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
范文 |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教学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圆明园的毁灭的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录像(或幻灯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无能。)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2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幻灯片、《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们都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是,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点起熊熊大火毁灭了闻名遐迩的圆明园,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弄明白人们为什么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打开书。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理解众星拱月 A、从字面上来理解,什么叫众星拱月? (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B、再读课文,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什么?“星”指的是什么? C、那“众星拱月”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D、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得多美呀!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3)、这么美的圆明园,还不能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吗? 过渡语:还有那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找一找这段中一共用了几个"有"字?把它圈起来 (4)、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圆明园中有什么 (5)、想看看这个园林吗? (6)、看图片 (7)、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圆明园中仅仅只有这几个有吗?(不是) (8)、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9)、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过渡语:还有哪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瑰宝、是精华呢? 3、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 从先秦至清代,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一算,在2400年这段历史,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哪能一年就出一件呀,所以说,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胜数) (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3)、出示图片 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 (4)、此时,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用怎样的词来形容?(珍贵、昂贵、价值连城......) (5)、难怪课文中称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中应该感到怎样呢?(骄傲、自豪) (6)、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 (7)、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 这座闻名遐迩、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一起看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4、学习第五小节 (1)、 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 (2)、谁来读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3)、老师如果这样写这段话,你看好不好?为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不好,因为书中的内容写出了侵略者的野蛮) (4)、请同学们默读书上这段话,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 ( 闯、掠、毁、烧) (5)、 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 (6)、 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 (7)、(放录像) (8)、 谁来告诉大家,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这把火烧毁了我去游圆明园的梦想。 这把火烧毁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9)、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10)、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过渡语: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请同学们到课文里去找。 5、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不可估量) (3)、理解“不可估量” 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4)、再重读第一自然段,'不可估量'要强调加强语气。(并从中体会出圆明园的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 (5)、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6)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痛恨英法联军 6、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7、这篇课文的构思颇具匠心,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英法联军把这么美的圆明园毁灭了,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8、结语: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我们学习这课,不是为报仇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爱) 众星捧月 瑰宝、精华 风格各异 (恨) 珍贵的文物 化为灰烬掠 毁 烧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3一 、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举世闻名、玲珑剔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读文、感悟中,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四、 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画、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制成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现在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出示书中圆明园残垣断壁图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使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圆明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 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2、说说读后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侵略者,并引导讨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板书:化为灰烬)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通过前面查阅、收集、交流资料,切实了解了圆明园的价值,这时直奔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学习,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英法联军贪婪、无耻、野蛮的强盗行径,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并通过朗读使学生心中的情感得以抒发和强化。 第三步 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1、圆明园的布局 。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圆明园布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合作,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 (3)课件出示圆明园布局图。(板书:众星拱月的布局。)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学科,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读书、思考和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完成简笔画及课件展示理解了“众星拱月”的意思,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2、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用笔在文中画一画。 (2)出示小练习,将圆内的景观分类。 (3)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景图片。(板书:风格各异的建筑) (4)选择一处最感兴趣的景观想像说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 心理实验证明: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文字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得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再进行想像说话,使全体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历史文物、奇珍异宝。(板书:珍贵的历史文物) (3)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损失的不可挽回,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 4 、模拟导游,介绍辉煌。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设计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模拟小导游,任意选择课文2、3、4自然段中的一段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来解说,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和创造的机会,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及感知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 第四步 历史再现,升华情感。 1、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2、画面定格,出示: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4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增强民族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学重点字、词语,积累知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的仇恨。圆明园的毁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有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简介圆明园的历史 2、交流搜集的资料 3、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理解生字(出示:瑰、剔、瑶、莱、烬) 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山,是神仙住的地方,人称三仙山。 2、生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做记号的,师检查学生的书 3、交流读书感受。(5、6个生)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三、学习“毁灭”(5段) 1、出示课件:圆明园被毁灭的图片 2、质疑: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谈感受。 3、指名读。师生评议。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为什么? 四、自学“辉煌”(2——4段) 1、小组学习: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 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随机指导。 ⑴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⑵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让我们睁大双眼,再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 五、总结 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矗立。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它的毁灭向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反思: 上完这课想了很多。 1、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关于搜集、交流圆明园的资料这一教学环节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我认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这一件事,事实也是如此。可惜的是整理资料的方法我忽略了,指导不够。 2、“三仙山”神话传说的介绍,是必要的讲解,知识的传授,以后继续注重这种介绍。 3、学生读书第一感觉很重要,整体入手,就是从学生的感觉入手。我应该一开始就贯彻“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价值导向,而不要在“仇恨”过分强调。 4、边读书边写点批注;抓关键词,中心句,这些阅读策略今后在预习中还要继续狠抓,落实到实处。 这节课上下来,总感觉缺少一种“宏观调控”的那种能力,引领性的指导太少了。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有关语句。 2.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痛惜文化精华的毁灭的情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在实践中感悟写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毁灭。 1.齐读课题,感受“毁灭”。哪部分写了毁灭?齐读——看视频 2.除了写毁灭,还写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组织语言说一说。(理清思路:感慨——辉煌——毁灭) 3.面对圆明园的毁灭,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读课文第一段。 4.听着这样的感慨,结合预习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题目是毁灭,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昔日的辉煌等——梳理问题。) 二、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表达方法。 (一)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2、3、4) (二)默读写昔日的圆明园的部分,了解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建议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预设:第二自然段:规模之大 第三自然段:建筑之美 第三自然段:文物之精等) (三)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分别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1.规模之大 “月”指什么?“星”指什么?——结合资料说说有多少小园?——看图。——读出“众星拱月”的布局。 2.建筑之美 (1)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 出示对比:有殿堂,也有亭台楼阁;有 “买卖街”,也有山乡村野。 课件引导:发现描写特点。(对比)——读出对比。 (指导总结:高大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 象征着市井文化的买卖街——象征着乡村文化的山乡村野) (2)仿建和创建的建筑。 观看图片,直观感受建筑之美。 海宁的安澜园: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小住于此,让画师摹绘下来,在圆明园中建造了安澜园,名字都没改。 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色、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根据资料说说是根据什么建造的? 看到“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你想到什么? (举出“看到的,看不到的”例子,对比中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记一记这些名字,背诵。 (3)领略圆明园不同的建筑风格。 视频欣赏西洋景观。 (4)真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的建筑用一个词来形容?(应有尽有,无奇不有,数不胜数等)难怪文中说,漫步园内, 。流连其间, 。 (5)静心读读这段文字,看看是怎样写的? (讨论:概括——举例——小结——感受) 3.文物珍贵部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1)课件出示:从“上自……下至……”中,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历史长,文物多) 通过资料感知文物珍贵:秦朝之前的朝代称为先秦,谁查资料了?这段历史到底有多长? 在这么长的岁月中,会留下多少珍贵的历史文物?课件展示现存在世界各国博物馆中的几件文物。 (2)所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怎么写的?(总——分——总) 4.师生对读,再次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规模宏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建筑精美,(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物珍贵,(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运用资料,介绍昔日的圆明园。 假如有客人来参观昔日的圆明园,请你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和课文的内容向客人介绍圆明园。(分组讨论——汇报) 四、解疑,感受毁灭之痛。 1.就是这样一座至大、至精、至美的圆明园毁灭了,带给我们怎样的痛惜?把感受带入最后一段读一读。 2.解疑: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昔日的辉煌?(反衬) 3.再次质疑,引发学生课下继续探讨的兴趣。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6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绚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同学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同学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同学归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同学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身的体会。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俺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园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今天,俺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身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记清字形。 “置”是上下结构,下面的“直”字里面是三横。 “统”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充”字,不要写成“流”字的右边。 “略”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田”字,右边是“口”,不要把两局部颠倒了。 注意“损”和“捐”;“销”和“锁”;“征”和“证”几个形近字的区别。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先秦:即秦统一中国以前,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离清朝20xx多年。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估计:量,读“liang ”,推算、计算的意思。 众心拱月:拱,环绕。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不要把“碧”误写成“壁”。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局部,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三、简单介绍圆明园。(见教材简析) 四、巩固练习。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层次。 1、自身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练习分段。 2、全班讨论课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体介绍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二、学习课文内容。 朗读第二大段,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这局部主要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景观。是从三方面具体介绍的: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介绍园中的各种景点;然后介绍了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 (1)、先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向俺们介绍了什么?(3句话) “举世闻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读读第3自然段。画画图内有哪些美不胜收的景观,从中你能想像出什么? 第一句中有个分号,包括两个分句,从第一个分句“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可胜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句中的“象征”是用具体东西表示事物的某种意义。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安排起来: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几个主要特点。请同学一一说出来。想想自身说明了什么? 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帝王们为了享乐,不惜代价把全国名胜移置园中。 二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风格。 第六句对全段进行了概括总结。写出了在园内游览的感受,通过这些感受来赞叹圆明园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赞叹俺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这一世界园林奇迹。 (3)、读第4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同学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20xx多年. 从收藏时间看: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局部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三、巩固练习。 熟读前两局部课文,请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心情。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读读课文。想想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2、展开讨论: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气愤? 重点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闯进”说明他们简直是强盗,接着一层深一层地揭露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只要能拿的,一点儿不留;拿不动的,用大车、牲口搬运,也不落一点儿;拿不动、运不走的,没有方法了,也不放过,想方法也要破坏掉,毁掉。多么令人气愤!有资料记载,讲强盗们“遇珍贵不可携的如铜器、瓷器、楠木摆设等,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 侵略者们抢掠、毁坏还不成,进而放火焚烧,“大火连烧三天”,不只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化为一片灰烬,而且国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也被大火烧掉了。 二、学习第一段 读第一段,体会“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意思。(说明损失巨大) 三、讨论问题。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突出了他的雄伟壮观和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而正是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两局部内容紧密联系,更能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 四、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围绕两方面内容:对优美园林和劳动人民的赞叹,对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国耻,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五、巩固练习。 分段练习背诵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不可估量、玲珑剔透、青铜礼器、众星拱月”等词语。 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记住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揭题导入。 看来同学们对圆明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的确,圆明园曾以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那么辉煌的圆明园还存在吗?(不存在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读通课文,边读边想,哪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毁灭呢? 2、检查反馈。 三、梳理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那前面的4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呢? 教师小结:文章分三部分,先写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再介绍曾经的辉煌,最后写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四、研读辉煌部分。(2-4段) 初读第一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你能体会出什么。(出示句子)(板书:不可估量) 那你读着读着,会有什么疑问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2—4段,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旁边写点感受、批注。 (板书:珍贵的历史文物 宏伟的建筑) 汇报并讨论 A、研读第3段“宏伟的建筑”。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lóng)剔(tī)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出示课件) (1)请你读读这句话,你能读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有……也有……) 看看“有”和“也有”后面部分的描写?截然不同的建筑。 (2)、指导朗读。 那你是否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呢? 谁能来评价一下?(指名读——范读——齐读——男女读) 2、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1)这一段除了这些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还有哪些景观呢?(出示句子,指名读) 那你能用上“有……也有……”说说文中的这些景观呢?生答。 (2)同学们说的这些景观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图片比较) 看完之后,你知道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句子)美在哪呢?能否用词语来形容。 “圆明园里有 的 ,也有 的 。” (3)那你在课外了解过圆明园里还有哪些建筑和景观呢?向小伙伴说说。 圆明园里有 ,也有 …… 3、这么多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美不胜收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美地读读第3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B、研读第2段“众星拱月般的布局”。 过渡:走进圆明园仙境般的园林,深深地感受到了圆明园不愧是“万园之园”,不愧是“世界园林的典范”。那远看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读。 2、是的,这也是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一个特点就是众星拱月的布局。(板书:众星拱月的布局) 赶快读一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众星拱月”,你从“众星拱月”这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指名读这句话。 C:研读第4段“珍贵的历史文物”。 刚才我们远看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近看圆明园宏伟的建筑,下面让我们走进圆明园,看到的是什么呢? 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读)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文物很多:有哪些文物呢?理解“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名人字画、哪些奇珍异宝呢?(课件出示文物) (2)年代久远。 (3)珍贵:年代越久远,文物就越珍贵,文化积淀越深。那你知道它们的价值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组数据。(课件) 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博物馆、艺术馆。”(出示课件) 那博物馆和艺术馆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五、升华第一段。(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 六、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 众星拱月的布局 不可估量 宏伟的建筑 有……也有…… 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8《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思的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是一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教材。 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及类似生活体验的贫乏性,使得学生仅仅借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深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这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爱国情感及振兴中华责任感的激发。因而,使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通过圆明园的兴衰对比,使学生晓理动情,就成了教学上的难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常常是依靠形象、颜色、声音的感觉来进行思维的。”在网络资源中不仅有丰富详实的文字资料,更有大量鲜明可感的图像、声音、影视资料。网络教学中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兴趣、协商会话、协作学习;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实现自主学习。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这一课的教学,利用网络“还原”抽象的书面语言,虚拟再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播放《火烧圆明园》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入情境,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上网浏览,丰富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兴趣。 圆明园历经了百年沧桑,经历了兴衰巨变,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我们课文的介绍只能算是沧海一粟。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它能帮助我们超越时空限制获取所需信息。根据网络的这一特性,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学生在网上进行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造时间、历史状况、景观风光及毁灭的历史背景等,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过程中,形成对圆明园的初步认知,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学生在上网浏览过程中也切身感受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致倍增,探究欲望强烈。 2、借助学习包,引导学生自读自究自悟,晓理动情。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喜好、需求、困惑及学习方式、速度等。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为了充当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我根据教学目的,事先从网上下载了部分信息,经过删改、充实、重组,形成了一个学习包。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或对课文内容存在疑惑,或对某些词语不甚理解。 紧接着,我马上组织学生带着问题打开各服务器中的学习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浏览学习包中的相关信息,尝试自主解疑。需要了解圆明园总体布局和宏大规模的学生,可以点击学习包中的“布局”按钮,这样他们从电脑屏幕上既可以读到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介绍,又可以看到圆明园的全景图,了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的具体分布情况,感受何为众星拱月般地环绕。需要探究圆明园何以被世人称作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学生,通过点击“建筑”按钮,便能欣赏到“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依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还可欣赏到具有异国特色的西洋景观。这些迷人的风光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西洋景观”等。另外学生还能从中读到有关“买卖街”、“山乡村野”、“蓬莱瑶台”的文字介绍,了解这些景观的由来。 同样,学生通过点击学习包中的“收藏”按钮,浏览其中所呈现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的实物图像,便可理解圆明园何以被称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了。这样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非常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实现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达到主动建构知识理想目标。另外,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利用四海网络教室中的“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质疑问难,而教师则可通过“屏幕监控”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及时的点拨,让学生随时获得帮助信息,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在学生充分自学之后,请他们交流收获,以此来检验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于学生理解还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就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语文学习是实践和积累的过程,学生还可点击“复述”按钮,借助里面按课文叙述顺序呈现的丰富形象,形成鲜明的表象,记忆就格外轻松深刻,重点段落的背诵也能就水到渠成。 当学生对圆明园的辉煌惊叹不已、深深自豪的时候,我话锋一转,以沉痛的语气讲述道:但是这样一座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后却在侵略者的一把罪恶之火中化为了灰烬。在讲述的同时,我还将圆明园的废墟图一幅幅展现于学生眼前,学生的情感急转而下,课堂里不时传出一阵阵叹息。我随即趁热打铁,通过“网上影院”播放了场面宏大、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将140多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将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展现于课堂。那雄雄烈火刺痛了学生的眼,也震撼了他们的心,此时再让他们读读课文中关于圆明园毁灭的介绍,他们便能心领其义,入情入境了。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网络就为学生进行多向交流创造了条件。在学习了全文之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网上的“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将自己学习课文之后最想说的话或最深刻的感受输入电脑,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多向性,进行在线交流。学生在网上尽情抒发着自已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倾诉着对列强的极度仇恨心理以及自己的报国之心、强国之志。也有学生在网上提出了自己仍存在的困惑,请全班同学帮助解答。我也作为学习的一员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同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的导向。学生在这样面广量大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吸收新信息,不断修正、完善、深化个体学习时所获取的知识,完成新知的建构。 3、拓展延伸,开展实践活动 课堂学习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要把学生引入宏大的社会生活和网络世界中去。为此,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相整合的实践活动,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利用网络查询引擎,在网上搜索与圆明园有关的信息,并下载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影音资料、诗词故事、文学作品等,然后制作成网页,挂在我们的校园网上,供更多的同学浏览,让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网络是一片蓝天,任我们自由翱翔;网络是一方沃土,需要我们精心耕耘。实践、探究、创新,我们将不懈求索。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9一、课前五分钟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那找得怎么样呢?请几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2课《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来谈一谈。 板书: 圆明园------布局、景观、文物 二、学习新课 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前去游览圆明园,你便会知道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读后的体会。 2、你读懂了什么? 3、“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星”指什么?“月”又指什么?“ 4、齐读体会。 (二)我们刚才大致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那园中的景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根据哪些句子写景观?哪些句子写感受来分层? 2、提问分层 3、同学们先仔细自读第一层,划出文中介绍的景观 4、(出示幻灯片)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5、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 A指名读 B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景观的美? C自由读句子,体会景观的美 D齐读体会体会 6、园中的景观在建筑上有哪些特点呢? A快速自渎第2—5句 B(出示幻灯片)提问:有哪些特点?(用曲线划出) C哪几个景观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D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有哪些呢? E前两类的景观是属于民族建筑,还有一类是属于什么的? 7、圆明园中的景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美不胜收) 8、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吧。 (放映录象) 9、有感情的读第二层,仔细回味美丽的景观。 (三)我们在园中游览了一圈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看黑板,自己试带者感情读句子。 2、指名读 3、解释“饱览、流连”问:作者为什么舍不得离去? 4、同桌互读体会带点的词 5、齐读体会作者舍不得离去的心情 园中的景观实在是太美了,看了总舍不得离去。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再次回味美丽的景观。 (四)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想象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配音范读) (出示幻灯)练习背诵(会的站起来,不会的可以看书) (五)学到这里,我们知道圆明园的布局是众星拱月,园中有美不胜收的景观,所以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建筑艺术的-------(板书:瑰宝、精华)那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呢? 1、带着问题自由读第4自然段 2、提问:为什么?(板书:博物馆、艺术馆)[ 3、文中用了哪个词来说明文物的珍贵? 4、齐读体会作者对文物的喜爱之情。 三、同学们,我国有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作为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但它竟在几天之内化为灰烬,是怎么一回事呢? 1、请看录象 2、看了录象之后,你有什么看法。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 3、从哪些句子看出侵略者的贪婪、凶残?四人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4、提问:(出示幻灯,前面提的问题) 5、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这几个句子,体会带点的词 6、从带点的词体会出什么? 7、再读句子,代作者表达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 8、侵略者贪婪、凶残的本性又能从那几个动词体现出来。(板书:掠、搬、烧) 9、齐读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 四、全文 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出示幻灯)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们就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五、检查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让其他同学帮助你解决。 六、布置作业 1、请家长当老师,检查你第三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把它写下来吧。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字与图片了解屈辱的过去,激发爱国热情。 以读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敌人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的课外知识也比较少,他们对于本课当中的圆明园基本没有概念,这样加深了本文教学的难度。本课当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让他们认识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及被毁的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流程】 一、以图激趣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播放幻灯片图片) 美吗?这就是圆明园。(板书) 〖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 打开课文,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是。 三、美景欣赏 1、问题引入:为什么会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 圆明园的布局之巧。(第二自然段) 明确:三园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学生画出布局图众星拱月 园内景观和园内建筑。(第三自然段) 明确:金碧辉煌殿堂,玲珑剔透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 仿照名胜古迹建造 根据古代诗情画意建造 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 把这些美景给读出来,体会流连其中的幻想境界。 ⑴老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 ⑵女生读,边读边展示美景图片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我们能够看到的圆明园是多么的美丽与繁荣,具有梦幻中的美。 再次欣赏图片。 3、全班齐读感受圆明园的经典美。 四、以读激情 1、同学们,如此令人神往的圆明园却被毁灭,化成了灰烬,罪魁祸首是谁?--------英法联军 (观看多媒体视频)… 老师能够看到你们脸上写着复杂的表情,把你们的感情读出来。 2、此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男生读) 一场大火在短短时间里烧毁的是什么东西? (回到第三自然段) 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 3、再齐读本段,感受愤怒之情。 五、情感升华 1、这样一座皇家园林被毁灭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回到第一自然段) 2、面对废墟你想到了什么?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面对圆明园的废墟你想说些什么?(小作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