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在本单元以“幻想和想像”中是举足轻重的。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以“品”为基调,以读为主线,以“仿”为桥梁,使学生久久沉浸在幻想的境界中,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作生命的飞翔和超越,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尽情与文本对话,在充分的朗读和创作中,丰富了 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渴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展开想像,大胆追求美好的愿望。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像“我”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这节课让我们随着冬冬再一次走进《我想》,共同领略一下异彩纷呈的想像世界,体味一下冬冬那新奇的想像所带我们的快乐吧!(板题,点生读,齐读)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冬冬想干什么吗?(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2、师:冬冬可真会想像啊!快轻轻地翻开忆,到诗歌里徜徉一番,你喜欢冬冬哪个想像,你就把冬冬想像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你喜欢的原因,或者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你喜欢的那一小节旁边。 3、生边读边想。 二、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第一小节 1、过渡语:同学们刚刚读得真投入,一定是被冬冬那新奇的想像吸引住了。那最吸引你的是冬冬的哪个想像呢? 2、生汇报。说说原因,读一读。再点生读。 3、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4、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并让学生说说除了“一串花苞”,还有一串什么? 5、点生做“悠荡”的动作,理解“悠荡”的意思,并边做动作边读,引到“悠啊,悠——”,点生读,读后理解“——”,要计得长一些,再读。 6、师:有美丽的花朵,还有唱着歌儿的小鸟,你感受到什么?(生答) 7、师:能用四字词来描绘一下这美丽的春景图吗?(生答) 8、点两生美美地读读,再齐读。 (二)第二小节 1、过渡语:瞧,冬冬多热爱大自然啊!相信你们一定被她那大胆的想像所深深折服了,你们还喜欢冬冬的哪个想像呢? 2、生说喜欢第二小节,读一读。 3、生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知道冬冬想干什么? 4、师随机讲授“汲取”,指导读这一句。 5、点生做“长”的动作,然后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6、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最后一句。 7、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第三小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多动情啊!你们也和冬冬一样敢于幻想,思维活跃。冬冬还有更神奇的想像在冬着我们去领略呢!来继续说。 2、生说喜欢第三节,读一读。 3、生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知道冬冬又想干什么? 4、生汇报。师随机引导读好第二句。 5、师随机讲授“望啊,望——”,点一生读,其余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你会望见什么?听后说说仿佛望到了什么。 6、师:此时,我们在天空中望啊,望——,俯视着祖国辽阔的版图,一切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我们真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所以说蓝天是(生接:我的课堂) 7、生说说能看到这么多东西的心情有。 8、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生评,再点生读,齐读。 (四)第四小节 1、过渡语:刚刚我们随着冬冬在想像的天空中尽情地翱游了一番。其实呀,我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冬冬还有个最大的愿望呢!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愿望?(生答)你怎么知道?(生答)啊,你读书真仔细。请同学们轻志地读读第四小节,看看你们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 2、生汇报。 3、师随机讲“生辉”,什么样子?(生答)再读一读。 4、说说柳絮和蒲公英,明白这两种植物的特点。 5、用“愿望”说一句话。 6、生说说冬冬最大的愿望为什么是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7、引到最后一句话,点生读,齐读。 8、讲“遥”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再给它换偏旁组词。 9、生针对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如:遥远的地方在哪里?去那里干什么?(生自由答) 10、点生读第四节。齐读。 (五)第五小节 1、过渡语:冬冬不仅想像力丰富,而且好还很可爱呢!这不,她说(生接第五小节) 2、生想像冬冬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汇报。 3、齐读第五小节。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生伴美妙的音乐齐读整首小诗。 三、拓展延伸,仿写段落 1、过渡语:冬冬刚刚带领我们徜徉在好那奇妙的想像世界里,使我们的思维也犹如小鸟长了翅膀一样自由飞翔,你们学得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生畅所欲言)师完成板书:热爱生活、自然。 2、师:是啊,正是因为冬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才有如此丰富、大胆的想像,你们愿意和她比一比吗?(愿意)那好,下面就请你们打开你们阅读和生活积累的宝库,描绘一下你们的奇思妙想和神奇梦幻吧!生先思考一会儿,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生自由编诗。 4、生汇报。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你有什么愿望吗?请你仿照诗歌《我想》写一写。 2、你喜欢诗歌表达的哪个画面?请你画一画。 板书: 手儿(接)在桃树枝上 脚丫(连)在柳树根上 我想眼睛(装)在风筝上热爱生活、自然 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会写本课9个生字,识记8个生字,继续渗透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摇()营()谷()汲() 遥()管()容()吸() 2、仿照第三段编写一段诗歌,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根据诗歌内容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增长,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谁想说一说自己美好的愿望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愿望可真不少,我们的小朋友冬冬也有自己的'愿望,并且希望大家和她一起分享。同学们愿意吗?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首诗读两遍,你愿意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自己利用一切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如:查字典、问别人、查找字条等) 2、自由朗读诗歌,自学不认识的字。(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 3、交流识字方法。 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认识字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生可能:“谷”就是“八”加“人”加“口”。 “丫”就是一棵树上两个杈。 “软”由“车”加“欠”组成;“汲”是“吸”去掉“口”加三点水;“堂”是“尚”下面加“土”;铃声一响进课堂。 (师要适时鼓励,表扬孩子的这些创新、发明,总结更好识字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内互读课文,说说冬冬都有哪些愿望?分别是什么? 2、交流诗歌内容,理解冬冬的愿望。 一小节:我想变做美丽的桃花,引来欢唱的布谷鸟。 二小节:我想变做扎根土地的柳树,长成“绿色帐篷”。 三小节:我想变做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 并引导学生想象“都望到了什么”?为什么说蓝天上是我的课堂呢? 四小节:我变做小花、小草,变做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发散思维: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五小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飞到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指导朗读诗歌。 尤其是前四小节,每小节的倒数第二行,如“悠哇,悠哇”、“长啊,长啊”、“望啊,望啊”、“飞呀,飞呀”,要读的悠远、遐想。 4、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1)师:冬冬的愿望多么美妙。你能边默读边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吗? (2)学生活动: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都想到了什么?(如鸟语花香、蓝天白云……)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课文。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一起感受一下吧。(播放课件:与诗歌内容相应的情景) 5、美读课文、练习背诵 (1)选好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声地、美美地读几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指名美读,师生评价。 (3)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指导难字、练习书写。 师:这节课,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斋。 (1)指导难字。(出示要写的字) 师:哪位书法家愿意为我们指点几个难字的写法? 学生可能指出:“悠”别忘了中间的竖;“营”要与“管”区分开。 (2)练习书写。 (3)组织评价。 二、思维发散、拓展延伸。 师: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的愿望。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许多想法要说呀?那就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班内交流,师生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的想法也很新奇,如果写下来,也会是一篇好的诗歌。你们能仿照课文第三小节把自己的想法编成诗歌吗? (3)学生练笔。 (4)交流点评。 三、布置作业。(下面三项作业你可以任选两项来做) 1、把这首诗中你喜欢的词语抄一抄。 2、把这首诗歌有感情的读或者背给家长听。 3、向你的爸爸妈妈说说你的愿望。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3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喜欢看《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的节目,其中,有一句最响亮的口号是什么呀?(指名说)让我们一起喊(预备起):让想像飞起来!声音还挺响亮的,你们想不想也放飞自己的想像呀?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去感受冬冬那美好而又神奇的想象吧! 二、情景欣赏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 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非常入神,听得也十分认真,谁来告诉我们冬冬有哪些神奇而有趣的想象呢? 1、学生交流感受。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8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儿歌。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 三、细读诗歌体味情感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指名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根据情况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习第三节 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一节,读读吧,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使其它的小朋友也喜欢上这一节。 1、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文中“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柔和,不坚硬) 2、理解“柔软”一词。 谁来说一说这个“柔”字怎样写?(上面是一个矛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3、学生书写“柔”字。 师:长了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它看到了什么呢? 4、学生自由说看到的景象。 师:冬冬的想象是这样的神奇,我们也随着冬冬一起飞上蓝天,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飞上蓝天)(我们看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5、学生想象在蓝天上看到的情景。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跟冬冬一样神奇、美妙,那课文中为什么说“蓝天是我们的课堂”呢? 4、指名回答。(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学习。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认识世界。) (是的,飞上蓝天,更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认识了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受啊!谁能读出。 5、指名再读这一节。 师:美丽的风筝载着我们美好的理想飞向蓝天,我多想和你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蓝天课堂。 6、小结学法。 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节的?请小朋友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其它三节,也可以重点学习你最感兴趣的那一节。看我试范:先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找出能表现神奇、有趣的词句,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读了这一节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最后通过朗读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下面开始读书吧! (二)汇报第一节 过渡语: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一个幻想? 学生读文。 请小朋友们看这个“悠”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呀? 学生写“悠”。 (悠哇,悠——此时,我们仿佛在干什么?)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指名学生读文。 (三)汇报第二小节 过渡语:多善多美的桃花呀!我真的被陶醉了!冬冬想变成桃花,去装扮美丽的大自然,我也想变成花朵去点缀大自然呢!冬冬还有哪些愿望呢?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二个幻想?(板书:变成柳树) 指名读。 (“绿色的篷帐”指的是什么呀?由绿色的篷帐你想到了什么?)湿软的土地上,绿柳成荫的美景。 2、学生想像。 (课件展示)孩子们,你们看,春雨过后,你会发现柳树又有什么变化呢?(叶子更绿了,更繁茂了,在不知不觉中,柳树一点点地长大了。)(指导朗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 3、女生读第二节 (四)学生汇报第四节 冬冬的想法可真多,(对照板书总结)他还有什么想法呢?谁来接着汇报第四节。 1、指名说冬冬的第四个幻想。 师:冬冬的幻想如此神奇,我也想来来读读儿歌了,小朋友们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吗? 2、学生听老师范读第四节儿歌。 师:你们觉得我读的怎样?谁想象老师这样也来读这节儿歌呢? 3、指名学生读第四节儿歌。 师:这位小朋友读得比老师还要好,我真得很佩服你们,那其他的小朋友也想不想来读这节儿歌呢?好吧,我们来男女生合作读这一节,好吗?“变小草,变小花”女生读,“绿得生辉,开得漂亮”男生读,其他的语句男、女生一起读,明白吗? 4、男生合作读第四节。 四、拓展训练升华主题 小朋友们带着美好的梦想飞向远方时,千万不要忘了哟,还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讨论) 讨论: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交流讨论的内容。 过渡语:是啊!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想出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但是,不管去哪里,一定要先家人商量商量,记住了吗?冬冬的想象真有趣,谁愿意美美的读一读这首儿歌?(找四位小朋友各读一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句。) 3、美读儿歌。 五、自由练笔续编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神奇而有趣的想象,你们的心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想像吧。那么你能不能仿照儿歌前三节的格式也来编写一节儿歌呢?看谁写得最好。(学生练笔) 六、课堂小结情感熏陶 孩子们,我们梦想是那样的有趣、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好,为了实现美好的梦想,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翔吧!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4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环节设计: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 2、点拨入题: 高洪波是个著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好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 二、初读,感知内容 1、环节设计: 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比较重视把诗泉州市地读下来,不很在意对诗歌的感受。) 2、点拨策略: 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 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三、再读,体验情趣 1、教学环节: 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学情预估:学生一般能说出诗的大意,但不容易体会诗中的情趣。) 2、点拨策略: 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 师: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体验春天的快乐……(读第三节);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读第四节);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读第五节)。 四、三读,鉴赏表达特点 1、环节设计: 师:只要找到窍门,我们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有什么变化? (学情预估:学生对把自己的什么部位变为什么,容易局限于课文的事物,要把打开思路作为指导重点。) 2、点拨策略: 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荷花、小溪和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还有干旱的大地、混浊的河流、沙尘暴,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也可以触发我们的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五、学习创编,合作交流 1、环节设计: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学情预估: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 小学二年级《我想》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再编一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播放《种太阳》) 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了,让我感受到你们也很喜欢这首歌,你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愿望吗?(学生自由发言) 3.“种太阳”一个多么美妙而大胆的想法呀,我想在我们小小的童心中,也会有这许许多多的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梦想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我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2.读后反馈,教师板书: 手儿、桃树枝 脚丫、柳树根 眼睛、风筝 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一)请你从中选出自己自喜欢的一小节,反复地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二)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那就让我们把这份认真延续到下面的学习中,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 1.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 3.第三小节 4.第四小节 四、总结: 孩子们,你们的心是火红的,更是奔放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是我们的梦想,飞上月球,遨游太空更是我们美好的幻想。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的刻苦和勤奋去努力实现我们美好的梦想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