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初中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电功率的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的阅读。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总=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Wx 分压原理 U1:U2=R1:R2 =P1:P2 串联电路比例关系 W1:W2=R1:R2=U1:U2 =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Px 或U^2/R1+R2.....+Rx 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 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 :各电阻之和 R总=(R1*R2)/(R1+R2) 1/R=1/R1+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Wx 分流原理 I1:I2=R2:R1=W1:W2=P1:P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 或U^2/R总 并联电路比例关系 I1:I2=P1:P2=R2:R1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 或U^2/R 总电流的求法:I=P/U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W1:W2=R2:R1=I1:I2 =P1:P2=Q1:Q2 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 推导: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 P总=U^2/R ②当电路中有两电阻并联或串联时,设电阻相等。则两电路总功率分别为 并联时 P总=U^2(R1+R2)/R1*R2 串联时 P总=U^2/R总(串联R总=各电阻阻值之和) ③当电路中电压相同时, 因为 R1+R2(串联总电阻)>R(单个电阻)>R总(并联总电阻) 所以 P并>P单个电阻>P串这时,还有另一个结论。电压相同,串联时功率小的灯泡亮,并联时功率大的灯泡亮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