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 |
范文 |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社会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爱心,能说出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自己的。 2、了解不仅人爱自己的孩子,动物也爱自己的`宝宝。 3、学说儿歌。 二、活动准备: 1、图片 2、彩笔 3、图书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你能说一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引导孩子说一说。 2出示图片:小朋友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爱,动物宝宝们也有自己的妈妈,它们的妈妈也很爱它们,来一起看一看动物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让幼儿一起说一说:大象妈妈、小鸡妈妈、袋鼠妈妈、鳄鱼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小宝宝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 3、我们把动物妈妈爱动物宝宝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吧! 教师用各种方法让幼儿学习说儿歌。(教师先说前句,让孩子跟老师再一起说后句。教师和孩子再一起说,当孩子大部分都记住后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背诵。 4、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 活动延伸:将幼儿画的画展示在大版面上让全体幼儿欣赏。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2教学目标: 1.理解微笑有很多含义,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积极参与活动,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来快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变脸,导入主题。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变脸。请你自己变化表情让你的好朋友笑一笑。你是用怎么样的表情让你的好朋友笑的?你喜欢哪个表情。 2.小结:原来我都喜欢微笑,原来微笑带给我们开心的心情。 二、感受微笑的不同,生活中处处充满欢乐。 1.对比情景表演(嘲笑、帮助后的微笑) 提问:看到这两种笑容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小结:第一种笑声是嘲笑是非常不礼貌的;第二种是微笑带给我们开心的心情大家都非常的喜欢。所以我们要多露出让人开心的微笑。 2.生活中的笑容 (1)提问:那你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看到这样让人开心的微笑呢? (2)播放图片,交警、服务员等等。你觉得这些人的微笑美不美呢?你们喜欢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美丽的笑容呢? (3)小结:原来有的微笑有不同的含义,有的是开心,有的是帮助别人后的笑,有的`是幸福的笑等等。 三、欣赏故事,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提问:你们的微笑都很美丽,我看到了非常的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为什么呢? 2.教师讲述故事故事 3.提问:故事里的小蜗牛是怎么样才把自己的微笑送自己的好朋友的呢? 4.小结:原来它把美丽的笑容画下来,送给自己的朋友。让他们也看到甜甜的微笑。 四、制作微笑卡,带给别人快乐 1.出示微笑卡 师:原来微笑力量那么大,给人带来快乐,让自己心情好,还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你们想交更多的朋友嘛?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微笑卡吧,然后送给你的好朋友。 2.组织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笑卡。提出操作要求:把自己的开心的微笑画出来。 3.提问:送微笑卡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说? 4.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送出微笑卡。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知道农贸市场是人们买农副产品的地方。 2、通过观察尝试了解市场营业员的工作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3、进一步丰富对幼儿对农副产品的经验,能有序地跟随老师进行参观活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选择好附近的`农贸市场及参观的路线。 2、幼儿每人带一元钱,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引出话题。 1、交代任务。 师:春天到了,现在有很多蔬菜和水果都长大了,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呢?还有什么蔬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菜场找一找吧! 2、引出农贸市场。 二、提出参观要求。 1、告诉幼儿农贸市场里人多,小朋友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要掉队,参观时要注意观察,并提出注意事项。 2、农贸市场有很多蔬菜,看看自己认识多少。 三、带幼儿参观农贸市场。 1、引导幼儿参观摊点是怎样摆放的,都有什么蔬菜,如何分类摆放的,知道这里的商品很丰富,人们在这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 2、引导幼儿边参观边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家禽和鱼类,知道它们的名称。 3、引导幼儿观察顾客和营业员之间的活动,观察顾客是怎样买菜的,营业员是怎样使用秤的,了解秤的用处。 4、让幼儿亲自购买蔬果,与营业员进行对话,尝试买菜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营业员是怎样工作的。 5、鼓励幼儿询问所要购买的蔬菜的价格,学习如何选择蔬菜的好坏,尝试同营业人员讨价还价,请营业人员用秤称称重量,尝试付钱、找钱。 四、参观后的谈话活动,巩固幼儿对农贸市场的印象。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4序动画片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孩子们从动画片中学知识,学做人的道理。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是在不同种类的动画片中成长起来的。 把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与音乐联系起来,这是我们正在大胆尝试的内容,通过动画片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活动名称: 白雪公主 年龄班: 中班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会议白雪公主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形特征; 2、听辩小三、大二、减三和弦,并与白雪公主中的人物相联系,感受各种和弦的特点;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白雪公主的录像带; 2、彩虹纸、剪刀、胶棒、亮纸、黑色塑料袋、棉花等 教育过程: 一、启发提问 1、与幼儿一起回忆白雪公主中都有哪些人物? 幼儿1:老师,我知道有白雪公主和王子。 幼儿2:有王后。 幼儿3:有七个小矮人。 2、老师:那王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穿什么样的衣服?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这些人物在片中的外形和衣着有什么特点?请幼儿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些人物 幼儿1:王后有点像女巫。 幼儿2:是个邪恶的人。 老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她邪恶了? 幼儿2:女巫给白雪公主毒苹果的时候,她的眼睛。 幼儿3:王后总穿黑色的衣服。老师:那皇后为什么总穿黑色的衣服呢? 幼儿4:因为黑色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幼儿5:黑色的衣服,在王后黑天做坏事的时候不容易被人发现。 3、老师:白雪公主是什么样的人? 幼儿1:让人觉得很美 幼儿2:善良 幼儿3:我觉得白雪公主像雪花一样。 4:老师:七个小矮人长的什么样呀?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幼儿1:带着小帽子。 幼儿2:每种帽子的颜色还不一样。 幼儿3:六个小矮人有胡子,一个年轻的没有胡子。 幼儿4:我觉得他们有点爱开玩笑。 二、听音辩人物 1、老师:今天,老师把白雪公主中的人物请到了班里,在他们出来之前,都会有一段音乐,咱们小朋友猜一猜这是哪个人物来了。 2、请配班老师弹奏大三和弦。(注:三种和弦在同一音区,出现的方式、节奏相同) 幼儿1:七个小矮人。 幼儿2:不是,像王子和公主。 幼儿3:好像就是白雪公主。(幼儿出现争议,相互在下面议论) 老师:别着急,再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你们认为是谁? 3、演奏小三和弦 幼儿1:这是七个小矮人。老师:为什么? 幼儿1:因为这段音乐比刚才的听起来细、尖。 老师:为什么听起来细、尖的就是七个小矮人呢? 幼儿2:因为小矮人小,细、尖的音乐让人觉得年轻。 幼儿3:小矮人很淘气,这段音乐听起来让人觉得高兴。 4、老师:请幼儿比较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 幼儿1:第一段音乐像白雪公主,因为听起来很美。 幼儿2:让人觉得心里舒服。 老师:请出白雪公主,(在大三和弦的伴奏下)白雪公主肯定幼儿的说法。请出七个小矮人(在小三和弦的伴奏下),肯定幼儿的说法。 5、弹奏减三和弦(幼儿有的`捂耳朵,有的打了个哆嗦,有的哎呀呀的叫) 老师:这是谁来了? 幼儿:是女巫。 幼儿1:好可怕呀! 幼儿2:可真难听。 老师:出示女巫(在减三和弦下) 6、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三种和弦的音质特点,请幼儿多听。 三、动手操作: 1、引发幼儿要表演白雪公主的通话剧的兴趣(老师:三位主要人物都到气了,你们想不想也演一次白雪公主的故事呀?) 2、幼儿分成小组进行主要人物的道具制作。 活动评价: 教师能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把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与音乐、美工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回忆故事情节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的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丰富。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思考,努力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活动表现出的兴趣很大。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使幼儿分别明白了大三、小三、减三和弦音质特点,以及不同的音乐能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来这样比较抽象的概念。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活动反思:活动开始让幼儿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初步探索、感知了镜子的特征。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都非常的感兴趣。对着镜子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但是让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幼儿还不能表达。最后的“照镜子”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通过游戏体验了照镜子的快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