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
范文 |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精选12篇)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1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前天,我们刚庆祝了社会主义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我等老黄瓜也刷上了绿漆,天真了一把;昨天,我们又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的气氛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这两个节日在今天都被赋予了欢乐的色彩,变成了体育节、美食节、文化节、旅游节。有谁还记得欢乐背后站着的悲伤呢?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多人和全部婴儿。为悼念利迪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以利迪村遭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端午节的起源很早,夏朝的历法夏历中已经有五月五日的记载。到了战国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伍子胥。伍子胥之后二百余年,屈原几乎重复了伍子胥的命运。屈原死的这一天,也是五月初五。 五月五日,端午纪念的两大主角——伍子胥和屈原,有人说一为叛国者,一为流亡者。伍子胥先叛楚国,后叛吴国(剜眼以观吴国之亡),在无家可归,朝廷不义的前提下,伍子胥两次叛国;屈原在政治抱负不得舒展,反而被馋的情势下,写下大量以高洁自许的篇章,暗示了朝廷的昏罔和小人得道的现实,从而遭到了两次放逐。我以为,他们都是强烈的爱国者,一个是壮士断腕的决绝激愤,一个是哀其不幸的高标自许,两人都得到了民间的一致怀念,以至于两千多年来端午祭的传统从未中绝,这也给了我们另一种深刻的提示! 可惜,与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初设立时的初衷被遗忘一样,在伍子胥和屈原死后两千余年,端午精神彻底失落了,刚强、激愤、清洁的端午精神让位于身体媚术的大行其道,世间只余端午其形,而无端午其神了。只有当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时候,人们才想起来端午原来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节日。但是,所谓“抢救端午”无非是和四大发明如出一辙的阿Q心理, “国家形象”成为“抢救端午”的惟一诉求。在这一争夺战中,没有人去追究端午精神到底是什么,狭隘民族主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现在,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是,我们如果只是吃吃粽子,看看划龙舟,就失去了端午节原本的意义。每过一次传统节日,都应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伍子胥和屈原,斯人已矣,魂兮已不再归来。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更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沉爱恋。 同学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能肩负起时代赋予你们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彼此勉励,奋发图强,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让中华文明在你们的手中薪火相传,瓜迭绵绵! 感谢同学们的耐心聆听,谢谢!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众所周知,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例如:插艾草,吃粽子,洒白酒,赛龙舟等等。这些是曾经在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节奏加快。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人民不再眷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了,而是把重点放在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中。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感到悲伤,发出了端午节是否还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04年韩国就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了。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变成别国的珍宝。 听到这个消息,中国人民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一些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文化内涵丰富,保留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那么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眼看着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会有多么尴尬?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他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能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时,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自己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冷静面对,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那将会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留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必须敬畏和重视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起来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在国旗下的演讲题目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众所周知,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端午节又称端午,“端”与“初”的含义相同,所以“端午”又称为“初五”。端五中的."五"又和"午"相通,根据地支顺序来推算,五月刚好是"午"月。因为午时又有为"阳辰"的说法,因此端五也叫做"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名称,例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有那么多别称,间接解释了端午节习俗的起源,事情也是如此。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例如纪念屈原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等等。 迄今为止,对端午节起源最有影响的说法是纪念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为赛龙舟。相传,古代楚国的人们因为不舍得贤惠大臣屈原投江而死,于是人们纷纷划船去救他。在他们追到洞庭湖的时候去不见了屈原的踪影。后面,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通过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筒粽"、"角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诸多花样。每年5月初,中国家家户户都会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到了韩国、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 传承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屈原的国家楚国被入侵,屈原跳进河里死了。屈原死后,楚国人民划着龙舟,把粽子和鸡蛋扔进河里,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传统习俗。粽子皮是由叶子做成的,里面有很多种馅料。吃粽子的习俗已经广为流传。 同学们,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吃过哪些粽子馅?你做过粽子吗?知道粽子怎么包吗?是的,最常见的是用糯米或枣子来做粽子。我记得,在幼儿园,端午节前举行过一次一包粽子,当时我和奶奶都参加了。每逢端午节,社区还会组织各民族居民一起包粽子。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电视上都有龙舟比赛。 我从我母亲那里听说在她的家乡有很多活动来纪念端午节。例如,清晨用艾叶、艾草、冬瓜插在门上洗手洗脸,用草药做一些香包,给小孩子戴五彩线,煮鸡蛋,包粽子等。喜气洋洋的。总之,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大的民间节日。 在端午节之前是中国的儿童节日,每年人们将五颜六色的线团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后一个雨天,人们会把球扔球到下雨的地方,传说每年将人带来好运。 我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近年来,端午节作为法定节日,全国人民庆祝的传统节日。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有很多人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喜欢外国的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每过一次传统节日,身心都受到洗礼,我们应该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同学们,屈原的故事离我们很久远,但他的爱国情怀却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的祖国,建设美丽的家园,我们需要每一代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5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等等。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必不可少的活动,门上插上艾草、吃粽子、佩带香囊、赛龙舟等。今年xx月xx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关心人民疾苦,受到人民的爱戴。他投江自尽后,楚国人民纷纷赶到汨罗江边,向他表示哀悼。人民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这就产生了赛龙舟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是人们把包着楝树叶和彩丝的`饭团扔到河里,以表达对屈原的祭奠。所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挂上艾草,佩带香囊,赛龙舟,举行诗会,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曾经热闹的节日已逐渐被人们遗忘,我们似乎不再关心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和“愚人节”。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06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了这些,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一些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保留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可以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现在,这个我们度过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却成为了其他国家的民族遗产,我们是多么的尴尬和无助。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留了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应该感激和敬畏祖先创造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共同传承,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中华文明在中国的土地上铸造辉煌!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6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到处是喜洋洋的气氛。节日是生活送给人们的礼物,因为在热切等待充满惊喜的过程中,所有的准备都是甜蜜的。 端午节的前几天是最热闹的,勤劳的人特别忙碌而开朗,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投江之后,人们让万舟齐发,用呐喊鼓乐来吓退蛟龙,以此崇敬和怀念屈原。 其次,端午节是一个卫生节日。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插艾叶驱蚊、驱蝇、驱虫、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赛龙舟是一种很壮观、很有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对增强体质,促进社会团结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一个美食节日。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颜色品种非常多。从形状上来看,有四边形、锥形、菱形等等。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枣,在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和其他馅料。 各位同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但一些传统习惯已经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们能好好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好好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谢谢大家!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7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万里传。智慧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先进的科学知识,而那出土的一件件文物更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其中玉石器便是最常见的一种。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近并了解这些文化,我校八年4班的同学们来到了玉石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 首先我们在场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挑选并换上了汉服,体验了中国的汉服文化,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是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然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习并感受了中国的玉石文化,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玉文化早在河姆渡时期就已出现,玉石不仅是古人对于美的理解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 接着我们在中庭一起玩了投壶,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在战国时得到发展,当时的文者倾于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且讲究礼节的活动,正适合他们的需要。这游戏看起来容易实则不简单,投出的力度高度都颇为讲究。 我们在篆刻区动手制作了自己的名字印章,印章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特色,是传统玉石的重要应用方式,在中国文化里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接着我们齐心协力用毛笔书写汉字“仁爱”。 随后我们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相传粽子是村民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儿啃食而投入江中的类似饭团的食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美味的粽子。我们在阿姨的指导和帮助下制作了各种口味的粽子。 中国的传统文化像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学习,这些传统节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继承发扬它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古代光辉文化的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8教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很多漂亮的传奇,其中最闻名的唯恐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特别,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预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宏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喜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拓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日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喜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敬重师长,遵守公德,全面进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奉献力气…… 今日的我们重捡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不也是喜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9各位同学、队员们: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让我们一起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传承经典习俗,品味端午文化。 同学们,在端午节,你们是不是挂了艾草、吃了粽子呢?这就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其实,在端午节这天,咱们国家不同地方的端午习俗和美食还有更多,咱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习俗有:划龙舟,又称扒龙舟,是多人集体扒桨竞赛,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江浙地区,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汉族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端午节还有放纸鸢的习俗,放纸鸢也就是放风筝。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 在端午节中,挂艾叶、菖蒲也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 中国江南地区,在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及雄黄酒。 在端午节还有品尝特色糕点:绿豆糕的传统,属消暑小食。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为京式,制作时不加任何油脂,入口虽松软,但无油润感;南包括苏式和扬式,制作时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软、细腻。绿豆糕主要原料是煮熟的绿豆粉、蒸熟的山芋粉(或小麦粉、豌豆粉)、植物油(芝麻油)、熟猪油、绵白糖、糖玫瑰花、黑枣肉、桂花糖等。 同学们,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祝福大家万事顺利、端午安康!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10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一年级十班的刘芷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浓情端午传承文化》。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的。相传楚国灭亡后,屈原满怀悲愤,投江殉国。这一天刚好是五月初五,沿江百姓不忍他的尸体被蛟龙吃掉,于是划船争相竞捞,包粽子投入江中,并鸣锣鼓驱赶蛟龙,这种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我最喜欢在端午节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包粽子的粽叶要用新鲜的芦苇叶。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每次我们都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将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枣仁、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外婆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丝层层缠绕,一个个精致的粽子就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外公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整个屋里屋外顿时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味。我们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黄,绿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放在一起,即便不吃,只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端午节除了吃美食,我们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带香包了,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挂在脖子上的心爱的饰物,不时嗅一下,真香啊! 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端午节除了做香包外,还会编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据说有戴五彩绳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五彩绳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浓情端午,传承文化。正是这样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让我们对每个节日都有了企盼,亦有了收获的意义。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1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蕴含着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因为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流放途中,屈原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著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mi)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提出用楝(lia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通过包粽子来纪念屈原不朽的灵魂。在这一天,许多人会自发地来到江边,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传统节日,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学习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与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演讲稿 12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信任大家都很清晰,它是纪念我国闻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准时的发觉自己的错误,照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提倡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斗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实行的方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照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糊涂的`熟悉,于是在国内提倡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热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旧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日,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倡的是什么呢?我们提倡的是屈原喜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当学会爱国,知道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阔光明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时机,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终生活的憧憬,扫净了自鸦片战斗之后充满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终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全部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盼望我们珍惜今日的生活,彼此鼓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勉图强,能为祖国建立奉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