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的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1《舞龙》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多人配合创编各种舞龙的方法,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民间舞龙活动的兴趣,体验舞龙的快乐。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舞龙。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能够跟随音乐熟悉舞龙动作。 龙头、龙身、龙尾在跑动的过程中动作协调一致 。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做操红旗、舞龙视频、自制成龙一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舞龙的视频画面,引起幼儿的兴趣。 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在过年的时候,总会在电视里看到好多人兴高采烈舞龙、舞狮,今天我们也来学学舞龙。 (进行热身活动,活动一下。) 二、学习舞龙,主动合作。 1、小朋友自己学一学舞龙的动作(幼儿自由练习) 2、教师示范:舞龙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蟠龙出海”。 教师先做一遍。讲解动作,手上动作:双手伸平,先向左,左手在上向上伸直,换右手在上伸直,向右伸平。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动作。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3、幼儿人手一面做操红旗,手拿红旗自由组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纠正动作。) 4、教师小结幼儿刚才舞龙情况,并请各组舞给老师看。 三、激发思维,开拓创新。 小朋友想到的舞龙动作还有那些?(幼儿积极表演,师幼共同总结)。 摇头摆尾 (左右摆臂、上下抖动、后面的人紧跟着龙头做动作彩龙旋转)。 灵龙戏珠 (龙头跟着彩球灵活运动,后面的人跟着龙头运动)。 首尾合一 (龙头与龙尾连接在一起围成圆圈状) 等等。 四、巩固练习,不断提高。 1、师幼第二次舞龙,要求是听着《金蛇狂舞》的背景音乐舞。 2、师幼第三次舞龙,手拿成龙舞,教师拿彩球,带着幼儿听着歌曲《金蛇狂舞》表演数次。 五、活动结束,幼儿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了步调一致的简单舞龙动作,体验了活动的乐趣,但在龙身部分有的幼儿动作与其他幼儿不一致,出现了脱节现象,需要进一步熟悉动作,协调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小百科: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2《4的组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动手用简图和数学图片记分法,使幼儿知道4能有几种分法。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让幼儿掌握4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4朵不同颜色的小花,每人几张数字卡片(1——4)。 2、教师、数字卡,图片,花等。 活动过程 1、看一看哪个幼儿能把红颜色的花朵分给一组的小朋友,可以怎么分? 2、你们都是怎么样分的,到前面来给大家分一分。 3、4朵不同颜色花朵,可以用3种分法分,指导幼儿读分解式。 4、小朋友数字不见了,哪位小朋友来找一找呀,要按照老师要求去找,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5、老师带小朋友到室外玩游戏。 6、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上的开心吗?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开心?你们学会了吗?(幼儿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和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3《种瓜》活动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理解图画内容,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方法讲述小牛和小猴种瓜的不同态度。 2、发展孩子的讲述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做事要认真,不要马虎贪玩的道理。 3、认读生字瓜,并能进行组词和造句。 教学准备: 1、挂图4幅,猴子,小牛图片各一张。 2、幼儿用书及生字本人手一本。 3、带有瓜字的西瓜图片。 4、词语:辛辛苦苦,马虎,勤劳,又大又圆,贪玩。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图画讲故事,掌握瓜字的基本笔顺和组词。 教学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作较完整,流畅的讲述。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4《流星》活动 活动生成: 游戏《流星》是根据民间游戏《扔沙包》改编的。因为传统的《扔沙包》游戏在使用材料及运动方式上较为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幼儿对游戏创新的需求,我们在游戏中增添了绳、球、飞盘、毽子等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材料互动,大胆创新,从而增加了甩、滚、踢等动作技能,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更为广泛的挖掘与发扬。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幼儿投掷、躲闪、滚、踢等动作技能,初步学习甩的动作,锻炼手臂肌肉。 2、能对游戏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进行验证。 活动准备: 1、《马兰开花》音乐磁带、录音机、绳球。 2、活动前已提供过球、沙包、毽子、布飞盘等游戏材料,开展过《流星》游戏。 活动过程: 一、伴随《马兰开花》的音乐,幼儿和老师玩《木头人》、《高人和矮人》、《老鹰捉小鸡》、《三人套》等民间游戏。 (《马兰开花》是一首韵味十足的民谣。在其强劲节奏的带动下,师幼互动极为融洽、自然。虽说只是短短的三四分钟,但游戏所蕴涵的趣味性、娱乐性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游戏的热情,体会到民间游戏的魅力。) 二、自由选择球、沙包、毽子、布飞盘等材料进行游戏 因为孩子们有前几次游戏的经验,所以当他们面对球、沙包、毽子、布飞盘等材料时,在玩法上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创造性。 三、出示新道具——绳球,引导幼儿利用其开展《流星》游戏。 1、组织幼儿讨论:用绳球玩《流星》游戏可以怎样玩? 杰:手握住竹棒,左右甩动绳球。 羽:一手握住竹棒,一手抓着布球,用力将布球抛出去。 康:像钓鱼时甩钓竿似的将绳球从上往下甩。 鹏:两脚一前一后叉开站立,手抓住竹棒,荡秋千似的将绳球从下往上甩起来。 芳:手握住竹棒,用力转一圈,将球甩起来。 (绳球以其新、奇的特点深深吸引了孩子。他们个个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我发现幼儿的想法大多与其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尤其当一幼儿说到“转圈将球甩动起来”时,有几名幼儿便联想到朝鲜民间游戏《抖彩带》,纷纷表示还可以将绳球拴在头部、脚踝处甩动。不知不觉中经验得以迁移。) 2、引发幼儿提出游戏设想:你想用哪种方法玩绳球?合适吗?需要注意什么? 浩:我想用转圈的方法将球甩起来,像空中飞车一样。 影:一直不停地转,头会晕的。 禾:转一圈吧。 浩:转一圈太少了,球可能飞不起来。 禾:只要你用力一转,看(禾随即起身示范)。 苏:“钓鱼”的方法也不错。手握竹棒从上往下一甩,力量大,甩得远。 杰:力气大,球打到小朋友身上一定很疼。 韩:球是布做的,一点儿都不疼。 羽:球左右甩一甩,象老蛇爬行,一定有意思。 芳:左右甩,也不怕身上被打疼了。 天:我可以站着甩绳球,累了还可以蹲下来甩绳球。 羽:对了,站着的时候可以对准小朋友身上甩,蹲下来的时候对准小朋友的脚甩。 鹏:这玩具真好,手抓着布球抛出去,还可以利用牵引的竹棒把它拉回来。不用小朋友捡玩具,真方便。 康:中间躲闪的小朋友可要加快速度了。 天:竹棒要抓得紧紧的。竹棒打到小朋友的身上太危险了。 (引导幼儿对游戏的玩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是我们的一个大胆尝试。实验证明,孩子们对此有一定的预见性,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给予支持、判断、分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