亭集会上是否“乐极”了呢?如果不是,应该还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其“乐中隐忧”不正是王羲之“魏晋风度”的内外再现吗?不正是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深情吗?“乐”是应景,“忧”是内核。) 3、如何理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1)“一死生,齐彭殇”是谁的观点? (2)“固知”是何意? (3)王羲之赞同这样的观点吗? 背景补充:背景:魏晋时代长期的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 课堂小结: 王羲之在玄谈盛行的东晋,高呼“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现出对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关注,提出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中心思想,在其“放浪形骸”的外表下,注重个性与精神的自由,珍视人格与生命的完美。正因如此,写下此序的目的正是使。千古同心,千古同慨,当我们感悟到人生悲剧的.终极处境时,更因用行动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活出生命的价值! 六、当堂检测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为后之览者,你有什么感想? 以“羲之,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句式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悟。 例如:羲之,我想对你说:“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七、作业: 1、请将你课堂上写的一段话扩展为一篇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800字左右的随笔。 2、阅读:鲁迅《永远的王羲之》. 板书设计: 1、赏山水——乐。 2、晓生死——痛千古同心。 3、探永恒——悲。 教学反思: 1、避免文言文教学中“重文轻言”或“重言轻文”的现象,做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把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诵读品悟中,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3、通过课前检查与验收,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通过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情,遵循课堂“三讲(重点、难点、易混易错易漏点)”和“三不讲(学生已会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原则,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0《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2课时 (二)、过程设计 1、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 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3、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1)、文章思路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⑴.(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⑵.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习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习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 爱好将倦 痛 生死随化 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 “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 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哉”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三、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四、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词语解难。 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3教学设计背景: 1、作者创作背景:酒发灵感,酒能助兴!像“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寻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像参加滕王阁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胧之际“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挥毫,《滕王阁序》乃世代流传!兰亭修禊诗会,王羲之与佳朋挚友临流饮酒,热血江海澎湃,灵感星光闪烁,酒一杯,诗一首,放浪形骸。肩担作序之任,背负诗友所托,手中的鼠须笔挥洒自如,一行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饱蘸情愫的字句在行书顶峰的上空翩翩飞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跃性极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惊奇于朦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书法笔力,而且对“乐——痛——悲”的情感变化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质疑,“悲”“痛”之言逻辑不清,迷乱主题,全是杂凑。 2、教师教学背景:《兰亭集序》经典之作,成就了许多老师的经典之课!但是,据笔者了解,所谓“经典之课”,往往多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兰亭序帖卷》的点缀,声情并具的诵读等形式方面,而对情感脉络的梳理仅仅停留在粗浅的“乐——痛——悲”的较机械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触摸不到,更体验不到,也就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许多老师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来躲避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探究,看似追求审美体验,其实掩饰了与文本的空洞对话!真乃东晋盛行的玄理学风在《兰亭集序》课堂上的演绎! 3、单元设计背景: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灿烂的星空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犹如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本文课堂教学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尊重独特的心理体验,探究意味蕴藉的人生追求,构建阅读审美价值。 4、学生学习背景: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疏通语句,了解序特别是书序的特点,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识。但是,即使熟读课文,学生对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蕴含于貌似低沉消极情感态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唤依旧不能喻之于怀,因而难以真正触摸到审美价值的层面,也就难以体验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从这个角度着想,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冲突而其实自然流畅的情感脉络,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是学习鉴赏本文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录音诵读、示范朗诵、自由诵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重点: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学习难点: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学习流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杜甫被誉为“诗圣”,司马迁被誉为“史圣”,曾经有一位名士被人们誉为“书圣”,他是谁呢? (学生活动)明确:王羲之 (教师活动)他为何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教师活动)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二、质疑释义,疏通文意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 2、(教师活动)明确要求: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学生活动)质疑释疑 3、(教师活动)补充质疑:音(癸会稽禊殇湍觞) 义(修觞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长贤一) (学生活动)释疑 三、解读文本,体验探究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请听录音朗诵,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 (学生活动)静听录音朗诵,明确读音句读。 2、(教师活动)创设情景: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乐”。 (教师活动)追问:“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令人高兴,是什么让王羲之乐成这样?请结合文本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结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生互动)品味鉴赏:“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佳朋”佳在与会的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佛学家等。 “盛会”盛在临流饮酒,酒一杯,诗一首,畅叙幽情,放浪形骸。 (教师活动)总结: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学生活动)再次品味示范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3、(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和王羲之等名士在兰亭临流赋诗,畅叙幽情,抬起头来仰望浩渺无际的天空,低头观赏着天地万类美景,你会有什么感想?王羲之等人又有什么体验? (学生活动)想象、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迷惑时点拨、启示:“仰观”“俯察”——时光转瞬即逝 “宇宙”“品类”——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暂 (教师活动)追问:有了这种体验,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由“乐”生“痛”。 (教师活动)“痛”从“乐”生!这种“痛”的情感缘于作者因“良辰美景,佳朋盛会”萌发的感慨,从第二自然段来分析,作者有那些感慨?由此可知作者怀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师生互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美好的东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变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更何况的意思,表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 这种感慨,看似消极,其实积极地暗示我们,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从而与古人的生死看法产生强烈共鸣——死生亦大矣! (学生活动)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教师活动)追问:“悲”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师生互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个体体验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缘由触发相同的感慨,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也会与今天一样,“死生不一”,“彭殇不齐”,留恋的人生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长短!千古一叹,传之后人,这就是作序的缘由,也是《兰亭集序》的文学追求! 兴感之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千古悲叹:死生亦大——今昔无异,后今一致 (学生活动)再次诵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死的悲叹! 四、欣赏录音诵读,品味痛悲心境 (师生活动)师生跟随录音诵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那丝丝缕缕的痛惜悲叹的生命体验! 五、布置作业: 以“惟有星空让我震撼”为题,写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思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解题 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预习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习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5教材定位及学情分析: 《兰亭集序》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单元。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并联系作者生平及社会背景去探究自然、思索人生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尊重敬畏自然,不断探索自然的奥妙和人生价值的兴趣。本班学生语文基础一般,阅读面较窄,但质疑意识强烈,挑战权威思想突出,这为课堂学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保障,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激趣,进入文本。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极品,文中的上品。”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最好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标注字音,划分节奏。②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集会,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 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茂林修竹(长) 况修短随化(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③、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三、美点赏读,涵咏领悟。 文学即人学。古今优秀散文往往都会逼真细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兰亭集序》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作者情感表露和心理折射。下面,让我们看看文章一、二段。 1、阅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想想“四美”指什么?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2、填写训练,领悟情感。 引导:散文在于美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因声求气,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 例句:兰亭之乐,乐在景美,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 参考示例:①、兰亭之乐,乐在人贤,这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兰亭之乐,乐在辰良,这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兰亭之乐,乐在赏心,这里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④、兰亭之乐,乐在事雅,“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 小结: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雅士们的潇洒风度和诗意人生,以至美好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写道:“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你认为作者的“乐”是否为“真乐”,你又如何看待他的“乐”? 活动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举手回答,师生共评。 参考提示:亲近自然,娱情山水(真乐);借酒取乐,游戏人生(暂时之乐);感官刺激,`瞬间闪现(简单肤浅之乐) 明确:作者以“极”“信”二字写尽了与友人们欢聚的兴致和情怀,但乐中有哀。王羲之是晋人所谓的“性情中人”,谢安曾对他说:“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王羲之回答:“年在桑榆,自然至此。”也许会乐极生悲,作者面对良辰美景,抒发“幽情”,以表达纵欢过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自然掩盖不了生命短暂、光阴虚度所带来的烦恼。其实,这也是王羲之前后所有文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感受。(举李白和苏轼等人例子) 4、赏析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导:自古人们就有“乐极生悲”的人生感慨,作者亦如此。那么,作者因何而痛?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有深刻感悟的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幻灯片:以“我从--(运用原文句)中读出了--”的句式来回答。 参考提示:①光阴易逝,生命短暂。②快乐难久,人生无常。③美物易逝,情迁之痛。④造化难违,死生之痛。⑤死生亦大(事)。 他写此文仅仅为了表达内心之痛吗?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沉的悲痛。(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自由发言) 5、赏析第四自然段,识兰亭之悲。 师导:既然“生命之感”如此沉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作者的“悲”情缘何而生的呢? 活动安排:指名朗读,学生勾画相关句子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幻灯片]:以“兰亭之悲,悲在--”发言。 参考提示:①悲在古人今人对生死看法非常一致。②悲在后人对生死看法与古人、今人致。③悲在古人把生死看成一样。④悲在人们的困惑,即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人生的悲叹。 那么,王羲之的“悲”是悲痛还是悲观呢? 参考提示:是悲痛而非悲观。 [幻灯片]:展示时代背景: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清谈玄学,积极悟道的年代。魏晋时期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门阀制度使得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学士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大家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等生死,齐彭殇”这是庄子的思想。因而有人会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虚度光阴。对此,王羲之是不认同的,一个“虚诞”一个“妄作”足以证明。他劝告时人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四、归纳课文,拓展延伸。 师导:作者在文中充分表现了兰亭聚会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生命观。那么,你怎样看待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安排:学生浏览课文,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在班上展示。 参考提示:文章虽是叙写兰亭聚会,实则是批判晋代名士们的虚无思想观念。东晋是名士风流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笔傲山野,即信奉“一生死,齐彭殇”,而作者却显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境界,勇敢地从消极颓废情绪中走出。如果和苏轼,李白等人相比,也可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其“儒佛道”统一的哲学信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警示后人不要受当时士大夫消极人生影响,客观面对生死,把握生命,积极生活。 一个人的生命如草木万物随造化而定。我们面对生死很难做到如庄子般洒脱随性,但也没有必要为生死困扰,反而要更加“珍重生命”。 五、课文小结 [幻灯片]:品读文字,你会发现文章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一次普通的聚会,王羲之发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教诲,激励我们要强健体魄和精神,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段话: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生命;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与苏轼《前赤壁赋》对照,分析二人哲学观点的异同。 2、整理课堂未能解决的词句,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乐--[情、理]--痛 ∣ ∣ 悲 ︷ 热爱生命积极生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