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走产学结合之路论文 |
范文 | 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走产学结合之路论文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办好高职教育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结合 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办好高职教育应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适应高职教育特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一、深入理解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产学合作教育?一般认为,所谓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学校、学生、社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为当今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非常重视这种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教育部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召开了三次全国性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都到会讲了话,系统地阐述了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讲,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院校,其本身就是产学的结合体,没有行业的需求、不了解行业的需要、得不到行业的支撑和合作,将失去方向、失去活力、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大力推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有着特别重要意义。这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既是创建国家示范性院校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院发展的现实选择。具体讲,走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有利于专业发展和建设;有利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促进科研;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队伍形成;有利于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办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大多数学校多数专业成立了由学校、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双教”教学体系,部分专业实行了“双证制度”,建立了多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与行业协会联系日益加强,“双师型”教师结构不断优化,等等。各高职院校正在朝着产学结合的方向发展,产学合作教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也应当看到,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高职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不够规范,课程改革不彻底,“双教”教学大纲还不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够稳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层次不够高,教师结构还不能适应产学合作教育要求,在教学和学生培养上还没有跳出普通高校的模式,不少院校把产学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的学生生产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当然,这有其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归结为对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不深入,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针对这些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理论,进一步树立产学合作教育的理念 目前,就高职院校整体而言,实事求是地讲,对产学如何结合问题还研究得很不够,认识也不一致,也就难说有牢固的产学合作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为的指南,没有牢固的产学合作的教育理念,就跳不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上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理念来源于对理论的深入学习与自觉认识。各院校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都应进一步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主管教学的负责同志,要深入研究产学合作教育理论,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大力倡导产学合作教育,使办好高职教育就要办好产学合作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要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成为大家的共识,用以指导整个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走出去,请进来,搞好产学结合 1.建设适应产学结合需要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应具有把握该专业领域内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双师型”老师太少了。解决办法,一方面,专业教师应定期脱产到行业企业挂职,根据实际需要参加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或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独立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或以讲座形式讲授相关内容,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系(院)要至少聘请一名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行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系主任,指导教学工作;聘请企业专家等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使专业课教师中来自生产实践一线的兼职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1。 2.建立以突出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完善“双教”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实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相结合。实习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加强学生实习指导。对学生来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进行综合应用,能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见习、实习,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为将来找到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生可以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两者合二为一,使毕业论文写作和实习相结合,从而完成毕业论文。有些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学生的毕业设计应放在企业里答辩,毕业设计是否合格由师傅说了算。这样,实习单位既获得了人力资源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又可根据实习生的表现从实习生里挑选员工,节省了培训成本,缩短了新人上岗的周期。 4.实行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各专业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应紧紧围绕本院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到企业进行充分的岗位调研和市场调研,按市场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上岗及岗位技术要求,确定能力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人才规格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各系要为学生安排生产单位,学生与生产 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使毕业生能掌握生产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证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在真实的、复杂的现场环境中,在与企业职工交流、学习过程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只有在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环境下才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5.着力建设实践实训教学基地。从目前看,一些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实训、实习条件不足,学生没有地方实习;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设备又空闲在那里,或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首先,要充分提高学校已有实验室的利用率,形成产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一个对内以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为主,对外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其次,要走出去。要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设备、环境乃至师资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与长期提供实习条件、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仍是各高职院校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工作。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承接企业产品和零件的加工,培养学生具有真实环境下的实际才能,可有效地提高育人质量。第三,要请进来。要创造条件把企业引入学校,与之合办,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既有效利用了校内资源,又方便了育人。对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应把企业引入学校作为产学结合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6.要与产业界积极合作。与产业合作有多种方式,在校内也可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向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培训、咨询、信息、管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关注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关心的是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要明确合作双方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考虑到各方的权益,找到双方在利益范围内的平衡点,构建校企“双赢”的运行机制。双方通过产学合作,优化教学和生产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作为学校还要考虑在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中,尝试创办实体,力争做到办好一个专业,成立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7.提高高职院校的变革和适应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善于寻找战机,寻找攻坚的突破口,做企业想做但一时做不了的事情,做国家和社会急需要做的事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强化团队精神和学习意识,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把自身建成产学结合的学习型组织,以提高竞争能力,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高职院校只有提高变革和适应的能力,形成产学结合型组织,才能参与到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训练,重在实践。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实际,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并重,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多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证,以制度的形式形成我院的“多证制”教育模式,实现 从知识传授为主向企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转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大部分学生毕业时不仅拿到学历证书,还拿到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需要说明的是,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要积极开展对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面向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开展在岗职工的继续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要求。搞好短期职业培训,高职院校尚存在很大潜力。 (五)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做,靠制度做保证。高职院校应成立产学合作教育科室,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强领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要把产学合作教育开展状况作为考核各系教学工作的首要指标,要把产学结合情况作为教师职称晋级的重要参考。加大工作力度,形成长效机制,以推动高职院校整体产学合作教育向前快速发展。 总之,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只有和企业加强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才能了解企业的需求,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当然,根据目前外部环境和高职院校整体实力,开展这项工作会遇到不少困难,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是困难再大也要去做,因为这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