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语文上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
范文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 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四、理解课文 1、初读: ⑴ 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⑵ 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 ⑶ 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⑷ 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2、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⑴ 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⑵ 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⑶ 齐读第二部分。 3、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⑴ 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⑵ 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 ⑶ 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⑷ 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 ⑸ 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 临危不惧 热爱 应变自如 祖国 敌人 毫无惧色 坦然自若 4、再读: ⑴ 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⑵ 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执行新的任务) ⑶ 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 五、巩固,总结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一、课文解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能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感悟语言、欣赏语言并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所制,对于战争与和平了解得并不多,战争的场面能从电影、电视中的镜头见到过一些,也可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发生在遥远的国家中的战争。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受不会很深刻。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师生共同广泛地搜集资料,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翔实、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灾难,只有学生有了深刻的内心感受,才会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也才能达到本组教材的教学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 三、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提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也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找专题做小课题研读,指导学生用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课文,从而获取和运用知识。这篇课文层次清楚,段落分明,语言生动,对话较多。教学时,我以“夜莺的歌声”做切入点,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各个专题入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抓住重点词句潜心会文,另外,我还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思想。 四、年段目标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会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运用书面和口头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单元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0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4.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六、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4.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 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 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 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语文课上听鸟鸣声,既是调动气氛,又切合文章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3.交流归纳。 (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全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篇幅较长,适宜学生交流研读,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地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 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 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有时候学夜莺 ,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主体行为,教师无法替代。此处设计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文章语言,对句子的体会、理解是浅表的。教师应随机予以点拨指导,重在保护阅读积极性,为下节课的深入交流做铺垫。 (四)作业设计,强化积累 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