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有关《〈论语〉十则》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能停顿正确、字音准确、语速流畅、语调从容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⑵ 了解孔子及《论语》;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⑴ 初步学会借助注解、工具书、用换字法增字法等疏通文言文。 ⑵ 通过反复诵读,领悟文章丰富的思想内容。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感受中国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 ⑵ 逐步完善自我,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掌握并运用其中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 一、由疑激趣 1、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介绍孔子,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展示多媒体资料: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山东曲阜孔府大门、孔子墓(山东曲阜)、然后是两段简介孔子的视频。 2、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 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出于文言,文言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语的成语,学文言能大大促进现代汉语学习。 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提升人生价值。 文言文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有很大的美感。 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大量资料可供现代研究之用,但如果不懂文言文,则无法利用。 举几个例子: 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却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震动。他从哪里找来到资料?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的。别国气象资料只有100多年,我国的却有几千年。 古籍中有治疗癌症的方法。 《梦溪笔谈》中有UFO的记载。 还有关于地震、洪水、日食、月蚀、彗星。 3、给学生一把钥匙,自己打开文言知识之门。对这一课来说,最重要的是指导怎样学习文言文。 读懂──能见言而知意; 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 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句式。 二、自学存疑 放范读录音,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学生在自我阅读时作如下要求: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学会查工具书;标出疑难字句。 三、质疑答难 为了有效地组织这一环节,可将以下三种方式交替运用,互为补充,以此调节课堂教训的放与收: 集合式──先集中让学生发问,教师汇总后作解答。 逐一式──学生质疑,教师及时解答。 切磋式──归纳学生所问,然后让学生互议,再作解答。 四、设疑引议 疑问探究: 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自己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上,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可能不可能没什么联系? 五、释疑多练 学生解释疑难,教师分析总结。 学生练读:自由朗读,分段齐读,接力赛读,分段背诵,全文齐背。 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1、语文常识: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2、读准字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是知也、自省、弘毅等。 3、古今不同的常用词:日、省、信、传、习、弘毅、已 4、三个通假字:说通悦,女同汝,知通智 5、出了哪些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作业 反复诵读,直到成诵。 收集整理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课外阅读《论语》。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