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 |
范文 |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读港、澈、壶、缸、罢、苟、绣、徽、聋、哑并会写。注意苟和徽字的书写。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举止特别”“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 3、准确勾画出青年看鱼和画鱼的句子,理解其中的关键词句,学习青年的优秀品质。 4、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5、初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 生齐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产生疑问 师:你们肯定会想,老师是不是把题目写错,鱼应该生活在哪里? 生:鱼应该生活在水里呀? 师:但是我告诉你,一点也没有错,的确是鱼游到了——(生齐读课题)纸上 师: 其实,我也纳闷儿。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带着疑问,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1、我先来看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认为自己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的同学请举手,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一遍课文,两个要求:第一、把生字读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把句子读通顺。第二、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三、朗读课文,分析关键词句。 第一关: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 1指名读每一段,注意其中的生字用红字标出。 2理解词“语清澈见底”、“自由自在”、“赏心悦目”,一起想想这样画面,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读一读。 3理解“举止” 找出举止特别的句子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境界) 4“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 5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词语“呆呆地”“静静地”“不说一句话”“老是” 第二关: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举止特别?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2、咱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出示(5-9)段指导里面衣裳和似的的读音,还有第九段的似 3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画鱼举止特别,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4联系课文句子理解“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 从“一丝不苟”“像姑娘绣花”体会工笔素描细致;从“很快”“仿佛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体会挥笔速写快速传神。 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描写青年人画画神态的句子。 理解“静静地”“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深化“忘我”境界的体会。 5句式联系有时......有时......改写成其他的。 第三关开始啦,读课文的10-14自然段。 1、这段文字中有没有那些句子让我们感觉到他的举止特别呢?勾画出来。 2、理解“每个星期”“一整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后院,你看见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 师:一个风雨交加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后院,你看见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 师:也就是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那位青年都是这样静静地,呆呆的看着,中断过吗? 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4、那课文题目怎么是“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5、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先在心里深深记住鱼是怎么游的,才能画好金鱼的动态。所以游到心里是原因,游到纸上是结果。 师: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6、通过连闯关,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回忆每一关的内容,看鱼、画鱼、和交谈。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悬念叠出,篇末解疑是本文的主要特点。读这篇文章,会让你产生许多疑问。文题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文本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这位青年是谁?他的金鱼为什么画得那么像?当别人惊叹他画得好时他为什么毫无反应?等等这些层见迭出的疑团,直到文章最后才一下全都解开,使读者恍然大悟。这样写,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其次,本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篇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很好的语言学习范例。一方面,学生可以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能合理运用部分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 2、品味“游”字,懂得一个好的文题更能吸引读者。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练习抓住人物特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特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有什么疑问吗? 是啊,鱼只能画到纸上,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就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带着疑问自由读。 反馈: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 小结:同学们读得特别有味道,我想很多同学就是被这个“游”字所吸引。如果文章的题目用“鱼画到了纸上”,恐怕这篇文章就不能这么强烈激起我们读书的欲望了。你们看这就是一个好文题的魅力所在。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给自己的作文取这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题目。 2、第二遍读:带着任务仔细读。 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反馈:字词检查 第一组词:花港 厂徽 聋哑人 指名读,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话。 第二组词:清澈见底 一壶茶 金鱼缸 赏心悦目 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几句话。 书写指导:港 澈 壶 徽 (指导重点:写正确、端正) 三、品读“游” 1、交流:文中那些句子于课文题目相照应。 小结:给文章确定题目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或者对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说法进行提炼,作为文章的题目。 2、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指名读,引导读出这样惊奇的感觉。 (2)小女孩为什么这么惊奇?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金鱼? 小结:把一句话就读成了一幅幅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如果,我们再能把脑海中那幅灵动的画面又浓缩成这样一句话,相信你会读出新的感觉。 (3)练习感情朗读。 四、研读外貌描写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神奇的青年?请你划出文中描写青年外貌的一句话。 2、口头填空:他( )身材,长得( ),一对大眼睛( )。 3、读了这样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 小结:带给你这些感觉的无非就是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大家看,青年的外貌描写语言非常简洁。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青年的形象已鲜明地展示在我们眼前。看来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特点,三言两语,也能把一个人物形象写的鲜活。 4、出示小女孩图片,抓住人物的特点,试着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她的外貌。 五、研读动作描写 就是这么一位秀气的青年,竟然把鱼给画活了。想不想看一看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找出描写青年画画的自然段,读一读。 1、出示描写青年画画的段落。 2、青年在怎样地画画?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你平时会一丝不苟地做那些事? 3、圈出描写青年画画动作的两个词。 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怎样画是工笔细描?怎样画又是挥笔速写呢?你能比较一下这两种画法不同在哪里吗?(速度,细致程度,内容) 4、练习朗读,读出两种画法的不同感觉? 小结:青年不管是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都是那样一丝不苟,才把金鱼画得惟妙惟肖,让人觉得是鱼游到了纸上。其实青年不仅画画是如此一丝不苟,他还有更多的时间在一丝不苟地干什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真正秘诀是什么?我们下堂课再讨论 【教学反思】 语言的学习需要范例。这篇课文写作特点鲜明,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的语言学习才能最有效,这是我在做教学预设时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教学预案几经易稿,最后确定把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1)文题的特点解析。文章题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文题与文本内容相照应,是本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时确定文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实效。 (2)外貌描写的品读与写作模仿。由于对本文的外貌描写已抓住特点,故学生在仿写时对这一写作要求了然于心,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仿写得精彩的句子,教给了学生一种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3)人物动作描写与人物的精神内涵。由于课堂节奏没有掌握好,前半节课有些松散,后半节课就显得仓促了。原来预设的从人物动作领略人物精神内涵的目标落实得不到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生成与预设有出入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及时调整教案,要以追求学习的实际效果为目标,而不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已完成。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媒体出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海中有什么问题? 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自读课文。 [给够时间,围绕“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教师短短的几句话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渗透了读书的方法。] 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纸上。) [小组交流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横向交流信息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学生精神放松,无拘无束,能者为师,人人参与,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3)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4)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5)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6)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7)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8)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 教师梳理问题 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教师随机排序并画上序号) 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每个小组的代表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些问题具有共性,也是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巧妙的是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写在胶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仪放出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把重复的问题去掉;再启发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叙述的先后,调整了顺序。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 (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又一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按照排好顺序的问题,在书中找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子进行理解。又一次发挥群体的智慧,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 2.师:“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板书:忘我境界)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看鱼) 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也是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讨论,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并不强求答案一致,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1.“唯一”是什么意思?谁还能再说说。 2.这是达到忘我境界的一种表现。“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解决了。(把这个问题拿下来。)谁能再补充?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教师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子适时点拨、精讲,使学生理解聋哑青年举止特别是因为爱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与鱼融为一体。]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1.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 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1.“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2.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5.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6.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7.“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这些问题我们全都理解了,你们真行!经过前面读书自学,提问,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鱼游到了心里”是“鱼游到了纸上”的前提,“鱼游到了纸上”是“鱼游到了心里”的结果,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抓住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巧妙地点拨了一个“游”字,让学生体会青年人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专注品质,进一步理解了内容。] 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四、拓展、积累 过渡语: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 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教师注意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在指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启发学生,适时点拨,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了材料,水到渠成,非常自然地加强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反思 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1.教学目标明确、适当,体现了年段特点。上课开始,教师将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引导、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激发了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2.教学过程科学、优化。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小组内讨论;经过讨论仍然有不理解的问题再一次提出来,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梳理;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教师在揭示课题时问学生:“鱼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并用彩色粉笔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个“…”符号,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引导学生反复讨论、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大屏幕显示出几条金鱼游动的姿态,教师边演示边做小结。一个“游”字,画龙点睛,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同时悟出了课题的深刻含义,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思想。4.读写结合,突出读写训练重点。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举止特别”“融为一体”等词语时,有意识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学习,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画出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的鱼。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选择材料写出这篇文章的?”让学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就跟踪观察,通过看、听、问等方式,积累了很多有关聋哑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写成这篇文章。学生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弄懂了什么是积累材料,怎样积累材料,感受到积累材料之重要。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了本组读写训练重点。5.加强了读的训练。教学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读的训练。自读课文给以足够的时间,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书,边读边思,真正地读书,不是走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当理解了内容,学生为聋哑青年忘我、专注的品质所感染,情感的闸门打开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渲染了气氛,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看出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有所创新,效果比较好。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4【阅读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27课,主题阅读丛书《被嘲笑的梦想最有力》 【阅读主题】成功的密码(心随梦行) 【阅读课型】精读导学课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找到聋哑青年画鱼和看鱼的句子,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来品读、感悟、理解描写方法,并要求在拓展阅读中学以致用。 【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 1、这里所说的精读,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目标要求精细品读,而是围绕主题,根据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有重点、有取舍地引导学生学习。 新课改以后流行的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反复进行的阅读分析,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是行不通的,因为过去两节课要讲的课文,在主题阅读里用20多分钟讲完,教学内容必须选择。 2、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魔障”,“逐段分析讲读课文”是造成语文低效的瓶颈。主题阅读就是针对内容分析与逐段讲读而来,注重的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 3、积累语言比较忽视的积累句子,其实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但取决于积累的词汇量,还取决于积累的句型,句型越多表达就越丰富,写文章也越有文采,这是成正比的。故此,本次阅读教学以句型为重点,开展找句子、读句子、品句子、写句子等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自学两篇文章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人物品质并学习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理解文章的方法和对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揭示目标 1、教师导入: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如痴如醉、全神贯注,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诺贝尔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成功地发明了炸药。霍金战胜病魔,向命运挑战,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课件:罗丹、诺贝尔、霍金图片)这些名人身上揭示了成功的密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怕磨难,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今天,我们再来读一读两个故事,看一看成功还有哪些密码? 2、首先,我们一起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我们用20分钟时间读懂课文,从中学习一些理解、表达方法,大家有信心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玉泉,一位举止特别的聋哑青年在金鱼缸边画鱼,他有时工笔细描,有时有挥笔速写,把鱼画得栩栩如生。)聋哑青年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用什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谁做什么,抓住要素概括主要内容)(聋哑青年在玉泉观鱼画鱼) 4、师引导: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不仅要用一句话概括内容,还要把课文读成一词、读成一个字。谁能用用一两个词来概括?(板书:观鱼、画鱼) 三、抓住重点,精读悟法 5、师:是啊,课文主要是写聋哑青年观鱼、画鱼。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聋哑青年观鱼、画鱼的句子,并标上序号。 6、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 ①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②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④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⑤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⑥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7、这6句话都是写聋哑青年画鱼吗?(男同学读观鱼,女同学读画鱼的句子) 在这些句子里,你认为最难理解的是哪一句?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 8、读中悟法: 第二句(写得好,难理解)①读句子;②抓关键词;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④创设情境写人,用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 第六句(难理解)①读句子;②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③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游到了纸上”,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你能用什么字?(动、活)鱼“游到了心里”用一个字概括,你能用什么字?(妙、神) 9、抓住关键句子品读悟写,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染了我们,也深深地刻在我们心里。残疾青年画画惟妙惟肖,成功的密码在于勤奋专注到了忘我境界。我们用这种方法再来读一篇文章,看看他有什么成功的密码? 四、方法迁移,导学得法 10、快速阅读《被嘲笑的梦想最有力》,说一说,文章讲什么? 11、找一找刘谦爱魔术、学魔术、表演魔术的句子,划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哪些句子?好在哪儿? ①7岁那年,他便在台北百货公司的魔术专柜前流连忘返,对专柜前表演的奇幻魔术深深着迷。于是,他用零花钱买下了人生中第一个魔术道具——“空中来钱”。 ②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练习时,一不小心让硬币滚落到了讲台边,气愤的老师当场没收了他口袋里的全部硬币。男孩羞红着脸,站起身来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要成为一个魔术师!” ③当同龄人还在玩捉迷藏时,这个男孩却在各大商店的魔术专柜前悄悄学习魔术师的表演,用好奇的钥匙一次一次地去解开魔术的谜底。 ④因为对魔术的热情和痴迷,他遭到了父母的打骂、同学的冷落、邻居的嘲笑。人们说,这个整天胡思乱想的孩子是不是疯了?有一天,内向羞怯的他突然站在讲台上宣布:“我的魔术师梦想不会远了!”同学们一阵哈哈大笑。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他开始表演神奇货币穿盒术,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魔术表演成功了,轰动了全校。 ⑤为了练好一个动作,他一个人在家里重复了上千遍。为了让自己的一双手在魔术表演中“呼风唤雨”,他在家里用瓶瓶罐罐搞化学实验,有一次还酿成了火灾,滚滚浓烟引来了消防车。 ⑥被嘲笑的梦想,如果不放弃,往往会迎来实现的那一天,让心怀梦想的人得到命运的馈赠。 12、刘谦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五、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课后读一读《林肯的故事》、《莫扎特》、《总有一条路为你留着》,摘录好句子,进一步探究“成功的密码”。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5《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文章。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文章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忘我、执着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预设: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二、前置性作业展示 (一)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写一写:在课文后的生字条中挑选认为最难写的字,写一遍,并告诉同学们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3.多音字展示 (二) 入情入境,品味人生 1.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接读)读后小组间想到评价。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青年画技的高超 1.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青年画技的高超 2.你从哪里感受到青年人鱼画得好? 重点句子: 1.“哟,金鱼游到了他了他的纸上来了。” (1)指导读好句子 (2)比较句子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3)想象说话 围观的人们在看到青年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4)说写法 作者在描写小姑娘的时候,对小姑娘的什么进行了描写? 2.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1)你从哪里知道鱼画得好,说明理由。 (2)对这句话你还有哪些体会? 重点词语:工笔细描 速写 静静地 (3)创设情境,学生画画 ,体会静静地 (师读青年画鱼的句子,生闭眼想象) ①你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②指导读好句子。 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金鱼的时候,他心里装着的只有谁?他心里刻着的只有谁?他心里印着的只有谁?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工笔细描也罢,挥笔速写也罢,有人围观也罢,有人惊叹也罢,他的心里只有谁? 师:这才叫“静”啊!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竹的“静”!让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那位青年一心不乱地画画。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想,有一个特写镜头你们一定印象特别深,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一个怎样的特写镜头呢?请看——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 >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 >人。) 1. 学生自由读,填空。 2.生齐读补充好的句子。 3.质疑: 面对这个特写镜头,有什么问题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吗?请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二、分析“画技高超”的原因 1.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向你透露着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请在找到的理由前标上序号。 2.小组交流、分析原因 (1)“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青年人鱼画得好的,他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用关联词语说明“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体会青年的“忘我” 这位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鲜活、逼真,作者在书中也用了一句话做了最好的说明。 ①“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什么是“忘我”? ②小组学习:从文中找出体现青年忘我的句子 ③小组汇报,说出句子及理由 ④重点分析句子: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从哪里体会到青年的忘我? 他这样看了多久?从哪知道的? (3)小结:现在你知道青年为什么能有如此高超的画技了吗? 三、拓展升华 1.名人名言 2.写一写 四、作业 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执著 坚持不懈 先游到了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 ɡǎnɡ qīnɡ chè yú ɡānɡ yì sī bù ɡǒu ( ) ( ) ( ) ( ) xiù huā huī bǐ lǒnɡ yǎ yì hú chá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绣( ) 致( ) 挥( ) 缸( ) 锈( ) 到( ) 浑( ) 缺( ) 徽( ) 苟( ) 巷( ) 描( ) 微( ) 句( ) 港( ) 瞄( ) 三、选字填空。 澈 撤 缺 缸 诱 绣 微 徽 1、小河里的水清( )见底。 2、他因为有贪污行为被( )除一切职务。 3、任何人都有( )点,关键看你是否及时改正。 4、鬼子再( )骗雨来,雨来也不说李大叔的隐藏之处。 5、茶室后面的金鱼( )边围了许多人。 6、她的( )花技巧很高。 7、她对客人总是面带( )笑。 8、看到他胸前的校( ),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大学生。 四、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 2、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 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 4、“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 5、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 6、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 五、填充词语,再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泉白( )( ) ( )由( )在 清澈( )( ) 天真( )( ) 一丝( )( ) 游( )游( ) 赏( )悦( ) 融为( )( ) 六、缩句。 1、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正在一丝不苟地画金鱼。 2、清澈见底的玉泉池里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 七、阅读理解。 (一) 我挤过去一看,原本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 1、根据课文填空。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青年画画时的态度: 。 4、文中“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是: 。它和“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 。 5、文中着重抓住那位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样子来写,你能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吗? (二)贝多芬 乡下一间(简朴 简陋 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倾听 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呜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在弹呢?”他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 全神贯注 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纳闷 苦闷 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 )当他下楼时( )不禁暗暗感叹道( )真努力啊( )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 3、楼上滴水的原因是 。 4、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打“√” 5、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 ( ) A、服务员 B、旅客 C、贝多芬 D、作者 6、你认为贝多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八、续写一个片段。 那位年轻人真勤奋、专注啊!我们班的 ( ) 和他一样,学习也非常认真,下面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聋哑青年画艺高超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 2、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意写错,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请认真地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可能会游到纸上呢?是不是课文出错了呢?同学们,鱼究竟能在纸上游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呆会把答案告诉老师,好吗?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课题为什么这样写? (鱼不能游到纸上。因为青年画鱼技艺高超,画的鱼活灵活现,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 三、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位青年能把鱼画得那样鲜活、逼真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四、抓重点句子,让学生理解青年能把鱼画得鲜活、逼真的原因。 1、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的境界)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板书:仔细观察) 3、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板书:一丝不苟) 4、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板书:勤奋专注) 5、他学画才一年多, 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板书:持之以恒) 五、总结,回归课题。 师生共同完成练习。 为了画好金鱼,他似乎忘记了(时间 ),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 ),常常忘了(吃饭 ),忘了( 回家 )。 真是如痴如醉啊!简直到了不知“我是金鱼”还是“金鱼是我”的境界。如此一丝不苟的学画画,如此勤奋专注的学画画,如此持之以恒的学画画。他画的画怎能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正是这种忘我的境界,才让那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真切的惊叫道:(鱼游到了纸上啦!)。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围观的人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赞叹:(鱼游到了纸上!)...... 师:学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生: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生: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课 时 导入 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 案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 二 课 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大家都知道,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鱼会游到纸上吗?课文中鱼游到纸上又是指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把课文读一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 二、“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说谁?这是个怎样的年轻人 三、为什么说这位青年举止特别?举止特别的原因是什么 (“举止”是行为动作的意思。“举止特别”指一个人的行为动作独特,与众不同。) 四、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在朗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子,以读促解,以解促读。) (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这说明他描画得细致入微。“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又说明他画得像,捕捉到鱼的动态了,所以出神入画。这些都缘于那位青年专心致志地观察、一丝不苟地反复描画,才使得女孩那样惊奇,大家围观、赞叹、议论。)(“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词你想到那些与它意思相近的词?) (“他老是一个人”如果把“老是”去掉还可以怎么说?大家赞叹着,除了用赞叹,还可以换什么词,为什么用赞叹,不用赞美,赞赏,称赞?) 五、“先游到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谁能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或“只有┅┅才┅┅”把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连成一句话?) 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教师引导学生谈主要方法(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 七、小结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忘我的境界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鱼游到了心里──鱼游了纸上到 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 1、提倡个性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感受。 在课堂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句段,谈自己的体会。我没有抛问题给他们,而是通过“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你读了这一段,哪个词最让你感动?”这样的形式慢慢地引导他们体悟课文内容。 2、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激活思维。 开课伊始,我就出示“鱼游到了纸上”的重点段,让学生做填空练习,这样既复习了新词,又自然地让学生在此处质疑,学生提的问题很到位,“为什么聋哑青年能练得如此高超的画技?”透过这个问题就能体会聋哑青年专注、勤奋。我觉得在高年级的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理解会更加深刻。 3、创设对话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当学生感悟到青年看鱼的专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位青年每个星期天都到这儿来看鱼的坚持,由“每个星期天”这个重点词,为学生创设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气爽的星期天,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看到了——通过这一连串情境的创设,反复引读青年看鱼的句子,学生进入了情境后读得有进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坚持,为理解“先游到了心里”做好铺垫。 4、抓重点词句,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一开始学生体会不深,我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你是怎么看鱼的?”,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明白这“静”不只是嘴静,更是心静,从而体会到了青年的专注。这样通过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全神贯注、坚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深。 5、围绕单元训练要求,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文章写法 在突破重难点后,我将文章重点句段通过配乐引读的方式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作者如何积累材料,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目标】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9一、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入选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的主题是执著的追求,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伽利略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甘于付出一切,甚至用生命去捍卫科学的真理;罗丹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用全神贯注的态度去追求艺术的完美;而对于一个聋哑的青年人,他也能用对鱼如痴如醉的一颗心,最终实现了“鱼游到了纸上”。文章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通过动作、神态传神地刻画,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由于异地教学,且学生课前没有进行任何的预习,因此必须加强初读的环节。 三、教学目标(一)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六、课前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要求】 一、认识5个生字“罢、徽、聋、哑”,指导书写“徽”等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含义,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四、学习作者运用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 (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1. 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题中是文章的题眼,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学生直奔文章的重点。 2.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学生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 (一) 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1. 边读边划,找出文中体现青年人特别的句子,把它划下来;2. 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 (二)反馈汇报,相机指导:1.观察中感受一份专注重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并请其他同学补充。(2)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察的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是逐层深入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1.抓住“呆呆”与“静静”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2.学生对青年的那份认真体会得并不深,只体会在一种“喜欢”的程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一年”中,逐层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 2.品读中展现高超的画技重点指导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2)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画技高超。(3)学生想象青年在画画时的其他动作,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其品质。 (4)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进一步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体悟与内化,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区别两种不同的技法,再让学生联系文本进一步了解两种技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从表面了解这两个动词的含义,而且体会出它的表达效果。】 3.读写中体会一种境界重点指导句子“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1)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人们议论的情境,把它写下来,注意运用神态、动作等的方法进行描写。(2)全班反馈交流,并在引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深入体会其画技高超。(3)品味“融”字,体会青年爱鱼到达深层次的境界。【设计意图:1.双引号的作用是本单元“我的发现”中提出来,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意思。教学中以“特别”为切入点,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鱼、画鱼、谈鱼中处处体现其特别之处;原因之二是以其作为切入点,随着对青年特别之处体会的深入,“特别”中带双引号的意义也润物无声般地让学生理解了。2.读写结合是本环节的特点。基于文章是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练点就能体现出能力的迁移。】 三、提升,追寻执著的根源 (一)结合青年所做的事,让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二)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2.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了下来【设计意图:1.本环节在于让学生在体会青年人勤奋、专注的基础上,联系其活实际,畅谈自身的体会,内心青年的品质。2.作业的布置有助于积累人物描写的好词佳句,为单元习作做铺垫。】 (附板书) 第二课时【主要目标要求】:一、会写11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三、从作者的角度来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细致的观察。四、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预设】: 一、通过谈话交流,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感悟。 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课文,从作者的角度理解课文,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五、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人物执著的追求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略)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鱼” 1、同学们喜欢金鱼吗?有谁养过金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爱鱼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感知“爱鱼”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青年是怎么爱鱼的? 2、学生交流后师小结。(看鱼、画鱼) 三、品析“画鱼” 1、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默读课文,把青年怎么画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1)“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屏幕出示) ①理解“一丝不苟”。 a、“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青年画画那样认真,就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b、去掉“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读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青年的认真。 ②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a、我们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是中国画的两种画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种画法有什么不一样? b、我想请一个同学读这句话,老师来试试作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c、说说老师刚才是怎么画金鱼的?理解“静静地”,青年静静地画什么? ③指导读,齐读。 (2)“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①当青年画鱼的动态时,他还用得着去鱼缸边再看一看吗?为什么? ②理解“融为一体”。 你怎么理解“融为一体”?与下文哪个句子相呼应?(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3、那位青年静静地画画,这才让小女孩发出惊叹:金鱼游到了…… ①找出小女孩夸奖他的句子。(屏幕出示)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②学学小女孩的夸奖,看谁学得最像。 ③齐读。让这句话也游到你的心里。 ④小女孩的惊叫,引得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围观的人如何赞叹?看图想象说话。(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 4、听到大家的夸奖,这位青年又有什么反应呢? 他听不见,他能看见吗?文中有一处描写了他的眼睛,找出来。 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专注) 四、感悟“看鱼” 1、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如果他就站在你面前,你想问他点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吗? 2、学生交流青年“看鱼”的句子。 (1)大屏幕出示:“说他特别……从来不说一句话。” 理解“静静地”。 从这个“静静地”你能看出什么?(专注)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 (2)他静静地看了多长时间?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理解“他告诉我……忘了回家。” a、从“每个”你体会到什么?(持之以恒) b、指名读。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①游到纸上的仅仅只有鱼吗? ②交流: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师小结。 五、总结升华 课文学到这儿,你佩服他吗?是呀,这个青年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他是那样专注地看鱼、勤奋地画鱼,这不仅仅是对金鱼的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这给我们每个健康人留下怎样的思索呢?(不用马上回答,课后去想一想)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爱鱼--------------------------------------爱生活 (心里) 看鱼 鱼游 勤奋、专注 ↓ 纸上 画鱼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1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 二、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格。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学习作者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和积累作文材料的。 四、教具准备: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六、课时分配:二课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给课文分段,并学习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合作学习课文二、三、四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合作学习,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2、突破的方法和途径: (1)、紧扣“游”,渗透整篇文章。 (2)、通过幻灯、质疑、小组讨论、朗读、精心设计练习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读、思、做、议、说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品味课题。 1、板书课题,审题质疑,激发情趣。 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板书:《鱼游到纸上了》。看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老师归纳梳理,出示两个主要问题: (1)、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 (2)、鱼怎样才能游到纸上? 2、各小组自读课文,体会理解课题中“游”的意思。 (学生答)板书:画 三、品读“勤奋画鱼”。 出示学习提示:A、自由朗读课文:边度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B、讨论,并完成填空练习; C、体会理解所填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 默读课文,划出青年画鱼的句子。板书(画鱼) 2 小组之间按提示要求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推荐代表读 填空练习: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 小组议说——从所填词语中得到的体会。 师:有不理解的词吗?(用文中的句子理解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师:你能想象青年有多细致吗?画得怎么样? 生:(鳞、鱼眼) 4 出示图片 师:哪张是工笔细描,哪张是速写?为什么? 生:细描(细致)速写(形象生动) 5 师:我们怎样用读来表达青年画鱼的`感觉呢?,试着读读吧! 生:自由读 生:评价 师: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齐读 6 品读“鱼游到的纸上” 师:从同学们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一条条鱼游到纸上。当时在场的一个小姑娘怎么说的? 生:指名读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游” 师:一个人鸟画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说?(鸟儿“飞”) 一个人猫画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说?(猫儿“跳”) 一个人花画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说?(花儿“绽放)” 师:这使我想到平时同学们在写作文要学会用词恰当,词用准确了,也就将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师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哟……啦” 生指名读 齐读 7指导朗读有关“画鱼”的段落,小组比赛读,达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8 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即兴表演围观者的赞叹、议论,肯定青年画画所取得的成绩。(创设情景) 四、体会“青年爱鱼”。 1师述:大家赞叹、议论、甚至惊叹,而他有什么反应呢? 生:(“专注”“聋哑人”“与鱼融为一体”) 2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与融为一体,画鱼很专注。 4 生 :找句子 轻声朗读这两段话 5 师:眼睛看的,笔下画的,心里想的全是鱼!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用书上的话说,这就是-----(忘我) 6师:让我们悄悄地走进青年画鱼的境界中,谁能把老师也带到那种境界,读读这两句话: 7 出示(围观……一体了我仍旧……忘记了自己。) 还不够痴,谁再读 8 你们能够将鱼画到指上吗?看见了为什么画不出来?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 9各小组自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他是如何观鱼的?并划出描写他“举止特别”句子。 10小组充分展开讨论,合作解疑。 小组推荐代表读:表现他“举止特别”的句子。 出示比较句子: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B、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不说一句话。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体会哪个句子更好。 11生评议说:从“老是”、“呆呆”、“静静”、“从来”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2 创设情景理解观鱼忘我。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留意“每个星期天”什么叫每个星期天? 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13师:孩子们这位青年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就这样呆呆的,静静的看着池中的金鱼,他可能忘记了——,忘记了——还有可能忘记了———— 用书上的话说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一个观鱼如痴如醉的青年展现在我们眼前。 14指导朗读“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的句子。 通过练习、朗读、议一议、说一说这个重点句子的含义。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述:我们体会到这位青年的确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废寝忘食地观鱼,做到了“眼中有鱼 ”;一丝不苟地画鱼,才使鱼跃然于纸上。 15处理课前学生疑问1、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 16点燃学生对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的钦佩和感动。 师述:这位聋哑青年身患残疾,学画不到一年多,就把鱼画得栩栩如生,你们有何感想?(生议说) 生板书:勤奋专注 身残志坚等 五、感悟“画鱼心得”。 1各小组自读第四段,边读边想:鱼怎样才能游到纸上? 2划出有关句子。“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3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反馈。 “游”怎样理解?(生答)刻或印或记 ……板书(记) 4师述:胸有成竹再画竹,心中有鱼才画鱼 。 换课题为:鱼画到了纸上。 换句子:把鱼画到了纸上。 鱼被画到纸上。 生议说:行不行?哪个更好?板书:(活) 5师生共同合作,突破难点,理解“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 生用箭头表示“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出示句子训练: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说成一句话。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6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师述:由此可见,不仅要做到眼到,而且要做到心到,才能做到笔到。换句话说,只有全神贯注,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在加之勤练笔,多积累,才能做到下笔有神。 板书:细观察 勤练笔 师述:这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平时作文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就能写出内容丰富、生动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勤练笔) 画 勤奋专注 (细观察) 记 身残志坚 活 鱼游到了心里 教学反思: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 1、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激活思维: 学生围绕课题和本文一个含义深刻的语句提出了“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为什么说“先游到他的心里”这样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恰恰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透过这两个问题就能体会聋哑青年专注、勤奋。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理解会更加深刻。 2、抓重点词,精选训练点,在实践中发展语言: 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等词语,设计填空、比较、关联句等语言文字训练题。通过这样专项的训练,使学生既感受到青年的专注和忘我,又感悟到这些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仅读出词语表层的意思,还读懂了词语的内涵。在这样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实现了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 3、抓重点句,挖掘生成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艺引来了围观的人,人们赞叹着、议论着,可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们赞叹着、议论着”教材这一生成点,利用文中插图,创设情景,即兴表演,由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为引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与文中主人公零距离对话,达到师、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 4、抓重点段,解读知识点,在品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课文第七自然段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青年人作画时的一丝不苟和技艺娴熟,把金鱼画的栩栩如生。教学时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进行对比,反复朗读,学生进入了文本,渐入佳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能成诵,积累语言,实际上是水到渠成。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静静的”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地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重点:从语言描写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 一,感受课题,造势 1,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读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3,你会怎样读这个课题呢? 1)突出“游到”,青年画技高,使人赞叹; 2)突出“纸上”, 青年画技高,令人惊奇。 二,品读课文,赏析 1,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学生自由回答 请用青年说的一句话回答:先游到了心里。 哪些描写可以看出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心里?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笔下所画全是金鱼,和鱼合二为一,鱼游到了心里。 (全班齐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青年是怎样画画的呢?读一读,理解“每个部位”,了解金鱼的各部位;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读一读,了解分号的作用,理解工笔细描——画得深入,理解挥笔速写,画得流畅生动。 老师重读“每个部位、很快地”等词,指导朗读。 2,鱼为什么能游到青年的心里呢?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画——找出段落、标出句子、圈出词语。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静静的”,感悟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 读读第一段文字,让学生找一找有意思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导读:青年的眼光在哪里?青年的思维在哪里?青年的兴趣在哪里?青年的爱在哪里? (老师提问声调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感染学生。) 别惊扰这位青年,我们悄悄地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 2)想像青年的日常生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导读:每个星期天,青年来到玉泉,他会忘记什么?他会忘记什么?他会忘记什么?而他不会忘记的,是什么? 再次追问:青年的眼光在哪里?青年的思维在哪里?青年的兴趣在哪里?青年的爱在哪里!? 想一想,星期六晚上他在做什么?星期五、星期四、星期三呢?走路时他可能在想什么?吃饭时、睡觉时、在梦中呢? 指导朗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三、提炼思想,知情 1,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们用什么词语赞美他? 列举10个词语,进行一分钟背诵练习。 2,我们从中要学习什么呢?介绍古往今来的经典励志故事。 四、启思练笔,导行 通过今天的学习,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给你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段话。 对练笔进行评点。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3《鱼游到了纸上》是新教材六年制第九册的新增课文。课文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课文的脉络,顺着作者发现这位举止特别的聋哑青年及其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条线,就能逐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悟出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离不开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这样一个道理。而这些典型材料恰恰源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只有平时留心观察和积累,写起文章来才能做到内容真实感人。因此,教学本文,要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可采用以下的步骤: 一、整体入手 了解全文每一篇文章拿到手上,都必须先大概了解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精学课文之前对全文有一个初步印象,扫清阅读中生字、新词的障碍,并理清作者思路,文章写作顺序。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轮读或范读。教师设问:课文讲了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紧扣课题 理清主线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题就是统率全文的灵魂。“鱼游到了纸上”正是青年刻苦练习、勤于观察的结果。在弄清了这个句子的意思以后,从课文中再找一找与它类似的句子,比较每一次出现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再设问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初步明确“游到纸上”和“先游到心里”的关系。可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明二者的关系,这样为深入理解课文找到突破口,也为下面理解“从哪里看出游到了纸上”和“从哪里看出先游到了心里”作了铺垫。 三、精讲重点词句 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为了让长文短教,就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重点词句,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在体会句子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情感的闸门大开,心灵也会受到触动,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几个重点句子处理方法如下: 一句:“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举止”是什么意思?“举止特别”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表现了青年的举止特别?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便能直插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就是那位青年人看鱼如醉如痴,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从而引出“忘我的境界”,这样对“忘我”一词的理解就不空洞了。再辅以朗读指导,加深印象。这也是作者留心观察的一个着眼点,把一个专心、认真看鱼的青年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句:“金鱼游到他的纸上了!”①这话是谁说的?用什么口气说的?作者挤进去又会用什么口气说?什么叫赞叹?②你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鱼画得活灵活现?青年人用了什么方法画鱼?这句话出自一个小姑娘之口,但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而对问题②的理解,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句话所包含的赞叹之情的理解。由于青年人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时又是那么专注、勤奋,以至于受到所有围观的群众一致夸赞,小姑娘惊奇地大叫,说明所画的鱼栩栩如生,非同一般。至此,青年人忘我的观察鱼的原因也有了交待,作者自己对这位青年人的观察也就兴致更浓。“他好像和游鱼融为一体”的秘密何在?由此引发作者更强烈的好奇心,想尽快了解清楚,可见作者的观察是有目的的、积极的。至此学习第三句“他好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接着引导学生联想青年人可能在想什么,作者从中可以知道什么,进一步为理解下文作铺垫。 三句:“鱼游到了你的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是作者从青年人的厂徽上发现他是个聋哑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作者与青年进行了笔谈,这是笔谈中的两句话。前一句是作者对青年人的称赞,后一句则是青年人的回答。首先理解前一句,设问,如:作者的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重点挖掘后一句的含义,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启发学生:“心”是指什么?为什么鱼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游字说明鱼的特征在青年脑海中形成什么样的印象?“先”是指什么先?先字点明了这两句话的关系是什么? 明晰了两句话的意思以及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更明确了这位聋哑青年由于勤奋观察、刻苦练习,才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那么作者感情也是伴随着对青年人的观察一步步深入而变化的。 四、把握时机 有机渗透写法每一堂课教学都应该有一个重点、难点,难点的突破,便是这堂课最大的收获,如果能在这时将读写结合,课文对学生的写作起的作用就更大。 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内容,体会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是课堂上的一大收获。此时,让学生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给课文分段,是写法渗透之一,然后说说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作者经常去玉泉看鱼,所以发现了这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人,再经过多次留心观察,发现青年人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十分刻苦细致。在观察中进一步发现他是聋哑人,才采取笔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为了表达自己对聋哑青年的钦佩之情,作者就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线索,把材料加以整理、筛选,才写成了《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最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要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发现,善于发现,并把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注意积累,那么作文时就有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材料。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4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二、学情分析 教学本组课文,单元导语中明确要求: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而通过日常作业和考试,分析我班学情后,我以为训练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启发学生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教法设计 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六、学法设计 在质疑中探究,在品读中体验情感,想象情境品味词语,反复朗读,积累词语。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学生练说:鱼游到了哪儿?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3.预设:生提出质疑,鱼怎么能游到纸上?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生字反复认读。 (2)辨字组词。 3.指导书写。 (三)再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边听边思考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 2.生汇报是一位青年人,教师导入新课,走入课文,去认识一下这位青年。 3.默读思考:这是一位长相如何的青年,找出相关语句,课文围绕他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作者描写外貌的方法。 5.课文围绕他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聋哑青年观看、画鱼的事。 (四)重点学习1、2自然段 1.作者是在哪认识这位青年的?走入课文,自由读1、2自然段,了解事情发生的地点,想想玉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从“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自由自在”“赏心悦目”“十几缸”“聚集”等词语感受到玉泉的水清、鱼多、景美。 3.抓住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小结 在美丽的玉泉,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位青年,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地了解这位大哥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作者在玉泉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专心地看鱼、画鱼的事情。谁能用文中的一个段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青年的长相。 2.指名回答,了解作者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以及这是一位聋哑青年,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 3.复习生字词。 (二)研读课文 1.从课题入手,体会“游”。 (1)课文三次提到“鱼游到了纸上”,试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这三处句子。 (2)生汇报,师出示句子。 (3)从句子中体会“游”,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得栩栩如生,像活了一样。 积累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2.体会高超的画技。 (1)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课文了,哪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青年画鱼? (2)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七段,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年轻人画技的高超?动作描写。 (3)抓住“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动态”等词体会画技的高超。 (4)结合句子理解年轻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5)练说众人的赞叹。 (6)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年轻人却说“先游到了心里”。 (7)引出“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3.体会忘我的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你看出了青年的忘我,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2)生汇报。 预设1: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抓住“呆呆地”“静静地”想象青年看鱼的情景,体会青年的专注以及作者对青年神态的描写。 预设2: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体会青年画鱼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 预设3: 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年轻人的勤奋和专注。 预设4: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创设情境,朗读体会青年的坚持不懈以及持之以恒。 (3)真是如痴如醉,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难怪他会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体会两个句子的关系,用关联词语练说。 4.体会人物品质。 (1)年轻人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好品质? 做事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勤奋忘我。 (2)看来课文已经读到了你们的心里,你们才有这么深的体会,学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小结、作业 1.小结。 作者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对年轻人外貌、神态动作的传神刻画,让我们认识了这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希望文中的这句话永远记在你的心里,激励你做一个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的人。 2.作业。 我好像看到了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这个情景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5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127页――128页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悬念叠出,篇末解疑是本文的主要特点。读这篇文章,会让你产生许多疑问。文题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文本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这位青年是谁?他的金鱼为什么画得那么像?当别人惊叹他画得好时他为什么毫无反应?等等这些层见迭出的疑团,直到文章最后才一下全都解开,使读者恍然大悟。这样写,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其次,本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篇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很好的语言学习范例。一方面,学生可以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能合理运用部分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 2、品味“游”字,懂得一个好的文题更能吸引读者。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练习抓住人物特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教学难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疑问吗?是啊,鱼只能画到纸上,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就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带着疑问自由读。 反馈: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 小结:同学们读得特别有味道,我想很多同学就是被这个“游”字所吸引。如果文章的题目用“鱼画到了纸上”,恐怕这篇文章就不能这么强烈激起我们读书的欲望了。你们看这就是一个好文题的魅力所在。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给自己的作文取这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题目。 2、第二遍读:带着任务仔细读。 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划出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反馈:字词检查第一组词:花港 厂徽 聋哑人指名读,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话。第二组词:清澈见底 一壶茶 金鱼缸 赏心悦目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几句话。书写指导:港 澈 壶 徽 (指导重点:写正确、端正) 三、品读“游” 1、交流:文中那些句子于课文题目相照应。小结:给文章确定题目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或者对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说法进行提炼,作为文章的题目。 2、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1)指名读,引导读出这样惊奇的感觉。(2)小女孩为什么这么惊奇?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金鱼? 小结:把一句话就读成了一幅幅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如果,我们再能把脑海中那幅灵动的画面又浓缩成这样一句话,相信你会读出新的感觉。(3)练习感情朗读。 四、研读外貌描写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神奇的青年?请你划出文中描写青年外貌的一句话。 2、口头填空:他( )身材,长得( ),一对大眼睛( )。 3、读了这样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小结:带给你这些感觉的无非就是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大家看,青年的外貌描写语言非常简洁。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青年的形象已鲜明地展示在我们眼前。看来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特点,三言两语,也能把一个人物形象写的鲜活。 4、出示小女孩图片,抓住人物的特点,试着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她的外貌。 五、研读动作描写就是这么一位秀气的青年,竟然把鱼给画活了 想不想看一看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找出描写青年画画的自然段,读一读。 1、出示描写青年画画的段落 2、青年在怎样地画画?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你平时会一丝不苟地做那些事? 3、圈出描写青年画画动作的两个词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怎样画是工笔细描?怎样画又是挥笔速写呢?你能比较一下这两种画法不同在哪里吗?(速度,细致程度,内容) 4、练习朗读,读出两种画法的不同感觉? 小结:青年不管是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都是那样一丝不苟,才把金鱼画得惟妙惟肖,让人觉得是鱼游到了纸上。其实青年不仅画画是如此一丝不苟,他还有更多的时间在一丝不苟地干什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真正秘诀是什么?我们下堂课再讨论。 教学反思: 语言的学习需要范例。这篇课文写作特点鲜明,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的语言学习才能最有效,这是我在做教学预设时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教学预案几经易稿,最后确定把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1)文题的特点解析。文章题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文题与文本内容相照应,是本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时确定文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实效;(2)外貌描写的品读与写作模仿。由于对本文的外貌描写已抓住特点,故学生在仿写时对这一写作要求了然于心,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仿写得精彩的句子,教给了学生一种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3)人物动作描写与人物的精神内涵。由于课堂节奏没有掌握好,前半节课有些松散,后半节课就显得仓促了。原来预设的从人物动作领略人物精神内涵的目标落实得不到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生成与预设有出入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及时调整教案,要以追求学习的实际效果为目标,而不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已完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