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
范文 | 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信箱的作用,会正确书写E-mail地址。 2.能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3.能在电子信箱中查看邮件,下载邮件中的附件。 4.认识定期整理邮箱的重要性,会删除无用邮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和查看邮件的方法。 难点:添加附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授:在生活中,你给亲朋好友写过书信、寄过贺卡吗?在因特网也可以写信、寄贺卡,这种信件称电子邮件。 二、认识电子信箱及E-mail地址 1.讲授: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早出现的信息传递服务之一,是最基本的因特网服务。在收发电子邮件之前,我们先得拥有一个自己的电子信箱。 2.引导学生思考: (1)如何获得电子邮箱? (2)什么是E-mail地址? 3.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相应的评价。 4.指导学生书写自己的QQ电子邮箱的E-mail地址,并将E-mail地址通过 聊天窗口,告诉老师、同学。 三、写一封电子邮件寄给老师 1.指导学生登录QQ。 2.演示、讲解:寄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 3.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养成填写邮件主题的习惯,这样可以让收件人通过主题尽快知道邮件的大致内容。 4.布置任务。 5.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给同学,或帮助旁边的同学。 四、发送附件文件为图像的电子邮件 1.讲授:电子邮件的'附件可以是文档、图像、声音、软件等类型的文件。 2.发送“贺卡.jpg”文件到学生电脑桌面。 3.指导学生在电子邮件中添加图像文件作为附件,并发送出去。 4.演示、讲解:添加图像附件,发送邮件。 5.出示提示:如果来不及写完信,可以先存入草稿箱,等有时间再续写,发送。 6.分发教学任务单,布置任务。 7.让能力突出的学生从电脑中选择其他类型文件,发送给同学。 8.引导学生比较电子邮件与现实中写信程序的区别,了解电子邮件的特点是方便、迅速、经济、实惠,可以传送任何类型信息的文件。 五、阅读电子邮件,下载邮件附件 1.演示、讲解:阅读电子邮件。 2.布置任务。 3.提问:邮件中有附件,如何阅读? 4.讲解、演示:阅读附件内容的操作。 5.指导学生阅读邮件中附件内容。 6.讲授:一般情况下,作为附件的文件往往是电子邮件的重要内容,需要从电子信箱中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 7.演示、讲解:下载电子邮件附件。 8.分发教学任务单,布置任务。 9.出示提示:许多病毒是通过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对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轻轻易打开它的附件。 六、删除电子邮件,整理电子信箱 1.提问:对于无用的邮件,或来历不明的邮件,同学们通常会怎样处理呢? 2.请学生回答,并适当评价。 3.演示,讲解:删除电子邮件。 4.布置任务。 七、总结评价 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分析 《收、发电子邮件》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课内容,根据我校学生和教材实际进行了教材的重组。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申请电子邮件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安排的新授课。 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 重点:如何编写、发送电子邮件。 难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目前,小学生都耳闻目睹了因特网在社会广泛应用的事实,少数学生在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但大多数学生仍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不明确电子邮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缺乏应用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把电子邮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遵守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借助帮助信息,协同大胆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 (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 4、发展目标: (1)通过收贺卡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节使用"附件"发、收电子邮件的操作铺垫。 (2)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具备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屏幕广播功能实时演示、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与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自制课件、相关教具。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识。请看屏幕(出示动画)。谁能说出电子邮件有什么优点?学生回答。(快速传递、价格低廉、书写简单、发送方便)给合生活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对电子邮件有清晰的认识,为下面引出本节课题作铺垫,让学生产生激情去体会电子邮件奇特的功能。 1、让学生与现场教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要求把地址写在长纸条上并贴在黑板上。 2、复习电子邮件结构和规则。(抽一个说明为什么这样起名,如不懂,可请教现场老师。)学生有礼貌地与现场教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并把邮箱地址贴在黑板上。 二、引探新知。问:大家想不想发邮件到以上的邮箱与在座的"电脑高手"交流? 提示学生:如果要发邮件给对方,必须要经过对方同意才能发,如果乱发邮件是一种不道德、不守网络安全的行为。 出示老师自己的邮箱地址: top—teacher@126。com 说明:同意学生发一封打个招呼的邮件到麦老师的邮箱里,也可以发一封邮件给自己,看是否成功。 如果没有把握的可以和同学一起发。答:想。 学生登陆自己的邮箱进行自主尝试发电子邮件的操作。 学生互动探索新知(会发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教一下不懂的同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和信息技术素养。从低层次探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自主探究新知识。 三、体现过程,解决问题。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列出黑板。 让其他学生帮助出问题的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可查看书本68页内容或请教同学、请教现场老师和查看帮助信息)。 抽问学生尝试结果,把成功操作的方法列出黑板。说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互之间协作解决问题。 把成功的过程说说。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凸现分层教学。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自我激励,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得益的氛围,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四、强化操作,体现成功感。以小组形式互发一封问候邮件,但发之前要经过对方同意才可以。学生互相发邮件操作。本课的重点就是发送电子邮件,采用不同形式强化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再次掀起学习的高潮,体现梯度教学。 五、学习收邮件。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问:你怎样知道你成功了? 让学生说明。 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收信的?答:1、电脑提示"邮件已成功发出!!" 2、对方收到我的信。 说明收信方法、过程。通过实操,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自主内化掌握收邮件的方法,使学生事半功倍地获取知识。 六、小结。让个别学生把收、发邮件的过程和要注意的问题简述一下,巩固知识内容。简述收、发电子邮件过程。及时巩固形成概念,深化操作方法。 七、巩固练习。1、询问有哪位同学将近生日,把经该学生同意的邮箱地址写出黑板,让学生发一封祝福他的电子邮件。投影出示主题内容 2、元旦节将到,相互发一封节日问侯的电子邮件。按主题和要求操作。 互相交流发送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程投入操作实践,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地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八、点拔拓展,引申悬念。打开自己的邮箱,说:老师今天也收了一封非常精美的贺卡,想看吗? 打开附件,展示贺卡内容让学生观察。 看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感想? 你们想学发吗?由于时间问题,这个知识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 1、邮件能发图片、动画。 2、我也想发贺卡给别人。 答:想在学习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最容易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使学生产生悬念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下一知识内容作铺垫。 板书设计: 收、发电子邮件 (现场教师邮箱地址)发送邮件步骤收邮件步骤 top—teacher@126。com (问题内容)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